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0)
2023(12856)
2022(10999)
2021(10194)
2020(8669)
2019(20367)
2018(19819)
2017(37769)
2016(20653)
2015(23509)
2014(23457)
2013(22914)
2012(21302)
2011(19213)
2010(19438)
2009(17967)
2008(17992)
2007(16370)
2006(14297)
2005(13060)
作者
(57883)
(48679)
(48506)
(46423)
(30820)
(23372)
(22372)
(19005)
(18213)
(17428)
(16413)
(16134)
(15465)
(15224)
(15173)
(15095)
(14919)
(14251)
(14125)
(13929)
(12129)
(11941)
(11783)
(11126)
(11053)
(10931)
(10834)
(10726)
(9834)
(9661)
学科
(80311)
经济(80196)
管理(59808)
(55679)
(45666)
企业(45666)
方法(35300)
数学(30806)
数学方法(30353)
(25621)
(23332)
中国(22000)
(20100)
(20090)
贸易(20084)
(19651)
业经(17753)
(16028)
农业(15117)
地方(14934)
理论(14773)
(14597)
财务(14559)
财务管理(14515)
(13714)
企业财务(13698)
(13549)
(13539)
银行(13507)
(13022)
机构
大学(293704)
学院(292457)
(120289)
经济(117706)
管理(107492)
研究(97030)
理学(92164)
理学院(91088)
管理学(89364)
管理学院(88801)
中国(73192)
(61136)
(59922)
科学(57637)
(48642)
(47155)
财经(46620)
(45731)
中心(45487)
研究所(43667)
(42185)
(41630)
师范(41218)
业大(41078)
北京(38634)
经济学(38285)
农业(36781)
(35848)
(34823)
经济学院(34690)
基金
项目(189950)
科学(149247)
研究(143614)
基金(136344)
(117746)
国家(116736)
科学基金(99663)
社会(90454)
社会科(85716)
社会科学(85693)
(74749)
基金项目(71812)
教育(69561)
(62969)
自然(62056)
自然科(60638)
自然科学(60619)
自然科学基金(59543)
编号(59436)
资助(55121)
成果(50435)
(43566)
重点(43533)
课题(42202)
(40581)
(39827)
(39717)
教育部(38073)
国家社会(37583)
(37430)
期刊
(133294)
经济(133294)
研究(90514)
中国(64288)
(49234)
教育(44680)
学报(44135)
(43256)
管理(40033)
科学(39937)
大学(34436)
学学(31847)
农业(28361)
(27399)
金融(27399)
技术(27302)
财经(23855)
经济研究(21662)
业经(21342)
(20573)
问题(18226)
(17221)
(15522)
(14234)
技术经济(13965)
国际(13875)
理论(13407)
统计(12866)
图书(12854)
职业(12630)
共检索到446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黎平辉  
教师教学个性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一种显示。制度化教育以其专制型的知识供应制度,以其管理上的单向行政化,以其教育目的的过度功利化,妨碍了教师的教学自主自由,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个性的发挥。因此,民主型知识供应制度的建构,双向契约型管理关系的建立以及促进人的发展的"质"的评价体系的确立等无疑是教师教学个性脱离困境的理想出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兴国  
薄弱学校改进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我国,它是实现教育公正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制度分析理论视角看,竞争机制与行政主导是我国公立薄弱学校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薄弱学校的改进,一方面需要确立非竞争性理念、教育性理念和公共性理念;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薄弱学校的自我改进与自我努力,强化自我担当意识,把教育-学习共同体作为学校建设的目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传松  
部分人士将高考制度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基础抽象化,进而抨击高考甚至建议废除高考,反映出高考制度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其合法性也受到质疑。笔者认为,高考合法性及相关理论命题被遮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与人们的认识和观念变化有关。当前,为高考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是高考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丽君   戴蕾   廖思敏  
大学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的重心在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价值,并据此评价大学教师作为学术职业的本质价值。基于学术职业视角,大学教师学术发展与教学质量改进应置于制度统一体中,以此增强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与合法性。但是,评教制度一统性与教学发展多样性矛盾、单一化评教导向割裂教与学的内在联系、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与教学的不可评价性,以及绩效评价原则在教学评价改革中难以奏效等问题,已经深刻影响大学评教制度改革实效。大学需重新构思重视教学、回归教学、研究教学与激励教学的制度框架,促进多主体联动展开教学评价,推动以教与学为中心的改革,加强教学学术与实践融合,构建责权利相统一体系,才能推动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丽君   戴蕾   廖思敏  
大学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的重心在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价值,并据此评价大学教师作为学术职业的本质价值。基于学术职业视角,大学教师学术发展与教学质量改进应置于制度统一体中,以此增强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与合法性。但是,评教制度一统性与教学发展多样性矛盾、单一化评教导向割裂教与学的内在联系、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与教学的不可评价性,以及绩效评价原则在教学评价改革中难以奏效等问题,已经深刻影响大学评教制度改革实效。大学需重新构思重视教学、回归教学、研究教学与激励教学的制度框架,促进多主体联动展开教学评价,推动以教与学为中心的改革,加强教学学术与实践融合,构建责权利相统一体系,才能推动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延龙  
随着教师流动的深入发展,我国现有的教师流动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正式制度宰治、制度功能异化和制度伦理遮蔽。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教师流动制度走出困局的出路在于,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流动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实现教师流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深度融合;恢复教师发展在教师流动制度功能实现中的本体地位,以教师需要和教师解放为核心设计教师流动制度功能的实现机制;确保教师流动制度公共利益的实现并彰显制度的人文关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辉  
