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2)
- 2023(10811)
- 2022(9071)
- 2021(8884)
- 2020(7306)
- 2019(16931)
- 2018(17067)
- 2017(30918)
- 2016(17295)
- 2015(19165)
- 2014(19000)
- 2013(17161)
- 2012(15154)
- 2011(13497)
- 2010(13123)
- 2009(11291)
- 2008(10547)
- 2007(8490)
- 2006(7195)
- 2005(6034)
- 学科
- 济(57084)
- 经济(57019)
- 管理(40682)
- 业(36522)
- 企(30736)
- 企业(30736)
- 方法(27844)
- 数学(25296)
- 数学方法(24860)
- 中国(20603)
- 教育(20283)
- 财(15591)
- 农(15238)
- 业经(12668)
- 理论(12481)
- 制(12148)
- 地方(11837)
- 学(11454)
- 技术(9922)
- 教学(9903)
- 农业(9831)
- 体(9248)
- 贸(9027)
- 贸易(9022)
- 务(8811)
- 财务(8779)
- 财务管理(8754)
- 易(8739)
- 发(8272)
- 企业财务(8267)
- 机构
- 大学(213977)
- 学院(210093)
- 济(80434)
- 管理(79286)
- 经济(78693)
- 研究(70065)
- 理学(69773)
- 理学院(68921)
- 管理学(67541)
- 管理学院(67102)
- 中国(45546)
- 京(44661)
- 科学(40146)
- 范(39611)
- 师范(39372)
- 财(37615)
- 教育(35911)
- 师范大学(32730)
- 中心(32334)
- 所(31354)
- 江(31013)
- 财经(30126)
- 研究所(28774)
- 北京(27843)
- 经(27756)
- 业大(27027)
- 院(26255)
- 农(25796)
- 经济学(25350)
- 技术(25162)
- 基金
- 项目(150288)
- 科学(123074)
- 研究(118915)
- 基金(108753)
- 家(92976)
- 国家(92086)
- 科学基金(81178)
- 社会(75479)
- 社会科(71486)
- 社会科学(71472)
- 教育(63974)
- 省(59382)
- 基金项目(57950)
- 划(52337)
- 自然(50697)
- 编号(50024)
- 自然科(49608)
- 自然科学(49598)
- 自然科学基金(48678)
- 资助(42180)
- 成果(41460)
- 课题(37062)
- 部(35903)
- 重点(35450)
- 发(33340)
- 创(32570)
- 教育部(32519)
- 规划(30984)
- 国家社会(30895)
- 年(30669)
- 期刊
- 济(79732)
- 经济(79732)
- 研究(70912)
- 教育(59497)
- 中国(47322)
- 财(29149)
- 管理(28135)
- 学报(25610)
- 科学(25444)
- 技术(23358)
- 大学(22272)
- 农(21614)
- 学学(19275)
- 职业(15284)
- 融(15043)
- 金融(15043)
- 农业(14775)
- 财经(14562)
- 业经(13372)
- 经济研究(12987)
- 经(12688)
- 发(10918)
- 问题(10636)
- 技术教育(10013)
- 职业技术(10013)
- 职业技术教育(10013)
- 坛(9503)
- 论坛(9503)
- 理论(8651)
- 统计(8427)
共检索到304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戴伟芬
当前以高校为依托的教师教育模式的明显不足之处在于教育理论与中小学实践脱节,成为影响教师教育供给的突出问题。通过跨越大学、中小学及其社区的体系边界,创建教师教育的第三空间,让中小学教师参与高校课程和实践活动,将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融入高校课程,设立专门教师教育者,加强教师对学生、家长、学校教育的理解、体验和研究,促使高校教师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融合,提高教师教育专业性。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才可能与基础教育需求无缝对接,能针对各类不同的学校和学生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真正成为学生知识、思想、创新的引路人。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刘艳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供给上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服务时间供需错位、服务产品供给落后、服务空间供给平庸三个方面,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也需供给侧改革。围绕深圳青番茄文化传播公司的"In Library"计划和北京西城区特色阅读空间的具体实践,分析新型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基本属性、现实意义、建设主体和发展特点,为公共图书馆建设、优化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供借鉴;并从供给侧改革加减乘除四则混算法则的视角,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卫斌 苏剑
供给侧改革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攻方向和政策着力点。本文从能源视角理解供给侧改革,分析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三个问题。从能源视角审视,当前我国供给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体系高能耗、能源结构高污染、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构建三个体系,并分析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四个方面的手段和方式。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能源视角 产业体系 能源结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任友群 冯晓英 何春
全球竞争加剧、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新背景、新形势,共同对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教师培训面临着培训资源供给、流程模式、培训管理与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反映出传统教师培训服务供给与新时代教师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破解这一矛盾的思路之一是实现大数据支持下的教师培训循证决策,从资源供给、培训服务、队伍治理三个层面推动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供给侧改革。数字时代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需要依托数字化平台和信息化手段,构建“教师数字驾驶舱”,充分发挥教师大数据这个新生产要素的动力引擎作用,推动教师培训与教师队伍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助力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分析与顶层决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勇军 杨德利 任光超
为了改变扩招后高等农科教育从外延上得到迅速发展但内涵缺失的问题,需要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思考高等农科教育未来的发展。我国高等农科教育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结构性过剩,具体表现为:有效的专业供给不足、有效的教育供给不足、有效的人才供给不足。建议从优化院校布局、调整专业设置、丰富培养模式、调整生源结构、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办学效益、激活创新潜能等方面进行供给侧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耀忠
教育产品提供方式是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决策中的核心问题,其实质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结构的具体表征。当前,我国教育产品提供方式的基本格局为义务教育产品以政府提供为主,市场提供的范围和份额有限;非义务教育产品主要依托政府提供,但市场提供的范围和份额呈现增长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产品提供方式与结构应形成"政府—市场—社会(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公益团体)"三者之间合理恰切的三极分化结构与良性互动关系,以补齐"教育短板",进而有效解决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教育产品 提供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耀忠
