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4)
2023(16488)
2022(14352)
2021(13342)
2020(11346)
2019(25853)
2018(25373)
2017(48306)
2016(26716)
2015(30059)
2014(29706)
2013(28715)
2012(26350)
2011(23654)
2010(23141)
2009(20374)
2008(19445)
2007(16613)
2006(14194)
2005(11956)
作者
(76777)
(63672)
(63226)
(60029)
(40360)
(30701)
(28615)
(25169)
(24485)
(22454)
(21636)
(21423)
(20212)
(19932)
(19803)
(19608)
(19499)
(19066)
(18278)
(18203)
(16071)
(15518)
(15396)
(14657)
(14304)
(14170)
(14119)
(13990)
(12882)
(12800)
学科
(96818)
经济(96701)
管理(73442)
(68963)
(57197)
企业(57197)
方法(48997)
数学(43147)
数学方法(42574)
中国(27795)
(26452)
(25642)
(23056)
业经(21501)
地方(18561)
(18155)
贸易(18145)
农业(17799)
(17629)
技术(17444)
理论(17281)
(16383)
(16358)
财务(16288)
财务管理(16257)
环境(15482)
企业财务(15392)
(15255)
教育(13835)
(13707)
机构
大学(363380)
学院(362994)
管理(142100)
(136498)
经济(133477)
理学(124911)
理学院(123481)
管理学(120895)
研究(120821)
管理学院(120273)
中国(85644)
科学(79847)
(76951)
(66662)
业大(61128)
(61085)
(60019)
研究所(56623)
中心(55342)
农业(52950)
(51944)
(50033)
师范(49386)
财经(49109)
北京(47737)
(44987)
(44609)
技术(43596)
(41800)
经济学(40541)
基金
项目(264011)
科学(206954)
基金(190526)
研究(187389)
(169309)
国家(167903)
科学基金(143125)
社会(115642)
社会科(109508)
社会科学(109478)
(104609)
基金项目(101702)
自然(96935)
自然科(94711)
自然科学(94681)
自然科学基金(92973)
(89825)
教育(89670)
资助(78289)
编号(76220)
重点(60165)
成果(59292)
(58009)
(56183)
(55203)
课题(53509)
科研(51734)
创新(51518)
计划(50284)
教育部(49327)
期刊
(137571)
经济(137571)
研究(99105)
中国(68827)
学报(66714)
(58462)
科学(57704)
大学(49748)
管理(49676)
教育(49227)
学学(46911)
(44805)
农业(40560)
技术(35553)
(25150)
金融(25150)
业经(23503)
财经(22977)
经济研究(22590)
(20967)
(19658)
图书(19215)
科技(18977)
(18300)
业大(18278)
问题(17966)
理论(16526)
技术经济(16360)
职业(16145)
资源(15828)
共检索到509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齐亚静  伍新春  胡博  
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79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查,探讨不同属性工作要求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别的工作要求对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情绪要求、学生不良行为和升学考试压力能够正向预测职业倦怠和负向预测工作投入,可称为阻碍性要求;工作负荷和角色压力能够同时正向预测情绪衰竭和工作投入,可称为挑战性要求;职业道德要求能够负向预测去个性化和正向预测工作投入,可称为发展性要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莱  
本文通过对浙江绍兴地区220名高职院校教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各因子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职业倦怠的去人格化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对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主观支持对工作压力中的教学保障、工作负荷、自身发展因子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毕帼英  张姝玥  许燕  
对16例幼儿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根据访谈结果编制了幼儿教师工作特征的测量工具。对146名被试的施测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得到6个因素:工作负荷过载、高情感投入、技能多样性、安全责任重、收入与发展不满意、缺乏领导和家长支持。幼儿教师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独特工作特征是高情感投入和安全责任重。经回归分析发现工作特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顾远东  
本研究以宁波、顺德、南京等地的企业员工为样本,以Maslach的职业倦怠理论模型为基础,实证探究工作压力影响离职倾向的过程机制。研究结果验证了Maslach的职业倦怠理论模型,表明工作压力完全通过职业倦怠对离职倾向产生间接影响,R2达到0.51。在最终实证研究模型中,工作压力通过职业倦怠影响员工离职倾向有三条程度不同的路径,其中第一路径(工作压力→情感耗竭→犬儒主义→离职)的影响作用最强。研究还发现,过程机制中的三条影响路径都经过犬儒主义这一维度,即最终是犬儒主义直接引发了离职倾向,这给管理的重要启示是,可通过监控员工的犬儒主义这一最后环节降低员工离职倾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丹  王雁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385名中小学随班就读教师所处的学校氛围、工作压力和能动性以及职业倦怠的程度进行了评估,旨在探讨学校融合氛围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及工作压力和能动性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学校融合氛围对职业倦怠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工作压力和能动性是重要的中介要素,学校融合氛围可以通过工作压力和能动性分别影响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和能动性在学校融合氛围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其中能动性的效果更显著。基于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随班就读教师的培养,提出营造学校融合氛围,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充分发挥教师能动性和重视多重因素对职业倦怠共同作用等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琼  王松丽  张艳  
基于对北京市5255名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研究考察了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来源于工作特征、学生学业、社会因素、专业发展压力均对职业倦怠中所有维度表现出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工作特征、学生学业压力对教师职业倦怠中的身体衰竭具有最大的变异解释率;社会因素与专业发展压力对教师的去人性化具有最强的解释力;2)学生问题带来的压力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呈现负向的影响关系,而且学生问题压力对教师低成就感的负向解释力最大,即教师感受到学生问题的压力越大,教师的成就感越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璐露  
