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9)
- 2023(8200)
- 2022(6627)
- 2021(6450)
- 2020(5019)
- 2019(11587)
- 2018(11504)
- 2017(19393)
- 2016(12021)
- 2015(13585)
- 2014(13599)
- 2013(12135)
- 2012(11125)
- 2011(10234)
- 2010(10601)
- 2009(9513)
- 2008(9347)
- 2007(8507)
- 2006(7619)
- 2005(7238)
- 学科
- 管理(32169)
- 济(29877)
- 经济(29795)
- 业(27050)
- 企(22520)
- 企业(22520)
- 教育(20594)
- 中国(16001)
- 财(12608)
- 制(12417)
- 农(10802)
- 理论(10722)
- 方法(10012)
- 教学(9560)
- 体(8689)
- 业经(8616)
- 学(8386)
- 数学(8251)
- 数学方法(8037)
- 体制(7257)
- 务(7092)
- 财务(7072)
- 财务管理(7055)
- 农业(7010)
- 技术(6715)
- 企业财务(6680)
- 银(6642)
- 银行(6635)
- 行(6349)
- 发(6342)
- 机构
- 大学(154800)
- 学院(150802)
- 研究(53981)
- 济(51599)
- 经济(50040)
- 管理(48286)
- 理学(40788)
- 理学院(40164)
- 管理学(39288)
- 管理学院(38948)
- 中国(35139)
- 教育(34210)
- 京(34072)
- 范(32333)
- 师范(32132)
- 科学(29785)
- 财(29099)
- 师范大学(26445)
- 江(26008)
- 所(25751)
- 中心(23960)
- 研究所(22892)
- 北京(22482)
- 财经(21730)
- 技术(21228)
- 职业(20571)
- 州(20213)
- 院(19887)
- 经(19592)
- 农(18756)
- 基金
- 项目(95008)
- 研究(81670)
- 科学(76499)
- 基金(64215)
- 家(53904)
- 国家(53231)
- 社会(48986)
- 教育(48071)
- 社会科(46014)
- 社会科学(46008)
- 科学基金(45303)
- 省(39017)
- 编号(36689)
- 划(34711)
- 成果(34274)
- 基金项目(32515)
- 课题(30082)
- 年(25820)
- 自然(25395)
- 资助(25037)
- 制(24890)
- 自然科(24763)
- 自然科学(24758)
- 自然科学基金(24320)
- 部(23478)
- 重点(23444)
- 性(22777)
- 规划(22604)
- 项目编号(22026)
- 教育部(21510)
共检索到248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童三红 王伟
以课程教学实践和一次性实习为特征的现行教师教育实习实践制度,既存在着设置层位不高、规范要求不严、环节安排不全的缺陷与弊端,又遭遇到学生求职就业、应考备考冲击的现实困境。基于现行教师教育体制的实习实践制度改革,理应遵循教师教育实践的特殊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冲击和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需要变化,借鉴国外教育实习实践制度安排的做法,以弥补缺陷、克服弊端、走出困境为导向,以调整、分解、加强、充实为路径,构建"二次递进实习,四段连环实践"的模式,形成课程教学实践、初次指导实习、实习反思提高、再次自主实习的四段连环实践,全程渗透、依次递进、相辅相成的实践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刁龙 陆文一 王维昊 王亚男
基于身份认同危机理论,通过对南方某小学的“弃业”融合教育资源教师进行个案研究,探讨资源教师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异质性层级压力及其制度归因。研究发现,资源教师在纵向上,受到由扭曲激励机制带来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与失效协同机制带来的自下而上的道德压力;在横向上,受到由边缘性身份制度带来的发展压力与模糊性身份制度带来的杂务压力。四方面异质性层级压力扭曲了资源教师的教育实践,引发了身份认同危机。为有效缓解资源教师实践困境,应积极扭转逆向激励机制,改善资源教师聘用和晋升体系,明确资源教师工作边界与职责,加强融合教育理念宣传,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爱霞
默会知识对于教师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功用,这已然是一个人所共知的重要事实。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当下,对默会知识的内容重新审视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逻辑分析方法,对波兰尼提出的默会知识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当前教师教育课程默会知识难以体现的现实困境进行梳理。而后,从默会知识的内在性、实践性、生成性以及个体性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默会知识视角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重构的具体导向,以期为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发展与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关键词:
默会知识 教师教育 实践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永军 袁潇
