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1)
- 2023(2655)
- 2022(2051)
- 2021(2273)
- 2020(1746)
- 2019(4110)
- 2018(4204)
- 2017(5597)
- 2016(4516)
- 2015(5236)
- 2014(5533)
- 2013(4494)
- 2012(4138)
- 2011(3992)
- 2010(4209)
- 2009(3503)
- 2008(3383)
- 2007(3127)
- 2006(2902)
- 2005(2824)
- 学科
- 教育(18765)
- 中国(9032)
- 学(7981)
- 理论(6562)
- 教学(6555)
- 济(5537)
- 经济(5533)
- 思想(3603)
- 政治(3449)
- 研究(3428)
- 发(3367)
- 发展(3290)
- 革(3270)
- 改革(3174)
- 展(3167)
- 高等(3103)
- 管理(3057)
- 学法(3034)
- 教学法(3034)
- 思想政治(2899)
- 政治教育(2899)
- 治教(2899)
- 德育(2878)
- 教育改革(2787)
- 经济学(2732)
- 学校(2712)
- 学理(2542)
- 学理论(2542)
- 计算(2539)
- 算机(2526)
- 机构
- 大学(54992)
- 学院(48437)
- 教育(29243)
- 研究(22135)
- 范(21266)
- 师范(21204)
- 师范大学(17754)
- 京(13813)
- 科学(12905)
- 职业(11819)
- 教育学(11573)
- 技术(10981)
- 所(10869)
- 北京(10007)
- 研究所(10001)
- 江(9447)
- 济(9082)
- 管理(8699)
- 教育学院(8568)
- 经济(8540)
- 中心(8251)
- 中国(8229)
- 职业技术(8172)
- 院(7800)
- 州(7161)
- 技术学院(7078)
- 理学(7000)
- 理学院(6747)
- 研究院(6533)
- 管理学(6345)
共检索到88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显通
约翰·怀特教授是英国教育哲学界的知名学者,也是当代分析派教育哲学伦敦学派的杰出代表。此次访谈主要围绕着教师教育与教育哲学展开。这篇访谈录既有教师教育与哲学的联系这样的理论性问题,同时也涵盖诸如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哲学这样的实践性问题。国内读者可以借此了解一位知名教育哲学学者对教师教育与哲学这一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育哲学 约翰·怀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显通
约翰·怀特教授是英国教育哲学界的领军人物,也是当代分析派教育哲学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这篇对他的访谈主要围绕着教育目的展开,其中也涉及怀特个人的学术思想发展历程、其对应试导向的教育所提出的合理化改革建议以及相关国际学术组织等问题。此访谈可以使国内学者更真切地跟踪了解怀特教授的学术轨迹、人生各阶段思想的发展及其研究兴趣的最新变化。
关键词:
教育目的 有意义的生活 约翰·怀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简成熙
彼得斯及其同僚弟子在20世纪60年代立基于启蒙时代以来的自由主义传统,正式将"自主性"标举为教育目的。这不仅是当年伦敦学派很鲜明的教育主张,其所重视的理性反思也同样形塑了课程规划、教学方法、公民与道德教育,影响深远。不过,80年代以后,逐渐引起了多元的反思。怀特曾以自由主义的立场与乔娜珊、卡尔、史密斯、斯坦迪什及麦克罗荷林五位学者相互论辩。他们的论辩内容反映出英国当代教育哲学之发展具有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特色,分析与综合交互为用的方法论特征,及接地气的教育哲学实践性格。英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无论对于方法论革新还是教育政策反思而言,均值得华人世界从事教育哲学的研究者参考与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部浅沼茂(Asanuma shigeru)教授应邀于2007年5月底来上海参加由本所主办的"首届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带来了近年来由他主持的"旨在提高综合学习的课程质量的教师元认知研究"的成果。本访谈主要围绕其研究成果的一个论题——巴赫金语言哲学的意义——展开。理解巴赫金语言哲学及其对话论命题的精髓,是发展"临床教育学"研究所需要的。教育临床研究三基轴——"现场性"、"实践性"之轴;"病理性"、"问题性"之轴;"发现性"、"批判性"之轴——的分析,集中体现了"临床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性格及其特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士强
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蕴含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其中高等教育公共管理的强化是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博弈的结果,纯粹的自治和绝对的政府控制都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佳选择,高等教育管理的理想是建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结构等思想对认识和改善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路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迟艳杰 保罗·斯坦迪什
教育哲学的探究要有批判性,教育哲学意蕴的论文要有论证,辩护和理性的论证是教育哲学探究的核心。保罗·斯坦迪什认为我们割裂了哲学和哲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哲学不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也不是哲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处于哲学的核心。因为教育哲学探究是要对价值、课程选择和安排等给以辩护和论证,要回答"我们该怎样生活"等核心问题。对话还涉及了教育哲学存在形态,而保罗·斯坦迪什对教师教育、对语言的看法,体现了他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
哲学 教育哲学 价值 论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卉