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工作特征问卷对145名特教教师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1)职业倦怠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2)私立学校的特教教师的身心衰竭程度显著高于公立学校的特教教师。(3)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身心衰竭程度显著高于大专和本科学历的特教教师。(4)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5)职业倦怠中的身心衰竭维度与工作特征的全部维度都有较显著的正相关,而人格解体和缺乏支持与公平感呈显著正相关,成就感与感知社会偏见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但在各维度上的发展不平衡。(2)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工作特征的关系紧密且复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顺腾  黄昶生  
在高职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民办高校所承担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相比公立高校,其教师高流失率问题十分严峻。基于此,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与留职意愿的关系和作用路径,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降低职业倦怠,最终稳定教师队伍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留职意愿具有正向影响(β=0.244,p<0.05),职业倦怠在工作满意度对留职意愿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崔宏  
在借鉴国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248份调查问卷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不同维度对工作满意度的内部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本文扩展和深化了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的认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相宇  刘晓  
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现实中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危机、职校生的不良行为、教师的认知偏差与目标缺乏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中职教师的职业倦怠形势严峻、问题突出。以1800名中职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心理资本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具体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心理资本可调节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的作用,而通过提高满意度还可间接地增强教师的组织承诺,进而反作用于教师的职业倦怠。可通过重构教师评价体系,破除"五唯"痼疾,提升教师的满意度水平;以个人发展为突破口,"差异化"地施以人文关怀,充分发挥组织承诺在其中的积极效用;以目标为引领,激活心理资本的保护潜能,增强个体资源与能量,从而帮助改善教师的职业发展困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慧秀  张亚莉  徐祎飞  
通过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对504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工作支持、员工价值认同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分层回归的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工作支持、员工价值认同对职业倦怠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进一步的优势分析表明,预测职业倦怠时,工作支持的贡献更大,占已知方差的55.5%。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房巧玲  王晓丽  
职业倦怠是困扰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实难题之一。本文从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特点出发,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对已有的"工作要求-资源"模型进行修正,初步构建了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全面解读了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和作用机理,探讨了"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如何应用于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干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志坚  
文章以500名高职教师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教师有中等程度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两方面;在高职教师中实施全面报酬战略,能有效降低其职业倦怠感,其中内部报酬、认可与赏识、工作与生活平衡、职业发展、组织文化和人际关系等六种报酬方式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固定薪酬、可变薪酬和福利等三种报酬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武成莉  姚茹  
目的:探讨高校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工作满意感、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满意感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对402名高校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工作满意感与心理资本正相关,工作满意感、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负相关。(2)工作满意感和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有负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及事务心理资本、人际心理资本维度都对工作满意感和职业倦怠间的关系起到了调节作用,并且随着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工作满意感对职业倦怠的负向预测作用有所减弱。因此,提高工作满意感和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尤其是提高心理资本,对有效降低高校专职心理咨询教师的职业倦怠有重要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  张宇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心理资本为中介变量,员工薪酬水平为调节变量,探究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法对77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员工沉默正向预测职业倦怠;心理资本在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薪酬水平正向调节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的间接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