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9)
- 2023(8463)
- 2022(6891)
- 2021(6730)
- 2020(5496)
- 2019(12766)
- 2018(12923)
- 2017(22993)
- 2016(13243)
- 2015(15023)
- 2014(14524)
- 2013(12973)
- 2012(11549)
- 2011(10552)
- 2010(10962)
- 2009(9654)
- 2008(9225)
- 2007(8432)
- 2006(7285)
- 2005(6469)
- 学科
- 济(42664)
- 经济(42637)
- 管理(37093)
- 业(35650)
- 企(31978)
- 企业(31978)
- 方法(22617)
- 教育(20407)
- 数学(20318)
- 数学方法(19743)
- 中国(17679)
- 技术(17289)
- 理论(12798)
- 技术管理(11903)
- 教学(10211)
- 农(10133)
- 业经(9910)
- 财(9836)
- 学(9146)
- 制(7309)
- 地方(6971)
- 发(6949)
- 银(6698)
- 银行(6690)
- 划(6654)
- 农业(6557)
- 行(6407)
- 策(6227)
- 贸(6130)
- 贸易(6123)
- 机构
- 大学(170011)
- 学院(166791)
- 管理(64035)
- 济(60353)
- 经济(58903)
- 理学(56022)
- 理学院(55393)
- 管理学(54033)
- 研究(53850)
- 管理学院(53697)
- 京(36514)
- 中国(33878)
- 教育(33676)
- 范(33018)
- 师范(32862)
- 科学(31115)
- 师范大学(26818)
- 财(26652)
- 江(25934)
- 所(24709)
- 中心(23996)
- 北京(23860)
- 技术(22808)
- 研究所(22584)
- 财经(21331)
- 业大(20849)
- 州(20687)
- 职业(20334)
- 院(19752)
- 经(19456)
- 基金
- 项目(112032)
- 科学(92552)
- 研究(90768)
- 基金(78148)
- 家(66115)
- 国家(65428)
- 科学基金(58005)
- 社会(55855)
- 社会科(52924)
- 社会科学(52911)
- 教育(52108)
- 省(47448)
- 划(41465)
- 基金项目(40173)
- 编号(38971)
- 自然(35866)
- 自然科(35210)
- 自然科学(35206)
- 自然科学基金(34606)
- 成果(33233)
- 资助(31398)
- 课题(31013)
- 创(29380)
- 重点(26761)
- 创新(26333)
- 部(26302)
- 年(25609)
- 规划(25324)
- 发(25154)
- 项目编号(24078)
- 期刊
- 济(61356)
- 经济(61356)
- 教育(59580)
- 研究(58231)
- 中国(44038)
- 管理(26156)
- 技术(22711)
- 财(20232)
- 科学(19991)
- 学报(18720)
- 大学(16550)
- 农(15676)
- 职业(15287)
- 学学(13661)
- 融(11323)
- 金融(11323)
- 农业(11098)
- 业经(10473)
- 经济研究(10415)
- 财经(10257)
- 坛(10030)
- 论坛(10030)
- 策(10012)
- 技术教育(9819)
- 职业技术(9819)
- 职业技术教育(9819)
- 科技(9806)
- 技术经济(9468)
- 统计(9441)
- 经(8917)
共检索到250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光钦
“相似教育模式”以促进教师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倡导“和合教育”、“关键知识”、“规律中心”,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主体立足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情景,对既定的教育规则、原理、方法、内容等进行共性与个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同化与裂变的“和合”,从而形成对教育诸要素“同与变异的统一”现象的规律性认识,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相长。“和合教育”是相似教育的核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政
教育实践证明,实训实验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面向实训实验教师的继续教育有助于改革传统的实验教育体系。面对当前实训课程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基于对现有教育管理模式的考察,探究实训实验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原则,简述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推动实训实验教师课程联通、搭建继续教育支持平台与服务体系、实现内外资源联动、应用现代化实训实验技术等策略,为创新实训实验教师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提升继续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实训实验 继续教育 管理模式 教师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文献
在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与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迫切的矛盾扩大之际,如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教学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一流基础教育师资已成为当前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牛金芳
我国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知轻能、渠道单一、追求共性、同质化等不良倾向主要受知识教育观和封闭单一教育培养观等的制约。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更新和转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念,并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来保障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观念创新落到实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明成 郑旭东
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是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的深入应用,可有效驱动培训需求识别更加精准、培训项目设计更具针对性、培训方式选择更加多元化、培训评价反馈更加及时。根据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过程中的教师数据、课程数据、学习数据和评估数据,构建了基于大数据闭环系统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新模式。面向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实践,需要从培育教师培训的大数据文化,树立数据化治理思维;建立全周期管理的大数据平台,实现科学化过程管理;建设赋能教师成长的资源体系,满足多阶段培训需求;构建多元协同的教师培训生态,形成培训治理新格局等,保障大数据驱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变革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大数据 职业教育 教师培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彭小奇 刘志敏 陈梦稀 蒋蓉 李茂平