赫尔巴特晚年曾自称是个"康德派",然而在知识论上,他与康德显示出差异。由此赫尔巴特并非严格意义的"康德主义者"。与康德一样,赫尔巴特在知识论上也试图调和"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不过,调和的结果却是康德知识哲学整体仍偏向了"先验论",而赫尔巴特在延续康德"先验论"的基础上,多了一些对"经验论"的关注。康德哲学以"三大批判"为核心,集中体现为对"纯粹理性""实践理性"以及"反思性判断力"的讨论。"审美理性"是康德整个"反思性判断力"的核心,康德借此实现从"自然"向"自由"的过渡。赫尔巴特试图在他的教育学中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兵库教育大学教授中村哲(Nakamura Tetsu),多年来从事社会科教育研究,致力于"教育实践学"的构筑。近年来,作为日本"和文化教育研究交流协会"理事长,同时也致力于推进日本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的研究。他期望借助"和文化教育"和"教育实践学",使日本教育真正承担起新的文化创造的使命。本文梳理了"教育实践学"的理念、结构、课题与方法,展望了"教育实践学"的愿景。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日本教育界构筑"教育实践学"的诉求。
关键词:
教育实践研究 教育实践学 教育实践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琳 李太平
整体教育是随着人文主义教育理论流派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延续至今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范式。整体教育基于对工业革命以来世界教育碎片化发展的批判,提倡教育应培养完整的人,促进学生身体、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整体性发展。约翰·米勒教授指导创办的均点学校是实施整体教育的示范,整体教育实践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很多国家、地区的学校、教师围绕“培养完整的人”因地制宜的实施整体教育。近几年来,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和智能教育技术的应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学校教育、师生发展处于一种疏离的状态,这也使得整体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但是整体教育因致力于培养人的完整性将会在适宜的地方得以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檀传宝
20世纪90年代是鲁洁教授的学术高产期,也是其最重要教育思想——超越论教育哲学发轫、建构的重要阶段。超越论思想的发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90年代中后期鲁洁教授一方面将研究视角从德育功能研究转向对整个教育本质的思考,另外一方面则努力将超越论建基于实践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之上。她不仅论述了德育的超越性本质,而且完成了对全部教育活动之超越性、价值性的独特阐述。鲁洁教授对于德育、教育超越性的论述所针对的不仅是中国和世界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针对的是传统教育学思维的诸多方法论误区。因此,超越论教育哲学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建设上都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超越论 实践 世界历史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启和
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涂又光教授的新近力作《中国高等教育史论》(以下简称《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26.6万字,责任编辑陈雅峰),是一本颇具特色、很有深度的中国高教史论著。作为一部史论,本书的特点,不仅资料翔实,引述了不少经典原著,每论必有理有据,凡重要论据决不用第二手材料,反映出作者极其严谨的治学作风;而且结构新颖,不同于某些摆流水账的叙史方法,而是把到清朝末年数千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史,划分为5段,在每段又只着重介绍一二个代表人物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既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读后使人感到十分明晰、深刻而很受教益;特别是本书以深邃的哲学思维,对中国高等教育史提出了许...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宁中
这不是激情的产物,恰恰相反,这是避免激情的产物。思考教育,希望能够究其原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推理。思考的结果,或许会对现实教育的反思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教育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其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由此而见,孟老先生是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教育哲学不是教育学和哲学"加"出来的,而是交融出来的,"酿"出来的,是它自己"长"出来的。教育哲学诞生在19世纪上半叶,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对"教育是什么"进而对"人是什么"的回答。在教育领域里工作着的人,思考和研习教育哲学,决定了其教育自觉的状态。
关键词:
哲学 教育学 教育哲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长伟 方展画
如果说杜威哲学的使命是批判二元论,恢复连续性,维护自身即是目的的教育实践,那么就杜威而言,由于近现代的科学革命使得经验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成为可能,教育哲学的现时代使命就被他定位在批判专制社会的教育的二元分裂,恢复教育经验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实现一种以自身为目的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民主生活方式上。在这个意义上,杜威的教育哲学就是民主的教育哲学,批判专制的教育,守护民主的教育始终是杜威教育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
教育哲学 经验 专制 民主 教育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
本文借鉴释义学实践哲学关于“实践”及“实践智慧”的思想,阐述了教育哲学的知识地位与知识地形式,提出教育哲学是以“生活世界”为其可靠的合法的基础,是以“教育智慧”为有效的独特的“知识理想”。教育哲学作为对人类教育生活的价值性阐释,以哲学的方式对教育实践的目标,原则以及行动进行洞察,形成“教育智慧”,并以此参与到教育实践中去,建构独特的智慧与实践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