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37)
2023(4625)
2022(4113)
2021(3816)
2020(3236)
2019(7598)
2018(7460)
2017(12986)
2016(8125)
2015(9671)
2014(9786)
2013(9049)
2012(8345)
2011(7640)
2010(7964)
2009(6838)
2008(6871)
2007(6202)
2006(5400)
2005(4700)
作者
(25077)
(20895)
(20733)
(19602)
(13090)
(10148)
(9589)
(8234)
(7953)
(7724)
(7289)
(7195)
(6920)
(6722)
(6569)
(6426)
(6293)
(6142)
(6135)
(5902)
(5556)
(5351)
(5198)
(4910)
(4895)
(4750)
(4702)
(4567)
(4499)
(4423)
学科
(25813)
经济(25790)
管理(15518)
(14634)
方法(13608)
教学(12291)
数学(12181)
数学方法(11857)
(11549)
企业(11549)
理论(9947)
(7970)
学法(7768)
教学法(7768)
(7193)
教育(7080)
中国(6277)
学理(5841)
学理论(5841)
业经(5334)
农业(4935)
地方(4888)
环境(4688)
(4529)
(4337)
研究(4220)
技术(3908)
(3705)
贸易(3705)
(3669)
机构
学院(116247)
大学(115917)
研究(40653)
管理(37398)
(35897)
经济(34890)
理学(32682)
理学院(32153)
管理学(31044)
管理学院(30853)
科学(29556)
中国(25530)
(25327)
(24723)
(21997)
(21906)
师范(21693)
业大(21148)
研究所(20605)
农业(19794)
(18965)
技术(17757)
中心(17662)
师范大学(17330)
教育(17140)
北京(15861)
(15192)
(14560)
(14557)
农业大学(13439)
基金
项目(80297)
科学(60906)
研究(58709)
基金(52716)
(47367)
国家(46942)
科学基金(38546)
(35363)
教育(32510)
社会(31954)
社会科(30153)
社会科学(30139)
(29898)
基金项目(28193)
自然(26068)
自然科(25453)
自然科学(25439)
自然科学基金(24958)
编号(24907)
资助(21998)
成果(21393)
课题(20262)
重点(19716)
(17490)
(17129)
(16570)
(16313)
计划(16167)
大学(15511)
创新(15442)
期刊
(37186)
经济(37186)
教育(33761)
研究(32543)
中国(29001)
学报(23181)
(20891)
科学(19654)
大学(17054)
学学(15626)
农业(14889)
技术(14129)
管理(12282)
(11304)
职业(9567)
(8496)
(6761)
业大(6714)
资源(6290)
技术教育(6052)
职业技术(6052)
职业技术教育(6052)
财经(5978)
科技(5870)
统计(5863)
(5861)
论坛(5861)
农业大学(5578)
业经(5450)
图书(5306)
共检索到166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闻婧  吴刚平  
在不同语境下,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可以分别理解为教师评价行为的特征、教师评价学生的手段以及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机制等不同形态。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三种形态,在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功能特点、发展路径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良  余宏亮  
教学变革的背景下,理论与实践界存在着用"核心素养有什么"来回答"核心素养是什么"的还原论思维倾向,引发了核心素养理解的要素、表现与实体性思维等种种误区。核心素养是面对复杂情境,运用知识、技能、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内涵蕴含着整合性、整体性的理解思路。理解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将有助于澄清核心素养与其要素、表现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凸显核心素养自身的内涵,并有助于理解核心素养培育的复杂性,凸显讲授法的限度,为创新培育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闻婧  
当教师从面向"物"的教学交往转向面向"人"的教学交往时,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才得以展现。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是教师承认学生学习主动性,始终建立自身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关联与联系的专业素养。其构成要素包括:发出邀请的素养、善于倾听的素养和主动协助的素养。其形成路径包括:在澄明理解中邀请、在虚心探究中倾听和在适度表现中协助。培养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使教师在隐蔽中敞亮、在被动中能动、在助人中成人,使学生重获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独特性,也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在不断深化、巧化、活化中走向博厚、高明和悠久。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卜玉华   朱琳  
未来素养是最近十多年里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牵头推动而日益被国际社会广泛熟知的一个概念,代表着一种未来研究新范式的产生。从背景上看,未来素养的产生是基于学者们对未来社会转型性质的判断、传统预测型范式在当代受到质疑,以及以米勒为代表的一批未来学者对预测型未来研究的反思与重构;从内涵上看,未来素养指的是一种运用未来的预期能力,人的“预期假设”理解水平决定了人的未来素养类型;从理论基础上看,预期系统理论是其本体论基础,这种理论证成了人何以能够运用尚不存在的未来,也证成了个人和组织具备未来素养的必要性;从未来意义上看,未来素养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础性能力,是人类走向自由的工具,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有助于引导人类摆脱关于工业社会的主流叙事,拥抱新的行动可能性,有助于个体能动性的发挥,促进个体积极地拥抱未来,也有助于人类与不确定性之间建立一种积极关系;从未来前景上看,未来素养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计划,正呈现出全球化发展之势。为此,我们有必要主动了解并积极参与到这一理念及其计划中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冉铁星  
