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4)
- 2023(4989)
- 2022(4064)
- 2021(4112)
- 2020(3425)
- 2019(8273)
- 2018(8539)
- 2017(15740)
- 2016(8975)
- 2015(10549)
- 2014(10860)
- 2013(10189)
- 2012(9038)
- 2011(8221)
- 2010(8619)
- 2009(7608)
- 2008(7488)
- 2007(6858)
- 2006(5941)
- 2005(5489)
- 学科
- 济(31944)
- 经济(31912)
- 管理(24635)
- 业(20947)
- 企(18245)
- 企业(18245)
- 方法(17471)
- 数学(15561)
- 数学方法(15029)
- 中国(8833)
- 理论(8547)
- 农(8224)
- 财(7269)
- 教学(7191)
- 业经(6814)
- 制(6265)
- 学(6103)
- 教育(6055)
- 地方(5312)
- 贸(5268)
- 贸易(5256)
- 农业(5168)
- 和(5123)
- 易(5092)
- 银(4945)
- 银行(4941)
- 技术(4806)
- 行(4652)
- 务(4551)
- 财务(4512)
- 机构
- 学院(119038)
- 大学(116120)
- 管理(44521)
- 济(40175)
- 经济(38931)
- 理学(37892)
- 理学院(37453)
- 管理学(36227)
- 管理学院(36023)
- 研究(33718)
- 中国(26927)
- 京(25217)
- 科学(21567)
- 财(20114)
- 江(20098)
- 范(19014)
- 师范(18866)
- 中心(16934)
- 所(16826)
- 州(16662)
- 技术(16610)
- 北京(16302)
- 业大(15715)
- 农(15492)
- 财经(15127)
- 研究所(14847)
- 师范大学(14594)
- 职业(14562)
- 教育(13637)
- 经(13571)
- 基金
- 项目(73755)
- 科学(57522)
- 研究(57227)
- 基金(49901)
- 家(42351)
- 国家(41958)
- 科学基金(36511)
- 社会(32610)
- 省(31115)
- 社会科(30767)
- 社会科学(30758)
- 教育(30529)
- 编号(26261)
- 划(25831)
- 基金项目(25389)
- 自然(23983)
- 自然科(23472)
- 自然科学(23470)
- 自然科学基金(23019)
- 资助(22332)
- 成果(22004)
- 课题(19316)
- 重点(16864)
- 年(16314)
- 项目编号(15800)
- 部(15775)
- 发(15333)
- 创(15286)
- 规划(14725)
- 大学(14689)
共检索到186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辛宪军
当前,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纷繁多样,其中,教师工作坊研修日渐兴盛,并成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新任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工作坊、不胜任教师教学问题诊所式工作坊、骨干教师流动工作坊是实践中运用较多的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工作坊的研修效果,要构建积极向上的对话与合作氛围,促进知识协同构建;设计科学有效的主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给予情感支持,促进教师深度学习;科学安排参与者规模,提高组织者的专业指导力。
关键词:
教师培训 教师工作坊 研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强
通过对三类在职教师校本专业发展中问题的分析,构建了新任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工作坊、不胜任教师教学问题诊所式工作坊、骨干教师流动工作坊,从而促进了教师团队合作性、自主参与性、自然真实性及灵活多样性的提升。
关键词:
在职教师 校本培训 工作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均栋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初见成效,基于CDIO理念的"双师"创客工作坊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新时代职业教育承担着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为了达成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两方面目标,文章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设计和线上线下混合式工作坊课堂教学两大操作程序,详细阐述了校企双导师策略、自主协作探究策略、线上线下混合驱动策略及创客项目驱动策略,并介绍了校企双导师及学生学习成果两方面的考核评价。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国华 张立国
掌握教师使用网络研修工作坊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建立假设模型,对参与"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验证了假设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社会性需求、工作绩效需求、客观使用、计算机效能感、外部支持条件等因素都会对教师使用网络研修工作坊的意向产生影响,而计算机效能感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受到使用经验的正向调节,工作绩效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受到使用经验的负向调节。在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兰
以教师"工作坊"研修为视角,对当下教师"工作坊"研修目标与现实困境研究发现,缺乏"元认知策略""他者经验借鉴不足""情感投入不足"是当下教师"工作坊"研修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了矫正当下工作坊教师研修过程中产生的执行偏差,在研修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加强教师自我导向的学习,促进个体元认知能力的提升;其次,需要促进教师个体对"他者"的借鉴,激活教师的经验整合;再次,强化情感支持,构建积极向上的共同体文化。
关键词:
工作坊 教师学习 执行偏差 矫正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晓娜
如何在保证课程体系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突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实践性,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体验性,是高校就业环节一直探索并期望解决的问题。丰富当下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研究领域,探索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将工作坊主题活动应用于课程教学之中,有利于从事生涯辅导教学人员依照此模式进行创新。
关键词:
工作方式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教学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宇 钱逸秋 李文涛 刘艺柱
