- 年份
- 2024(8760)
- 2023(11920)
- 2022(9787)
- 2021(8906)
- 2020(7071)
- 2019(16304)
- 2018(16318)
- 2017(31205)
- 2016(17109)
- 2015(19283)
- 2014(19363)
- 2013(19059)
- 2012(17337)
- 2011(15712)
- 2010(15380)
- 2009(13967)
- 2008(13347)
- 2007(11564)
- 2006(9986)
- 2005(8758)
- 学科
- 济(69584)
- 经济(69513)
- 管理(49303)
- 业(46293)
- 企(39757)
- 企业(39757)
- 方法(31727)
- 数学(26915)
- 数学方法(26594)
- 业经(19871)
- 中国(17569)
- 农(17044)
- 财(15870)
- 学(15319)
- 地方(13399)
- 理论(12667)
- 产业(12152)
- 贸(12038)
- 贸易(12030)
- 和(11771)
- 易(11658)
- 农业(11617)
- 技术(10907)
- 信息(10820)
- 环境(10694)
- 制(10535)
- 务(10344)
- 财务(10285)
- 财务管理(10270)
- 教育(10037)
- 机构
- 大学(245096)
- 学院(241921)
- 管理(99715)
- 济(91101)
- 经济(88983)
- 理学(87390)
- 理学院(86415)
- 管理学(84957)
- 管理学院(84523)
- 研究(78768)
- 中国(55805)
- 京(52544)
- 科学(50354)
- 财(40263)
- 所(38453)
- 业大(35951)
- 农(35431)
- 研究所(35407)
- 范(35261)
- 中心(35222)
- 师范(35005)
- 北京(33296)
- 江(33286)
- 财经(33086)
- 经(30174)
- 院(29088)
- 师范大学(28513)
- 州(27735)
- 农业(27694)
- 经济学(26311)
- 基金
- 项目(171729)
- 科学(135057)
- 研究(128227)
- 基金(123507)
- 家(106823)
- 国家(105913)
- 科学基金(91428)
- 社会(78925)
- 社会科(74840)
- 社会科学(74822)
- 省(67138)
- 基金项目(66036)
- 自然(59243)
- 教育(58897)
- 自然科(57818)
- 自然科学(57807)
- 划(56754)
- 自然科学基金(56738)
- 编号(53645)
- 资助(50005)
- 成果(43612)
- 重点(37921)
- 部(37361)
- 课题(36423)
- 发(36287)
- 创(35808)
- 项目编号(33605)
- 创新(33225)
- 科研(32710)
- 教育部(32185)
共检索到340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仇晓春 肖龙海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的日益丰富,但相关概念与框架难以系统理解与对比。本研究通过数据库搜索和文本分析,系统梳理了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发展阶段,提炼出较有影响力的框架,从组织类型、框架目标、建构理念、胜任力要素及社会伦理责任等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现有框架可分为概念型与内容型(清单型与发展型),总体涉及技术、教学、伦理和态度四大胜任力域,在流行地域、影响范围、表述术语和基础能力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数字化应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侧重程度及对社会伦理责任的理解各有不同。研究有望为数字时代我国教师数字胜任力理论建构、实践探索及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玲霞 翟菲 吴彩霞
高校教师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提升其自身数字胜任力将有效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从胜任力发展的视角研制了教师数字胜任力进阶发展模型。基于此框架,洞察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契机,构建适合我国高校教师数字胜任力的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影响因素,提出教师数字胜任力提升的路径,以期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数字胜任力,解决信息化教学问题的需求,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数字胜任力 教师信息化2.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婉莉
在德国课堂合作学习的ICLC框架中,根据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合作学习被分为三个阶段:预活跃期(教师备课和向学生介绍合作学习情境)、中活跃期(学生分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后活跃期(教师课后反思)。为了驾驭好合作学习,教师需要五种ICLC胜任力——课程规划胜任力、情境监控胜任力、互动维持胜任力、小组合作巩固胜任力、反思胜任力。围绕这五项胜任力,教师应该扮演适当的角色并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划策略。德国合作学习ICLC框架下教师胜任力研究对于中国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师胜任力 合作学习 课堂 ICLC框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旭东 范小雨
数字科技的爆发式发展对公民的能力素养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欧盟在2006年提出数字胜任力的基础上,于2013年制定了欧盟公民数字胜任力框架1.0,在经过连续两次修订后,于2017年正式发布了欧盟公民数字胜任力框架2.1。与旧版相比,新版框架对胜任力域进行了拓展,修订了具体能力的名称,不再从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描述具体能力,能力熟练度也划分成更详细的8个水平。新版框架体现了欧盟数字公民教育的理念转变,对复杂问题解决与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视,对终身学习能力和合格数字公民培养的关注,以及对未来智能社会发展需求的前瞻,对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和提升国民数字胜任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数字胜任力 数字公民 学习型社会 欧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慧军 席燕平 刘金菊 王宏
过度胜任是指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资质条件超过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形。文章围绕过度胜任的概念内涵、结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过度胜任 资质过高 过度教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慧军 席燕平 刘金菊 王宏