教育产品提供方式是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决策中的核心问题,其实质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结构的具体表征。当前,我国教育产品提供方式的基本格局为义务教育产品以政府提供为主,市场提供的范围和份额有限;非义务教育产品主要依托政府提供,但市场提供的范围和份额呈现增长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产品提供方式与结构应形成"政府—市场—社会(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公益团体)"三者之间合理恰切的三极分化结构与良性互动关系,以补齐"教育短板",进而有效解决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教育产品 提供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洪生
随着教育部供给侧改革的逐渐深入,国家启动了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树立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注重教育公平的发展方向,配套的侧供给改革高考的招生录取政策也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这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热烈讨论和关注。本文从高等教育公平的本质入手,从人的受教育权利出发,从根源上探讨了高等教育公平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发展理论中能力理论路径的核心权利,并提出了我国目前政府和社会所能做到的公平路径和方法,特别是从高考录取政策、网络数字化教学、成人职业教育、弱势困难学生的帮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希望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供给侧改革 教育公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而在早前公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也有"释放新需求,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进山
2015年11月,党和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乔春华教授将供给侧改革理论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财务研究领域。《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财务视角》的理论贡献包括:探索了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探索了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任务,提出了高校财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最需要有效的制度供给,探索了公办高校财政投入和学费的供给侧改革。高校财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中的诸多创新之处,填补了高校财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研究的空白,必将对高校财务领域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进山
2015年11月,党和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乔春华教授将供给侧改革理论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财务研究领域。《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财务视角》的理论贡献包括:探索了高等教育供需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探索了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任务,提出了高校财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最需要有效的制度供给,探索了公办高校财政投入和学费的供给侧改革。高校财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中的诸多创新之处,填补了高校财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研究的空白,必将对高校财务领域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垚立 贺京同
文章利用中美1995年-2011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对两国的16个工业行业在效率和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继而通过投入产出技术分析了我国工业由于技术、效率方面的不足而造成的与美国的产出差距,而这部分差距正是我国通过供给侧改革可提升的空间。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供给侧改革,我国大部分工业行业都能获得显著的提升,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是我国工业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
投入产出技术 赫芬达尔指数 增加值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成
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矛盾主要在于供给制约,而不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供给不足的原因既有总量性问题,也有结构性、体制性和财政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过渡性的、结构性的,既反映了我国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又反映教育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轨的特点。下一阶段,我国要在继续释放高等教育潜能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以开放的市场空间和高效的制度供给激发高校微观主体的潜能,通过改善结构层面、制度层面、财政层面的有效供给,破解高等教育结构失衡、供需错配的问题,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高等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家峰 张洁
供给侧改革为破解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提供了超越需求侧的新视角。高职教育应当融合"互联网+"思维、贯通思维、创新思维,不断转变思路、深化改革。对内激发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对外激活社会、区域、行业的参与性。供给侧,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与需求侧相对。传统的需求侧包括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而供给侧则涵盖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五个方面。供给侧相关理论渊源于以拉弗为代表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振远
教师专业发展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趋势下,高校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改革的需要。当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师资相关政策不完善、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意识薄弱等。高等教育急需大力构建教师高效专业化发展机制,以促进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供给侧改革 教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