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提升综合国力,化解新时代矛盾的着力点,需具备复合多元的知识储备、综合精专的能力素养和自由善性的道德情感。工作坊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以实践项目为主题单元的跨学科学习和训练,强调以问题解决方法和思维为目标的团队合作与创新,弘扬以德性智慧与共情能力为纽带的互相理解和尊重,能够完美契合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具有独特性和优越性。工作坊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采用非评价式评论的人才评价方式,突出引导鼓励性评价,注重情境性评价,关注档案袋评价,以包容性、非功利性和鼓励性的方式引导学习者进行更多创新性尝试,提升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工作坊 技术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廖旭梅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以自愿为前提,以共同愿景为纽带,以参与、对话和合作为核心的学习型组织。在为期两年的"你我同行·学会学习"学习指导工作坊实践中,40名文华学院的一年级学生被施以文化创生、权利赋予、对话交流和共同建构等策略,构建了具有愿景、参与、对话、合作和归属等要素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发现,学习共同体模式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共同体模式对提高大学生课程学习效果、提升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和丰富大学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自主学习 工作坊 大学教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兰觉明
为了有效地开展"国培"——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中的教师工作坊,本研究在重庆市部分"国培"项目中进行实践探索,初步形戒了合理组建工作坊团队、明确定位工作坊目标、精准设计工作坊主题、采用多元工作坊方式、科学搭建工作坊平台、有效开展工作坊评价等组织实施的策略。该成果对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中如何建、用、评教师工作坊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
“国培” 培训团队 工作坊 实施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海茹 刘清堂 佘静雯 刁永锋 王洋 张思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于教师工作坊的网络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但研修中仍存在互动不足、满意度低等现象。社会存在感被认为是网络学习中重要的情感要素,能描述人们互动时的心理感知,并能预测学习满意度。文章在成人学习理论和社会存在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工作坊研修环境特色和教师成年人身份特征,重构了社会存在感结构及测量量表,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和模型拟合度检验,并应用回归分析对社会存在感与研修效果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由技术支持的共同空间感、文化支持的心理参与感、共同体支持的社区影响感三个结构形成的社会存在感量表信效度较好,适用于教师工作坊中用户的社会存在感测量,且社会存在感与满意度、感知学习水平呈正相关。最后从社会存在感角度提出了提升教师工作坊研修质量的策略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蔘 裴越
行动学习理论是指通过实践行为促进学习,其主要特征为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定期开展活动。中央民族大学"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工作坊"以该理论为指导,开展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行动学习,内容包括分专题自主学习、开展专题式探讨、进行合作反思、撰写学习日志、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作为小组学习的重要补充,对外交流学习也有效地促进了行动学习的效果。在行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面临的问题还包括教材、评价体系、教学设施等无法满足思辨式教学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积极行动起来,方能为思辨式教学的推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行动学习 教师思辨能力 思辨式教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任小媛 柴志雷
以一种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学MOOCs平台的交互设计为对象,重点研究了以工作坊"兴趣小组"形式组织在线实践活动,并贯穿从知识学习、动手实验到开展创新项目及竞赛的所有环节。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组织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乃至不同领域的人员进行交流与合作,提升学习及实践效果。将该模型应用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硬件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中,延展了兴趣小组适用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了该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成 高峰
"领导力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以个人的发展为基础,而且永无止境;它扎根于实践经验,即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者从积累的经验中不断学习;它通过那些有意义的方式穿插在那些经验中的各种干预活动而得到促进;它不仅包括个体的领导者发展,还包括发展个体之间的联系,发展集体的能力,发展一个组织内部各个集体之间的联系以及发展个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晓莉 范国睿
作为研究教师学习的新视角,拓展性学习通常需要依托组织化的学习共同体才能有效实现,特级教师工作坊即是重要途径之一。以第三代“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为分析框架,透过对Z特级教师工作坊的质性分析可以发现:在运行机制上,教师通过开放认知、应对矛盾、扩展边界的过程来实现拓展性学习。其中,教师需要与他人互动引发质疑,陷入“双重束缚”的困境,借由对历史与现实情境的分析,框定新的解决方案。在实践效果上,拓展性学习模式的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良性发展,激活了教师间基于意义协商和知识融合的良性互动,构建了宽口径发展的学习型组织。进一步反思教师拓展性学习模式,应当关注拓展性学习“发生”层面的复杂性和“发展”层面的曲折性,同时以开放的视角关注拓展性学习中活动对象的变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