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7)
2023(3233)
2022(2553)
2021(2764)
2020(2083)
2019(5034)
2018(5119)
2017(7006)
2016(5561)
2015(6657)
2014(7007)
2013(5736)
2012(5343)
2011(5169)
2010(5443)
2009(4229)
2008(3886)
2007(3648)
2006(3253)
2005(3098)
作者
(12199)
(9886)
(9829)
(9496)
(6270)
(4749)
(4723)
(4103)
(3941)
(3784)
(3551)
(3537)
(3257)
(3184)
(3167)
(3116)
(3078)
(3058)
(3049)
(2927)
(2806)
(2689)
(2656)
(2434)
(2369)
(2361)
(2249)
(2227)
(2186)
(2174)
学科
教育(19848)
教学(10144)
中国(9162)
理论(9137)
管理(7380)
(6468)
经济(6466)
学法(5600)
教学法(5600)
(5367)
(4885)
技术(4869)
学理(4797)
学理论(4797)
(4443)
企业(4443)
研究(4423)
思想(3628)
政治(3500)
(3467)
高等(3451)
改革(3403)
(3355)
思想政治(3342)
政治教育(3342)
治教(3342)
德育(3312)
发展(3244)
(3122)
学校(3107)
机构
大学(66347)
学院(63478)
教育(31749)
研究(24710)
(23940)
师范(23869)
师范大学(19795)
职业(16521)
(16171)
技术(15353)
管理(15235)
科学(14663)
理学(12831)
理学院(12531)
教育学(12529)
(12050)
管理学(11990)
(11948)
管理学院(11830)
职业技术(11578)
(11371)
北京(11258)
研究所(11105)
经济(10674)
技术学院(10470)
中心(9814)
(9375)
教育学院(9333)
中国(9223)
(8687)
基金
研究(39415)
项目(38329)
科学(31223)
教育(30617)
成果(21401)
编号(21310)
基金(20983)
课题(19054)
社会(18640)
(18088)
(17614)
社会科(17276)
社会科学(17274)
(17159)
(17100)
国家(16811)
科学基金(13507)
规划(13357)
项目编号(12725)
研究成果(12054)
(11957)
年度(10843)
(10796)
重点(10760)
(10700)
(10397)
基金项目(10286)
教育部(9955)
(9689)
(9648)
期刊
教育(58425)
研究(30585)
中国(26864)
职业(15671)
技术(13069)
(11671)
经济(11671)
技术教育(10448)
职业技术(10448)
职业技术教育(10448)
学报(7226)
大学(6675)
(6674)
论坛(6674)
高等(6435)
成人(6331)
成人教育(6331)
科学(6279)
(5616)
高等教育(5397)
图书(5324)
(5136)
职教(5109)
管理(4874)
发展(4623)
(4623)
(4279)
学学(4047)
农业(3978)
比较(3976)
共检索到107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彬  
只有专属于教师教育领域的知识,才能够成就教师教育学科,并通过已经学科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出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教师教育在融入高等教育之前,特别是在长期的师范教育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依托经验积累的技能传统;然而在教师教育高等教育化的过程中,则需要依托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生成具有自生命力的学科教学知识体系,且根据实践需要和师范生可理解程度,将其转化为教师教育核心课程,才能够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拥有学科身份,形成相对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把教师当专业人员培养时,需要赋予他们生成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双重使命,通过专业知识的生成来提高应用效率,通过应用来检验专业知识的适用性,从而推动教师始终坚持在专业知识生成与应用的学科前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国彬  
认为研究生专业知识积累是培养、发挥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系统分析了研究生专业知识积累的意义与目标、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从专业知识的收集渠道、主题归纳、知识萃取、持续动力等角度,论证了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积累的基本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媛媛  李太平  
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运动,从而由课程决策权问题引发了深层次的教师专业性的讨论。本研究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分析了标准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性的变化,即在标准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专业性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现代专业的诸种影响因素中,知识基础是评估一门职业专业化程度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否拥有专业知识,怎样使用和发展专业知识直接关系到对教师专业性的判断和理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通过企业的同质性假设,标准经济理论把企业看作是既定技术条件下的最优化生产者,其生存和发展是外生的。而现实中,企业的创新性活动和内生成长却构成了经济持续变迁的主题。企业的成长表现为内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过程。知识积累的质和量的差异决定了现实企业之间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和成长潜力。对企业内在知识积累机制的分析是理解和制定企业成长和竞争战略的关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璐  徐国庆  
