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5)
- 2023(12730)
- 2022(10966)
- 2021(10790)
- 2020(8764)
- 2019(20789)
- 2018(21327)
- 2017(39924)
- 2016(22742)
- 2015(25919)
- 2014(26400)
- 2013(25310)
- 2012(23541)
- 2011(21442)
- 2010(21826)
- 2009(19640)
- 2008(19255)
- 2007(16918)
- 2006(15047)
- 2005(13490)
- 学科
- 济(79839)
- 经济(79731)
- 管理(57458)
- 业(53131)
- 企(43483)
- 企业(43483)
- 方法(37485)
- 数学(31925)
- 数学方法(31521)
- 中国(28121)
- 教育(23685)
- 农(22217)
- 学(20099)
- 财(19723)
- 理论(19100)
- 业经(17929)
- 制(15806)
- 地方(15106)
- 贸(14863)
- 贸易(14852)
- 农业(14561)
- 易(14435)
- 和(14104)
- 银(13667)
- 银行(13631)
- 技术(13426)
- 行(13053)
- 融(12612)
- 金融(12611)
- 环境(12365)
- 机构
- 大学(320375)
- 学院(314307)
- 管理(118771)
- 济(115961)
- 经济(112978)
- 研究(105886)
- 理学(102572)
- 理学院(101325)
- 管理学(99456)
- 管理学院(98854)
- 中国(74541)
- 京(70452)
- 科学(64922)
- 财(55779)
- 所(52896)
- 范(52516)
- 师范(52180)
- 研究所(48097)
- 中心(46503)
- 江(46352)
- 北京(46038)
- 财经(44517)
- 农(44281)
- 业大(43382)
- 师范大学(42708)
- 教育(42025)
- 经(40301)
- 院(38389)
- 州(38268)
- 技术(36713)
- 基金
- 项目(206284)
- 科学(161810)
- 研究(160605)
- 基金(144382)
- 家(123728)
- 国家(122537)
- 科学基金(103923)
- 社会(95904)
- 社会科(90391)
- 社会科学(90370)
- 省(81233)
- 教育(81008)
- 基金项目(76384)
- 划(70272)
- 编号(69722)
- 自然(65568)
- 自然科(63892)
- 自然科学(63878)
- 自然科学基金(62710)
- 成果(60437)
- 资助(59501)
- 课题(50608)
- 部(47356)
- 重点(47043)
- 发(44611)
- 项目编号(42839)
- 创(42681)
- 年(41758)
- 教育部(41146)
- 大学(39785)
共检索到468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康丽颖
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教育,除了具有教育实践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对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不能用理论的逻辑代替实践的逻辑,教师教育研究要面对实践形态的教师教育,要将一种实践状态的教师教育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去寻找实践的轨迹,解释实践的逻辑。用实践的理论来分析,用实践的逻辑来思考,用实践的话语来表达对教师教育实践的研究,正是其实践意蕴之所在。
关键词:
实践 教育实践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东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理论逻辑的特性限制着理论对实践的把握,使得将实践活动纳入"理论话语"时面临着可能"失真"的危险。布迪厄在社会学研究中提出了"实践逻辑"并将其视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对于教育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实践逻辑"是在实践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活动中"生成"的逻辑。深入了解教育实践,摆脱"经院认识论"的羁绊,考察纯粹认识论赖以成立的社会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就有可能在理论上重建各种具体教育活动的实践逻辑,并且在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修订和完善理论。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方法论 实践逻辑 理论逻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函颖 霍梓君
对“双一流”建设高校20位外籍专任教师的访谈显示,外籍教师来华工作的直接动因呈现出文化资本为首,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依序次之的总体特征,以及显著的知识生产性和个体性。其中,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呈现一定的地区与学科差异。直接动因的形成离不开知识场域、社会生活场域、意识形态场域的交互作用,职业惯习与个体惯习的双重影响,以及资本间的可转换性。基于此,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应从场域塑造、职业惯习尊重、引才资本调整、区域资源精准使用等维度明确各自职责,并加强沟通与合作,提升中国引才系统工程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远雄 陈文江
农民合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对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对于中国"农民必须合作才有出路"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农民合作是否现实可能却存在"善分"和"善合"的争论。根据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农民合作是实践活动,存在时空性、紧迫性和特有的运作逻辑。分化的农民在不同合作场域中的关系系统、相对位置和资本具有差异,加上对农民合作惯习的认识、判断、体会、策略不一,农民合作在实践的不同层面、领域和环节就表现出多元化特征。实践理论可以给农民合作的相关政策一定理论支撑,确立农民合作相对的独立性,提升农民合作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廖青 黄绮妮
惯习是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一套具有一定程度持续性和开放性的倾向系统。惯习是结构的产物,并且生成和统筹行动主体的实践行为,使其朝着结构化的方向发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惯习的应用往往面临研究情境的不当甚至错误的化约,且开放性特质易被忽视。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不平等研究无法仅从持续性特质应用惯习概念。近年来,一些研究着重分析高等教育场域中行动主体的情感体验,因其扣连了社会结构和行动主体的心理结构,在分析高等教育场域中惯习的可转换性如何发生的过程中具备较大潜力。
关键词:
实践理论 惯习 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闫兵 杜时忠
本文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视角,探究"时间"的即时性、紧迫性、不可逆性,"惯习"的内在性、持久性、驱动性,"场域"的独立性、关系性、斗争性对教师道德敏感生成性的制约问题,并试图提出教师道德敏感生成性的可能路径,包括清楚认识道德实践中"时间"的瞬息变化、积极探索面临道德问题时已形成的"惯习"的内在运行轨迹和切实处理好德育"场域"中的各种关系等。
关键词:
道德敏感 实践逻辑 制约 布迪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关博