教师流动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院校进一步发展。文章从教师流动的社会现状出发,在论述高职院校教师流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认为高职院校教师流动的困境在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与法规引导,影响教师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性;教师流动趋于无序阻碍落后地区建设,近亲繁殖影响学科结构平衡;对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未给予稳定的发展平台导致流动频繁。由此提出应建立规范的教师流动市场,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法规;加大西部等边远地区流入政策的倾斜力度,拓宽流入来源渠道;优化教师发展的学校环境,建立稳定机制,加强培养力度,以更完善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维石  
本文针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个体理性主义分析方法和信息效率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后,指出其基于个体理性主义激励约束的企业制度理论无法有效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使企业制度效率优于市场交易效率的论证缺乏说服力,且不能反映市场交易与企业内部交换的社会性差别。作为小群体的企业是一个以社会性互惠合作行为机制为核心的制度安排,它以互惠理性为基础并通过员工互惠合作的经济社会机制代替个体理性主义的市场交易机制,其效率源于该经济社会机制可以缓解在信息、知识与技能的市场交易过程中面临的信息效率问题及其引发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繁宇  
教师教育一体化已然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其中,职前培养、入职教育与在职培训三个阶段的融合作为施行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前提,业已为人们所认知与肯定。当前,国内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然而,在建设进程中,在教师教育主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团队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现实困境。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应该从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建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及建立一体化教师教育发展模式等三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小强  彭隆辉  
我国今天的高等教育专业制度总体上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是计划经济、精英高等教育和小科学时代的产物,至今天已处于"两难"困境之中:一方面,科学、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专业种数不断增加,但是按照学科逻辑设置的专业的增加造成了人才培养口径窄、基础薄、发展乏力等问题;另一方面,适应知识经济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减少专业种数,但是专业种数的减少又造成了人才培养中的重复建设、就业困难等问题。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之一就是设置跨学科专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沙占华  
由工资引发的劳资冲突日益突出,实行工资共决,成为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劳资两利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工资共决的施行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如地方政府的政绩观的约束、企业方的约束、工会角色的约束、谈判能力的约束、立法上的约束等。工资共决制度的构建,要从转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完善工资共决的相关立法、转变工会角色等方面着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学术职业所面临的挑战,将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置于学术职业的背景之下,对美国社会和学术界关于终身教授制度的质疑和批评进行了梳理,评述了美国高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并重点介绍了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度这一改革措施。说明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一些州政府和各高等院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是与美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困境息息相关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耀中  刘志忠  
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引进外资进展缓慢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并没有使这种局面得到有效改善 ,相反还有恶化的趋势。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地理集中模型分析发现这是由我国制造业集中在东部 ,厂商生产中的固定成本显著增加、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成本不断下降造成的。积极推进外商并购投资 ,加快西部地区大中型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将改变这种状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倪国锋  
我国生态税制建设需遵循税收公平原则,注重全面权衡和协调政府、区域、企业及居民等不同社会主体的成本与收益,科学合理地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均衡发展的关系。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结构与价格机制不完善以及现行税制要素存在缺陷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公平性生态税制建设,下一步需重点从强化生态税调节功能、优化税制要素设计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寻求突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俊  
当前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路是使教育走出单纯学术的围城,通过收费制度的实行,促使教育产业化与受教育人数的提高。本文从两个处境迥异的市场出发,认为配额制度与并非一视同仁的民办教育市场导致意愿需求无法转化为有效需求,致使产业化难行,根源却是财政投入的不足与教育市场双轨制的非均衡经济。因此,本文以产业化与扩大受教育人数为目标,分析了配额机制,指出收费制度的执行可以部分缓解数量约束,但并非改革的目标。改革关键是加大教育的财政供给投入以及发展民办教育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