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4)
2023(9656)
2022(8356)
2021(7797)
2020(6523)
2019(15624)
2018(15469)
2017(26853)
2016(16782)
2015(19464)
2014(20539)
2013(19232)
2012(17996)
2011(16498)
2010(17044)
2009(15257)
2008(15453)
2007(14571)
2006(12488)
2005(11260)
作者
(48016)
(40179)
(39866)
(38450)
(25307)
(19591)
(18675)
(15779)
(15220)
(14842)
(13621)
(13517)
(13346)
(12842)
(12710)
(12684)
(12531)
(11848)
(11836)
(11614)
(10441)
(10268)
(9883)
(9593)
(9191)
(9111)
(9048)
(9012)
(8381)
(8312)
学科
(57500)
经济(57449)
管理(40103)
(36711)
(29158)
企业(29158)
方法(28586)
数学(25333)
数学方法(24962)
教育(22895)
中国(20707)
(17026)
(15922)
(15325)
理论(15275)
教学(12775)
地方(12194)
业经(11455)
农业(11184)
(10512)
贸易(10503)
(10429)
(10173)
(10144)
财务(10115)
财务管理(10076)
(9530)
企业财务(9467)
技术(9035)
(8558)
机构
大学(234520)
学院(231862)
研究(80732)
(80535)
管理(78888)
经济(78196)
理学(66885)
理学院(65960)
管理学(64421)
管理学院(63968)
中国(53963)
(52351)
科学(51733)
(42793)
师范(42444)
(42431)
(41536)
(39387)
教育(39168)
研究所(38496)
(38231)
中心(36847)
业大(35790)
师范大学(34231)
北京(34111)
农业(32793)
技术(32711)
(31053)
财经(30003)
(28991)
基金
项目(146150)
研究(113984)
科学(112496)
基金(96298)
(83229)
国家(82342)
科学基金(67977)
社会(64389)
教育(62794)
(62296)
社会科(60539)
社会科学(60514)
(53522)
编号(51668)
基金项目(50196)
成果(45178)
自然(42638)
自然科(41533)
自然科学(41516)
自然科学基金(40684)
资助(40664)
课题(40158)
重点(35122)
(33418)
(33045)
(33015)
项目编号(30171)
(30024)
(29606)
规划(29566)
期刊
(89542)
经济(89542)
研究(76464)
教育(68217)
中国(59367)
学报(37314)
(35993)
(32001)
科学(31299)
大学(28184)
技术(27180)
管理(25266)
学学(24538)
农业(24372)
职业(18342)
(15917)
金融(15917)
业经(15042)
财经(14424)
(14263)
经济研究(13578)
图书(12792)
(12433)
技术教育(12014)
职业技术(12014)
职业技术教育(12014)
(11994)
论坛(11994)
统计(11930)
问题(11713)
共检索到358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缺乏整体教育服务意义上的专业标准。结合中美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等已有指标体系或模型,研究分析武汉高校师范生和一线教师相关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办学思路、资源管理(含师资条件)、课程教学、教育实践、学生收获是影响我国教师教育职前培养标准化质量评价的五个核心要素;通过对"SMTCI"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路径分析和效应分析,得出了建立我国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的内在联系性、冲突性、核心因子簇和基本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祝怀新  王怡沁  
新西兰早期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梅西大学和坎特伯雷大学负责,两所高校建立了面向幼儿教师的培养项目,确立了全纳教育理念下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设置了基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课程,并以研究生文凭项目为基础设立了多级培养项目。以上培养模式总体呈现以下三大特征:各级项目流通机制灵活,教育实践课程难度较大,教师筛选贯穿培养全程。借鉴以上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师资培养现状,为我国早期特殊师资培养提供可资参考的改进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亦华  
以大学的教师职前培养行为评价为研究之聚焦,系大学地位或使命变迁、大学行为缺失、大学评价现状综合考量的结果。从主体及其责任之属性出发,理想视阈的大学,应以教师职前培养的事业成就为学校目标;凸显思维的中国意识、学校意识、整体意识和教育学科引领意识;坚持以"成事"与"成人"的双向互动为方法选择;强调过程设计的时代意义以及前后递进关系。以此为观照,现实中的大学呈现明显的缺位、越位二元并存现象,全面、客观剖析这些现象,有助于实现大学由现实形态向理想形态的转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继红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办学定位以及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多元社会评价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多元社会评价机制,重点应解决如何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减少评价反馈信息使用过程的功利化倾向、加强评价方法论的系统化研究、建立常态稳定的评价制度等主要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潇  高松  
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探索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创新路径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的主要问题有培养主体单一、培养模式僵化、课程体系封闭、制度建设滞后等。文章据此提出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的路径:扩大培养主体范围,校—企—校合作培养职业教育教师;构建一体化培养模式,重点培养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教师;整合课程体系,对协同主体课程资源进行综合设计;强化制度建设,制订协同培养方案和细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玉龙  刘佳宁  王丽新  
高职教育科研以高职院校教师为主体,以高职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和表征。高职教育科研必须遵循教学做合一、效益优先、科学发展等要求。组建教学科研团队、科学规划科研目标、加强分类指导并借力校企合作平台、强化制度引领等,是高职院校激发一线教师创新活力、培养和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琴  郑晓坤  于吉吉  