职教高考制度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完善职教高考制度。针对当前职教高考制度实践中学位制度及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法律制度尚待完善、统筹实施未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本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比例有待提升、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影响因素和困难较多等问题,优化职教高考制度应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学位制度及推进立法进程、统筹加强对职教高考制度的类型化实施、扩大相关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的比例、协同解决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多重困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翔 李建军
传统村落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是树立文化自信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然而,实践中的传统村落保护面临多头管理、人力财力保障不足和权利归属不清等问题。归根结底为传统村落保护制度不健全,体现在法律法规之间矛盾、政策之间冲突、权力配置失衡和地方政府激励偏差等方面。用"实践—制度"的框架分析表明,传统村落保护同时面临着实践困境与制度缺陷。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关键是基于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制度设计,根本路径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难点是增强各类制度的协调性。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实践困境 制度缺陷 乡村治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峰
从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看,长聘教职制度是由教师群体自发形成的内生型制度,其不仅是高校教师聘任和激励制度,而且是一种市场筛选和选拔制度、资源配置制度、社会分层制度、职业安全制度。中国高校长聘教职制度的当下困境主要表现在:政府对高等学校单位属性的规定以及教师身份定位把长聘教职制度的推进锁定于"编制管理"的路径依赖之中,不完全学术劳动力市场内部缺乏竞争性、外部缺乏独立性和开放性,传统制度的保守性、排他性形成强大改革阻力等。深化高校事业单位编制改革,营造长聘教职制度改革的外部环境,建立完善的学术劳动力市场,形成多样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魏红梅 黄明东
学区制是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内优质均衡,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设计与现实选择。有别于英美"学区制"以"自治"为核心的制度变迁逻辑,我国学区制受到行政管控逻辑的支配,呈现出鲜明的"自上而下"的路径依赖特征,不可避免地导致学区自主发展能力弱化,改革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从而使学区制改革陷入低效的"纳什均衡"状态。为此,回归学区制"自治"内核成为优化学区制改革最佳路径,在组织管理模式上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在制度变革方式上由"行政驱动"向"自主变革"转变,最终形成"自治""主动""内生""开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 学区制 自治 制度逻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琪 张赛君 朱云帆
2020年新修订的《民法典》在继承编第1133条第四款新增“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条款,标志着我国遗嘱信托制度正式摆脱小众化的标签,遗嘱信托与遗嘱继承、遗赠并列成为个人遗产处分的新方式,为财富传承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路径选择。然而,由于制度框架设计不足、有关法律链条衔接不畅、监督救济机制缺位等原因,导致其功效的发挥受到诸多限制。为此,需在剖析遗嘱信托的基本概念与制度特征的基础上,反思当前我国的遗嘱信托制度所面临的困境,重构符合市场和社会利益的遗嘱信托规则,以期为遗嘱信托制度在我国落脚生根创造条件。
关键词:
民法典 遗嘱信托 遗产继承 信托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坚
“一事一议”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配套制度,旨在实现村级公益的适度供给目标。该制度虽然理论上很完美,实践中却由于税费改革背景下的制度目标变异、村级公益模糊的竞争与排他边界以及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而陷入了困境。为此,可从划界、缓行、转向三个角度,对“一事一议”进行制度重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义云