国家之盛衰视人才,人才之盛衰视教育,教育之盛衰视教师。教育之关键在基础教育,教育公平之关键在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着教师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学历偏低、数量不足、优质师资流失严重及师范生"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等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经过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关键在于为农村培养大批优秀小学教师,而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模式将是目前的较优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美珊
通过借鉴澳大利亚职教经验,结合我国职教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训模式,即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训为目的、以学员为中心,注重鉴定评估和质量监测监控手段等,切实地提高了职教师资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
职教师资 培训模式 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月领 汪宜丹
创新与创业密切相关,高校在创新与创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必须立足于并服务于创新,为此需要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并在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活动、创业文化等方面寻求创新。
关键词:
创新 创业 创业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安建强 叶晓勤
作为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南京邮电大学根据《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扎实落实《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实施方案》,强调"教育立创业之基,创新领创业之路",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拓展专业教育内容。学校将创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崭新内容,融入本科专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坚持项目带动,引导学生参与具体创业项目,体验创业过程,并为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玮
成人教育的具体模式应当随着社会发展需求适时做出变革,"模块化"教育模式通过适当的载体,将多种类型的知识相互融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恰好与政策目标、市场人才需求以及成人教育的本质相适宜。然而,其在实践之中面临着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实训场所、师资力量以及考核方式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形创新教学模块,为其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
“模块化” 教育模式 成人教育 教育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奇富 郑琼鸽 张启富
创新办学模式、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共同使命。"总部—基地"办学模式是基于"总部经济"理论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基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下高职院校办学的创新模式,有着全新的分析视角和研究范式、适用范围的区域性和跨空间的共同发展等特点。从宁波市高职院校的办学实际出发,实现"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路径有四种选择,即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型生产工厂、校校合作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校会合作共建行业公共服务中心、政校企合作共建服务型产学研基地。与此相适应,还必须建立起"政、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晓琴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创新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可着眼于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构建特色专业体系;紧贴岗位需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育共享,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立群 黄红
移动学习能够在碎片式学习中发挥作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能够成为终身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移动学习对高校成人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提高教育便捷性、扩大教育影响力、发挥教育协同性以及强化教育交互性等方面。因此,提出建立基于移动学习的高校成人教育模式,应建立教师移动教育培训机制,建立高校移动学习教育平台,建立移动学习互联互通机制,建立移动学习数据挖掘机制,建立移动学习绩效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金章
在网络信息技术浪潮冲击下,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获得新平台、新机遇的同时,也在培训理念、教学方式、运行模式等环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强新时代高校干部培训工作,应借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理念,即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迭代思维和大数据思维,推动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以人为本、开放共享、互动协作、精准测评的干部培训新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 干部培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思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已成为必然趋势,虽然高校学生管理通过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管理模式创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传统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出构建新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原则和思路,阐述“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具体情况给出措施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