新加坡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具有鲜明的特色。新加坡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分为特殊教育文凭和特殊教育硕士两个层次,并在教育文凭层次设置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和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工作者两种培养方向。新加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总体呈现出注重多方合作、实践经验贯穿培养全过程、支持学生自主选择职业方向并加强培养的针对性等特征。新加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经验能够为我国新时代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变革提供可资参考的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爽  
教师信念是教师对教育职业的理想化,对教育功能的信心化。教师信念影响着教师对个人职业理想的追求、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育质量。文章通过对教师信念内涵及其形成因素的分析,探析教师信念的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婷  侯婷婷  
《国标》是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其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中体现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课程交叉现象,因应了我国不断推进融合教育的进程,对于当前中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具有引领作用。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载体,以培养教师融合教育素养为目标的融合教育课程,需要直面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的现场需求,课程目标从特殊教育知识补充转向融合教育素养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从阶段性师范教育到强调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课堂教学从重视教师知识输入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课程资源建设从重视教师教学资源的开发,转变为重视学生学习指导服务体系建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晓茗  
随着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评价还没有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如何来量化还没有科学有效的依据。明确建设高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价值,探析高职人才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应对策略,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钧  公辰  
芬兰研究取向的教师教育把教学视为一种基于研究的思维活动,认为教师所做的研究是一种实践探究。这种教师教育模式将发展师范生的教学思维确定为培养目标,将教师培养过程设计为从基础阶段向概念化阶段的发展,把实践设计为教学实践和研究实践两部分内容。在培养过程中具体采用理论学习—实践—研究的整合模式实施,师范生研究方法的学习贯穿计划始终,教学实践分三个阶段、三种水平循序渐进地开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士果  
自2000年以来,芬兰学生连续四次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名列前茅,令世界瞩目。虽然芬兰学生出类拔萃的表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高品质的教师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是促使其教育成功的关键。本文从芬兰以研究为基础教师教育实施的动因、涵义、理论模型及实施过程等层面,探讨了成就芬兰学生杰出表现背后的教师教育,对我国未来的教师教育的变革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菊  陈时见  
加拿大的教师培养非常重视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不仅是教师培养的核心内容,而且是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重要前提。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加拿大的教育实习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式多样、评价多元,呈现出实践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大学教育课程和中小学教育实践的有效整合。当前,加拿大的教育实习更加强调教育理论和学校实践的深度融合,特别注重大学与中小学及社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拓展,呈现出互惠合作的新趋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静  刘建平  赵科  樊娅苹  
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新教师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帮助职前教师灵活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职前教师教育应该坚持"基于实践学习,为实践而学习"的理念,使职前教师在习得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体验教育实践充分理解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教育实践性知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向世见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我国教师教育提出了挑战。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教育改革要不断深入,重新思考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问题。文章在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界定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一体化进行了必要性的解读和分析,指出我国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打破体制的束缚,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优化课程设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