智能时代下工作任务的变化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工作知识为知识论基础的职业教育课程已无法满足新的时代背景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深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灵活的工作情境分析与判断为核心、熟练的规范操作与权变创新为表征、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为追求的专业知识成为职业教育课程的知识论基础的新发展。由此,职业教育课程需要从理论知识的培养、具体工作情境的融入、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三个方面进行革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云鹏  赵冬臣  韩继伟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内容之一,了解教师专业知识状况需要借助有效的测查工具。根据经典测量理论中关于教育测验编制的方法和技术,本课题组运用所开发的三套测查工具测查了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状况。在测查工具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测查内容无专业标准参照,测查题量与测查时间之间的矛盾,研究的非利害性对测查信度的可能影响等,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反思。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虹  
承担技术技能积累作用,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并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无疑是重中之重,文章以专业素质为切入点,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伦理三个维度分析在技术技能积累视域下教师专业素质的作用与培养途径,为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丽君  吴和笑  
采用自编教育隐性知识调查问卷考察467名职教师范生对职业行动、职业道德、职业态度与情感、职业认知等四类隐性知识的日常积累现状,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师范生的表现差异,结果显示,师范生会在学习中积累大量隐性教育知识。对隐性知识积累的群体比较发现,文理科学生各有优势,年级差异较小,但男生的表现优于女生。可以通过从时间、空间、视角和方式的全方位路径拓展,促进师范生教育隐性知识的积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民选  
在教学专业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 ,然而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比较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差异 ,探寻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 ,运用隐性专业知识显性化的方法 ,将大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允菲  
围绕知识积累的主题,分析了研究生学习目标的多样性与发展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知识贮存的专业性和丰富性与自身素质的关系;提出研究生的知识积累,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的过程,更是创新的前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平  牛西武  胥航军  
为建构高职院校教师的理想模型,给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提供参照标准。我们在理论研究和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征,界定了高职教育教师的标准,构建了由学科专业知识、物化技能、教育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专业态度、职业伦理等六部分构成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的知识、能力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熊华军  丁艳  
从当前美国大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来讲,学科性知识是其专业化成长的核心;跨学科知识是其专业化成长的基础;实践性知识是前两种知识在生活世界中的实践和升华;条件性知识是促进其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和活化剂。这些知识作为美国大学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是凸显美国大学教师成为专业人员的重要标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晓莉  
民办高校正处于发展的转折期,市场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青年师资作为民办高校的最重要资本,在市场竞争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发展的基石,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在学术理论水平、教师教育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及实践知识累积方面存在着缺陷,通过合理定位、完善机制、建立评估体系从而形成优化的专业知识结构的目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钦晓  
文化资本因文化而生。大学文化之所以能够生成资本,主要在于其价值增殖性和资源稀缺性。学术资本是大学最原初、最重要的资本形式。大学文化资本只有服务于学术资本发展,才能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大学文化资本在主动适应高深知识发展,引领时代发展的同时,要坚守自身的知识品性。在一定意义上,大学文化资本的独特性,决定着大学发展的独特性。文化资本既是大学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大学发展优劣的评价标准;既是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引领大学发展的基本保障。从大学文化资本的生成逻辑来看,其产生来自大学间的文化差异;其发展来自大学内外部群体的认同;其整合是基于认同基础上的重构,是一个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其变革既包括大学对传统文化资本的赓续和改造,也包括对他者文化资本的借鉴和扬弃。从大学文化资本的积累机制来看,既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外部场域的影响甚至制约,也需要行动者的主体自觉。大学文化资本乃至大学多样资本,都是行动者建构和积累的产物。正是有了大学的行动自觉,才能有大学文化资本的生成和积累,才能使大学这一历经近千年的传统组织,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扬帆  
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浪潮的兴起,在我国广大高职院校中也掀起了以学生为核心的创新创业风气。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有利于专业知识有效转化,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因此,如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成为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对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积极意义和具体路径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为高职院校优化人才培养策略,实现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