过度胜任是指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资质条件超过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形。文章围绕过度胜任的概念内涵、结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过度胜任 资质过高 过度教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慧军 席燕平 刘金菊 王宏
过度胜任是指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资质条件超过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形。文章围绕过度胜任的概念内涵、结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过度胜任 资质过高 过度教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文杰 万瑞
文章通过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图书馆职业转型发展相关研究的系统文献调查,全面评述本领域研究的进展和不足,进而基于“属加种差”的逻辑定义准则,对图书馆转型发展风险进行严谨定义,据此提出对图书馆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风险展开研究的一个逻辑分析框架。本文展开的文献评述和逻辑解析能为后续针对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发展风险展开的研究提供起点和基础。
关键词:
图书馆职业 转型发展风险 数字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茂初 闫文娟
环境不公平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现实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日益成为环境经济学的一个着重关注领域,但既有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和理论基础。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环境公平定义的代表性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环境公平的认识。然后笔者在各种形式的环境不公平研究(包括不同群体间的环境不公平问题的研究和不同区域间的环境不公平问题的研究)、环境公平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相应的变量数据进而用计量模型的方法和借鉴收入差距的分析方法)等既有研究进行梳理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提出:环境不公平问题的实质是经济利益不公平问题的转化与延伸,应在这一认识前提下来探讨环境公平问题、来建立环境公平问题的研究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晔 曹智辉 易柳夙 陈欣欣
本文对国内外986篇目的地依恋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文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目的地依恋的相关理论演进、概念界定和研究主题等。在消费关系导向下,本文构建了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揭示了目的地依恋的基本影响因素、形成逻辑与结果效应,并提出六个未来值得研究的主题:(1)完善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框架;(2)探索非惯常情境下目的地依恋的形成过程与规律;(3)揭示旅游者自我概念变化对目的地依恋的影响;(4)动态描述目的地依恋形成的阶段特征;(5)探讨旅游者对不同目的地类型的感知差异及目的地依恋的形成机理;(6)开展数字时代的目的地依恋研究。本文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目的地依恋的本质和影响因素,为旅游目的地提供管理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旅游者 目的地依恋 自我概念 综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启涛 栾贞增
工作场所创造力一直是企业创新研究的热点话题。区别以往工作场所创造力的相关文献,本文采取交互视角,以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对影响工作场所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与组织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借用AMO的理论框架,分别从能力、动机和机会三个方面,总结了这些交互作用对工作场所创造力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当前开展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启涛 栾贞增
工作场所创造力一直是企业创新研究的热点话题。区别以往工作场所创造力的相关文献,本文采取交互视角,以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对影响工作场所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与组织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借用AMO的理论框架,分别从能力、动机和机会三个方面,总结了这些交互作用对工作场所创造力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当前开展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明 刘丹青 郑继昌
学历资格框架(DQP)是美国新兴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工具,构建了针对三个学历(副学士、学士、硕士)有着五个共同的基本学习领域的、基于学习成果的学历资格框架,并在美国高等院校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实践。学历资格框架(DQP)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学分制改革以及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课程优化均具有重要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学历资格框架 DQP 高等教育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辉
本文分析了英国国家课程测验的框架设计、组织管理与监控调适程序,梳理出它的重要特征是明确外部统一考试管理的权力与职责,设立独立的负责外部统一考试的专业机构,构建基于标准的外部统一考试框架,以及建立外部统一考试的监控与调适机制,这对我国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的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英国 国家课程 外部统一考试 测验框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冬岩 刘家访
"投入型学习"框架是新加坡教育部为实施"少教多学"教育改革推出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原则,为新加坡中小学广泛运用。"投入型学习"框架以学生投入学习为核心目标,分别从教学法、学习体验、学习环境的氛围、评价、学习内容五个维度阐述了如何使学生投入学习的具体策略。"投入型学习"框架的实施,还需要有"支持的学校领导层"以及创建富有"支持、拥护、能力创造、演示"特色的学校生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