综观英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科学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政府的政策指引、实践能力的强调,以及同中小学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均是其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我们应当在考虑我国现实的教师教育国情的基础之上合理借鉴,从而推动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英国 教师教育 教师资格标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常淑芳
建国后的教育学曾长期"被"意识形态化,缺乏独立性。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看,教育学独立性的长期缺失实际上是由政治、经济场域等其他社会领域对教育学场域支配所致,基本中介是那些并非完全根据教育学知识的规定性及增长逻辑而建立起来的学术制度。据此,教育学研究者应首先将关注视角转换到其自身的学术研究上来,而不是依附于其他社会政治经济的需求。在具体的研究中应科学地建构起研究对象,确立新的研究方法观,以增进和捍卫教育学的独立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春影 石中英
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自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科学包括教育研究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教育研究领域,布迪厄社会学思想的影响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介绍阶段(1979-2001年)、广泛探讨阶段(2002-2009年)以及深入探讨阶段(2010-2017年)。这些阶段的形成与中国改革开放大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从具体的理论内容来说,布迪厄的"场域""惯习""文化资本"以及"实践"等四个概念及相关理论表述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影响最大,被广泛运用于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教师教育到课程研究、从教育改革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学术领域。整体来看,布迪厄社会学思想已经成为近40年来影响中国教育研究的重要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尤其是对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影响巨大。但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教育研究领域在接受布迪厄社会学思想影响时还主要停留在介绍和选择性利用的阶段,整体理解和把握不够,立足于中国立场进行的质疑批判更不够。就布迪厄社会学思想对于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而言,虽然有中国教育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但还没有被充分地重视,也没有动摇中国教育研究的惯习、体制和评价行为。
关键词:
布迪厄 场域 惯习 文化资本 实践逻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英国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在时间安排和内容设计上的整合,二是在一门教师教育课程中既包含理论学习,也包含实践体验,实践体验是其中的一种学习方式。英国的做法可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英国 教师教育 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立杰
康纳利、科兰蒂宁以及舍恩之后,实践知识成为教师知识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实践知识研究的广泛性并不等于它已经解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问题。教师知识的特性需要重新审视,为此,我们要审慎对待教师反思,关注研究者与教师沟通的前提,并合理规划教师知识的研究方式。
关键词:
教师知识 实践知识 反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贺武华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教育民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更体现在教育领域,直指推进教育民生要在目标、内涵、要求等方面发生新变化。新时代教育民生是建立在民生观、教育观以及相关的公平观、发展观、质量观等基础之上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教育民生的层次性和进阶性内在特征,使得教育民生诉求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从对民生“三感”的超越性要求,到精神性民生的普遍性追求,教育民生呈现“水涨船高”之势。新时代推进教育民生要特别重视重点领域的阶段性教育民生,高度关注普遍性的精神性教育民生,坚持底线思维推进托底性教育民生,以及切实加强教育民生建设的评价监督。
关键词:
教育民生 新时代意蕴 实践进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晓
本文借鉴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对目前会计双语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强调实践理论中各属性交互作用的规律,从时间设定、课程关联、惯习培养等方面探讨会计专业双语课程群的构建模式与过程实现。
关键词:
实践逻辑 双语课程 会计专业 课程设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牛晓未
选择性教师教育路径是美国教师教育中采用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获得了一系列成果,并为其他国家所认可。运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美国选择性教师教育路径进行阐述,然后对美国选择性教师教育路径的实践方式进行剖析。研究发现,美国选择性实践路径主要是以短期和专业为师资培训的方式、以实习导师为师资培训的专业支持、以不同的审查角度为师资培训的考核评估等三个方面为主要特点。借鉴美国的选择性教师教育路径的经验,国内应在培训方式、实习过程中的专业指导以及师资培训的审查与考核上有所完善与调整,来丰富和发展我国自身的教师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瑞 郭兴举
文化资本理论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本理论认为,相对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言,通过家庭所传递的文化资本具有资本继承性的最佳的隐蔽方式,是一种最隐蔽、最具社会决定意义的教育投资。文化资本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教育行为中所获得的学术收益,极大地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所积累的文化资本;另一方面,文化资本又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教育制度通过承认文化资本的世袭性传递而进一步扩大了不同社会阶层在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从而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对既存社会阶级和社会结构的再生产过程。
关键词:
文化资本 教育公平 文化再生产 学科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