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是为了解决灌溉的经济规模与农地碎耕矛盾、改进行政组织统筹灌溉的弊端,也是争取国际组织项目援助的需要。协会秉持"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理念,其运行以农户的灌溉利益一致(能够形成一个灌溉共同体)、合作能力强(能够消除灌溉中的"搭便车"行为)、协会是农户利益的代理人(能够克服潜在的道德风险)为前提,然而,在当前农村社会的实践中却面临诸多困难,致使这一制度安排难以达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焕霞 廖伯琴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而建立的一项大型教育考试制度,对推动课程、教学及高考制度改革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认识不足、考试失范、分数绩效作用不大等诸多问题,陷入考试与评价"形式主义"的现实窘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现行高考制度的强势性影响是主因,另一方面,学业水平考试本身的性质定位、功能定向、建模形态等也存在偏失,需要进行理性检视。应从完善"国家课程测验"制度立法、建立专业机构、克服考试形式主义和高中教育功利主义倾向等层面对其进行制度反思,建立明确的考试标准、提高测查工具的专业化水平、增强绩效分数的权威性和应用性,加强组织管理的规范性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将常规信访工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利于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整合官僚体制内部资源,推动基层信访问题尤其是信访疑难案件的解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际运行受官僚体制内部各种复杂交错关系的影响,使该项制度的实践逻辑呈现出与制度文本规定的偏差,主要存在权力推动与权力依赖、权力与责任倒置、首问负责制与专业分工矛盾、选择性治理与接访绩效的消解、政治与专业的冲突等问题。大接访制度的运行必须嵌入于官僚体制之中,官僚体制将大接访制度吸纳进入了其自身的运转逻辑,并按照官僚体制的内部运作规则对该项制度进行改造。近期应加大对领导干部实质性解决信访问题的考核,而不是过于注重对领导接访台帐、文案等形式程序的考核;可以在接访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保持适当平衡,避免大接访制度过多冲击领导干部的常规业务工作;长期应在形成信访问题的根源上着力,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构建干部与群众良性对话、协商的平台。切实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只有这样大接访制度才可能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县委书记大接访 群众路线 信访制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将常规信访工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利于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整合官僚体制内部资源,推动基层信访问题尤其是信访疑难案件的解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际运行受官僚体制内部各种复杂交错关系的影响,使该项制度的实践逻辑呈现出与制度文本规定的偏差,主要存在权力推动与权力依赖、权力与责任倒置、首问负责制与专业分工矛盾、选择性治理与接访绩效的消解、政治与专业的冲突等问题。大接访制度的运行必须嵌入于官僚体制之中,官僚体制将大接访制度吸纳进入了其自身的运转逻辑,并按照官僚体制的内部运作规则对该项制
关键词:
县委书记大接访 群众路线 信访制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将常规信访工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利于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整合官僚体制内部资源,推动基层信访问题尤其是信访疑难案件的解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际运行受官僚体制内部各种复杂交错关系的影响,使该项制度的实践逻辑呈现出与制度文本规定的偏差,主要存在权力推动与权力依赖、权力与责任倒置、首问负责制与专业分工矛盾、选择性治理与接访绩效的消解、政治与专业的冲突等问题。大接访制度的运行必须嵌入于官僚体制之中,官僚体制将大接访制度吸纳进入了其自身的运转逻辑,并按照官僚体制的内部运作规则对该项制
关键词:
县委书记大接访 群众路线 信访制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其华
作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机制,我国涉税行政公益诉讼具有督促涉税行政行为的依法实施、防范国家税收流失的正向功能,体现出明显的制度优势。但该制度在实践层面所呈现出的检察机关权能混同、第三人难以有效介入、行政行为违法的认定标准不明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制度的实践效果,限制了该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上述现象的出现源于法律规范供给不足所导致的制度目标界定不明、与其他相似制度在适用范围上存在重叠或真空,以及违法行政行为认定标准不清等因素。对此,应进一步完善现有涉税行政公益诉讼机制,倡导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明确划定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并给行政行为违法设置更为灵活妥适的认定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