“教”与“学”在我国长期被笼统地看作为“教学”。这种看似微小但却微妙的歧误有意无意地顺应并助长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意义 ,并在三纲五常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 ,至今妨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本文尝试澄清“教学”关系的认识歧误 ,对“教”与“学”关系作了新的探讨 ,为教育主体问题提供了结构性的认识角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耿娟娟  
教师评价素养是指教师在开展学生学业评价活动中所需具备的素养。教师评价素养具有动态性、特殊性和可发展性。当代新型评价范式下的教师评价素养内涵在评价态度、评价知识和评价技能三个维度上嬗变。提升教师评价素养需要明确评价素养在教师专业素养中的地位,有效地与教师职业发展整合,提供持续而有力的专业支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丽  
成人教育教师综合素养将直接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评价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素养将会影响成人教育教师全局把控能力,影响教学政策执行,影响成人教育质量。应充分认识到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教学评价,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制定应对策略,推动成人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云   张琳玲   陈元辉  
理性素养在“即时性”“紧迫性”的教育活动中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帮助教师形成判断、展开实践的是感性素养。感性素养助力教师迅速实现教育互动,即时关注学生状态,自发改变语言和行为方式,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经分析而直接做出判断、采取行动。“未经分析的综合判断”是教师感性素养引发的独特判断,产生于师生交融的教育情境,缘发于教师以自身身体、目光、情绪等感性条件构造而成的现象空间。教师感性素养的培育,从师范教育“实习”环节的浸润与学习到新任教师的指导与训练,再到优秀教师的反思与实践,是一个伴随着教育情境构建能力不断提升的长期过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柳笛  
评估素养是各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国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特殊教育教师所应具备的评估素养有:选择并运用多元评估方法与策略;提供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根据评估结果改进教学;多方参与合作评估;正确解读评估结果;遵守评估伦理。同时,各标准中特殊教育教师评估领域内容主要蕴含三个基本取向:(1)心理计量的评估取向;(2)课程本位的评估取向;(3)生态的评估取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邵朝友  
核心素养是当今国际课程改革的风向标,探讨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有助于提升我国课程育人的专业认知与课程发展的质量。当前我国课程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学科内容的立场,亟需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素养立场。核心素养可作为课程发展中可把握的教育目标实体、课程目标的来源、内容处理与教学实施的GPS、学习质量评价的参照。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在于建构课程育人的专业话语,打破学科等级化的困境,提供更具教育性的问责,消解分科与整合的课程对立,推动课程领域的专业对话。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文叶  周淑琪  
教师专业标准规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达到的专业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之研究成果的共识。教师评价素养是各国教师专业标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标准内容看,教师评价素养即选择并运用适当的评价方式收集、分析和使用评价信息促进学习、改进教学的意向、知识和能力。同时,各标准中的教师评价素养集中体现了以下基本理念:(1)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2)评价引领教师的教学;(3)评价贯穿于教与学的始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红  王英  
教师素养是教师综合能力的直接反映。面对中职学生成长和教师自我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需要和挑战,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影响力和效用举足轻重。本文以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涵义为切入点,探讨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构成,试图找到培养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毅敏  
未来世界是知识化、信息化和国家化的时代,这要求社会应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以面对技术革命的挑战。高校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依靠创新的教育来实现,创新的教育则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理念的创新型教师来实施,而要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必须要有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支撑,对于教师而言,人文素养的培养比专业知识的培养更为基础、更有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建军  李君君  
文摘本文建立了图书馆员与教师的合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图书馆员-教师合作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颖  
对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特征、生存境遇和时代角色的探讨,是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和高校实体前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青年教师群体以其学历和年龄的优势,被赋予了从承担大学理念、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到保证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等多层面的职责,其中对后者的研究,是高等教育实践性、经验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当前,教育语境的变迁给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分析当下我们在教学素养认知方面存在的观念及制度误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