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14)
- 2023(5681)
- 2022(4341)
- 2021(4370)
- 2020(3140)
- 2019(7299)
- 2018(7196)
- 2017(11442)
- 2016(7599)
- 2015(8895)
- 2014(9163)
- 2013(7901)
- 2012(7301)
- 2011(6813)
- 2010(7046)
- 2009(5917)
- 2008(5789)
- 2007(5659)
- 2006(5214)
- 2005(4480)
- 学科
- 教育(20732)
- 济(16284)
- 经济(16277)
- 中国(13407)
- 管理(12829)
- 业(9455)
- 教学(9304)
- 理论(8672)
- 农(7760)
- 企(6901)
- 企业(6901)
- 发(5945)
- 地方(5748)
- 学(5363)
- 业经(5230)
- 发展(5221)
- 展(5099)
- 农业(5079)
- 学法(4810)
- 教学法(4810)
- 思想(4360)
- 政治(4300)
- 研究(4115)
- 学校(4112)
- 学理(4095)
- 学理论(4095)
- 技术(4075)
- 思想政治(4073)
- 政治教育(4073)
- 治教(4073)
- 机构
- 大学(92159)
- 学院(90497)
- 研究(34860)
- 教育(32922)
- 范(27201)
- 师范(27095)
- 管理(23970)
- 济(23560)
- 经济(22535)
- 师范大学(22168)
- 京(22050)
- 科学(19891)
- 理学(19734)
- 理学院(19350)
- 职业(18735)
- 管理学(18712)
- 管理学院(18494)
- 中国(18139)
- 技术(17421)
- 江(16704)
- 所(16557)
- 北京(15210)
- 中心(14934)
- 研究所(14918)
- 州(13421)
- 职业技术(13025)
- 院(13006)
- 教育学(12934)
- 财(12634)
- 技术学院(11906)
- 基金
- 项目(54481)
- 研究(53485)
- 科学(43497)
- 教育(35812)
- 基金(31336)
- 社会(28413)
- 编号(26896)
- 社会科(26382)
- 社会科学(26376)
- 成果(26085)
- 家(25443)
- 国家(24939)
- 省(24885)
- 课题(24046)
- 划(22960)
- 年(21372)
- 科学基金(20263)
- 规划(16922)
- 项目编号(15515)
- 度(15251)
- 基金项目(15196)
- 性(14877)
- 重点(14519)
- 发(14327)
- 研究成果(14093)
- 部(13837)
- 年度(13363)
- 阶(13224)
- 段(13173)
- 阶段(13144)
共检索到156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阙海宝 张华
早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明确提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但是,时过10年,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却远远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不能不让引领基础教育的高师院校倍感尴尬。今后,高师院校课程建设所面临的不再是"要不要发展、需要不需要改革"的问题,而是"如何推进发展、深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佳 吴刚平
课程资源的观念和视野对于重新审视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资源意识淡薄和表达形式单一,脱离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普遍缺乏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支持,等等。对此,可采取的基本策略包括提高教师教育者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地位和能力,强化素材性资源建设,优化共建共享机制,重视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资源 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征
高师职前教师教育立足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致力于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师资力量。当今社会,伴随着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实施等方面都将面临新的挑战。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我国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历史沿革,探索未来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改革开放40年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变迁》以我国社会发展的时间为主线,详细论述了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的国家政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评价,从而帮助研究者发现各历史时期课程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卞观宇
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课程建设,建立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我国高职生态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面临缺乏统筹管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的开发缺乏开放性、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文章提出了明确生态教育课程的统筹方向、开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实践、组织与开发课程网络资源、优化课程评价等发展路径,以期推进高职院校生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生态教育 课程建设 跨学科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华 杨璐
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是其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丰富德育内容、增强文化自信,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回归教育本真、倡导“全人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定位不明、育人目标不精、教学方法不新、教学资源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其课程建设应明确课程定位,跨越学科藩篱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精准育人目标,明晰基于学段进阶式教育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成长的生态文明教育手段;优化课程资源,构建基于视点的分层递进教育模式;创新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形成的教育评价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敬杰
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具体行动,是提升国民职业素养和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我国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应以秉持适应性人才预备教育、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服务强国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科学定位,遵循“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梯次具化的目标逻辑、“生产劳动—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有序转承的演绎逻辑、“学校集中—多向协同—虚实融合—泛在延展”互嵌运行的形态逻辑、“教材编排—组织方式选择—角色调适—行动自觉—价值内化”动态推进的实施逻辑,并以“坚持思想引领,举旗定向”“凸显技术素养,筑牢底蕴”“拓展概念谱系,搭建框架”“延伸课程网链,拓展空间”“强化数字赋能,重塑生态”和“完善保障措施,提供支持”为推进路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谢赛 胡惠闵
学科教学知识(PCK)由美国学者L.S.Shulman于1986年首次明确提出。此后,有关它的研究与日俱增。从最初静态的PCK,到强调动态的PCKg,再到整合技术的TPCK,过去的20多年记录下了PCK每一步的发展。究竟PCK对教师教育课程有什么样的启示?它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可扮演怎样的角色?本研究在梳理完PCK的发展历程后,从教师教育课程学习及教师资格考试两个维度探讨了它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关键词:
学科教学知识 PCK 教师教育课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入选理由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大关键领域——课程、教学与教师综合起来研究,在其相互作用的视野中寻求对这三大领域的系统理解,切中问题,明辨思路。主要观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对职业能力本质的理解是构建这一理论框出处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06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 课程组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荀渊 谢安邦
那些被认为是教师必需的知识、技能以一种序列式的课程结构置于教师教育机构之中。为确保这些课程培养教师的有效性,课程认可(鉴定制度)得以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及其认可(鉴定)可以选择一种基于协商的课程建设的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 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双花
在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因为思维意识、师资队伍、资源保障等限制,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即地方高校教学改革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遇冷;回避与融合的矛盾,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高校专业课程建设困难;理想与现实矛盾,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没有成熟的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基础保障、融入专业课程、创新课程建设理论等方面,以期促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五育并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是构建现代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课程理念滞后、课程规范缺失、课程资源困乏、课程保障不足、课程职责模糊等问题,建议高职院校遵循规范、特色、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四维度”逻辑路径,以期达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课程 逻辑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映辉 丁飞己
从能力培养转向全面发展意味着新工科人才的培养需以"思维+""技能+"与"精神+"为特色,全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智力发展与精神发展相协调的综合发展。基于全面发展的新工科通识课程是连接传统通识课程与工科专业课程的桥梁,是促进工程教育课程融合的抓手,能够实现现有工程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传统工科教育提质增效的应然选择,是应对新工科建设个性挑战、泛在挑战与目标挑战的重要突破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新源
本文认为,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从点到面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架构路径,能有效突破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的瓶颈,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要通过从点做起、从点到面,动态开发学习情境、学习领域、相关表式,有效实现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动态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导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海燕 姜明房
隐性知识理论为我们更全面认识"什么是知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对社区教育课程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基于隐性知识的逻辑再先性、社区教育目标要求、社区教育个性化地位和独有价值的要求以及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要求,结合现阶段社区教育课程现状,社区教育课程中培育社区居民的隐性知识应遵循以下路径:要给社区居民更多的实践和表达机会;注重教师与居民、居民与居民、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深度交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教师本人基于隐形知识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社区教育 课程 培育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