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02)
- 2023(3870)
- 2022(3359)
- 2021(3456)
- 2020(2898)
- 2019(6596)
- 2018(6740)
- 2017(12609)
- 2016(7206)
- 2015(8142)
- 2014(8110)
- 2013(7830)
- 2012(7658)
- 2011(6930)
- 2010(7182)
- 2009(6601)
- 2008(6849)
- 2007(6583)
- 2006(6009)
- 2005(5389)
- 学科
- 济(27145)
- 经济(27003)
- 管理(19508)
- 业(16909)
- 企(15762)
- 企业(15762)
- 方法(12459)
- 中国(9124)
- 数学(8515)
- 数学方法(8317)
- 财(8118)
- 农(7824)
- 理论(7592)
- 制(7473)
- 学(7473)
- 业经(7294)
- 和(6412)
- 结构(5404)
- 体(5239)
- 地方(5216)
- 教育(5158)
- 社会(4845)
- 务(4721)
- 财务(4707)
- 财务管理(4689)
- 企业财务(4508)
- 农业(4503)
- 产业(4399)
- 银(4298)
- 银行(4286)
- 机构
- 大学(101851)
- 学院(99642)
- 济(36244)
- 经济(35241)
- 研究(34931)
- 管理(34274)
- 理学(29248)
- 理学院(28764)
- 管理学(27895)
- 管理学院(27698)
- 中国(26352)
- 京(22706)
- 科学(22362)
- 财(19056)
- 所(18182)
- 范(17791)
- 师范(17611)
- 江(16889)
- 中心(16420)
- 研究所(16216)
- 农(16203)
- 北京(14751)
- 财经(14374)
- 师范大学(14059)
- 业大(13730)
- 州(13236)
- 经(12958)
- 教育(12859)
- 农业(12479)
- 院(12287)
- 基金
- 项目(61388)
- 科学(48634)
- 研究(45927)
- 基金(43810)
- 家(37886)
- 国家(37489)
- 科学基金(31947)
- 社会(29871)
- 社会科(26958)
- 社会科学(26946)
- 省(23845)
- 教育(23658)
- 基金项目(22798)
- 划(20691)
- 自然(20169)
- 自然科(19758)
- 自然科学(19754)
- 自然科学基金(19452)
- 编号(19126)
- 资助(18410)
- 成果(17616)
- 重点(14339)
- 部(14312)
- 课题(14222)
- 发(12747)
- 教育部(12522)
- 大学(12066)
- 性(11902)
- 项目编号(11741)
- 年(11694)
共检索到165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海茹 刘清堂 佘静雯 刁永锋 王洋 张思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于教师工作坊的网络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但研修中仍存在互动不足、满意度低等现象。社会存在感被认为是网络学习中重要的情感要素,能描述人们互动时的心理感知,并能预测学习满意度。文章在成人学习理论和社会存在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工作坊研修环境特色和教师成年人身份特征,重构了社会存在感结构及测量量表,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和模型拟合度检验,并应用回归分析对社会存在感与研修效果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由技术支持的共同空间感、文化支持的心理参与感、共同体支持的社区影响感三个结构形成的社会存在感量表信效度较好,适用于教师工作坊中用户的社会存在感测量,且社会存在感与满意度、感知学习水平呈正相关。最后从社会存在感角度提出了提升教师工作坊研修质量的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清堂 张妮 朱姣姣
教师工作坊是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的一种教师研修模式。本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某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活动形成的互动网络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网络基本属性特征、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四个指标分析教师工作坊协作知识建构过程中成员的社会交互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工作坊开展活动过程中,承担组织角色的坊主以及承担辅导角色的组长在讨论中缺少积极交互,没有起到应有的主导和辅导作用,使学习共同体缺乏必要的凝聚力。因此,某些积极性较高的成员自然而然地成为工作坊活动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控制者,提高了群体的交互积极性,促进了信息和知识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共享,有利于知识的再生,促成教师工作坊中共同智慧的产生,完成对这一主题的知识建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烨超 李雪梅 杨运强
新冠疫情大幅推进了高校利用线上教学方式创造灵活教学环境的进程,但也放大了学生在物理区隔下产生的疏离感。增强社会存在感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接受线上教学过程中的负面体验,促进有效交互,提升在线学习效果。根据近期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特点,社会存在感测量模型可以基于相互尊重性、情感联结性、交流开放性和共同体意识4个维度,使用高阶潜变量的统计形式进行讨论。该社会存在感模型具有简明和全面的优点,能够体现社会存在感在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环境下“以相互尊重为表现的存在感知”“指向具体他人的认知与情感收获”“在受限条件下追求开放式的交流”“意向建模对象由个体拓展为班集体”的独特逻辑。社会存在感在平台易用性对课堂互动的影响中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在社交线索对于课堂互动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这些中介效应的存在可以为社会存在感理论嵌入现有课堂话语体系提供前后抓手。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肖锋 王倩 张龙革
目前,虚拟社区已经非常流行,其应用已经扩展到社会、教育和娱乐等许多领域,但应用效果并不如意,重点在于没有解决社区的"深度互动"和"持续性"问题,社会存在感的提出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本文对虚拟学习社区以及社会存在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问卷调查,选取CSDN、Ucenter以及Moodle等三个学习社区中的209名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七个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最后还提出了增强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策略。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社会存在感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兰
以教师"工作坊"研修为视角,对当下教师"工作坊"研修目标与现实困境研究发现,缺乏"元认知策略""他者经验借鉴不足""情感投入不足"是当下教师"工作坊"研修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了矫正当下工作坊教师研修过程中产生的执行偏差,在研修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加强教师自我导向的学习,促进个体元认知能力的提升;其次,需要促进教师个体对"他者"的借鉴,激活教师的经验整合;再次,强化情感支持,构建积极向上的共同体文化。
关键词:
工作坊 教师学习 执行偏差 矫正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葛楠 孟召坤 徐梅丹 张一春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大力推崇,非正式网络学习受到了专家的关注与青睐。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非正式网络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但在现有研究中,存在着学习者满意度较低、持续关注度不高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QQ群建立的"E-学术部落"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20.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管理员关注、隐私关注、群消息设置对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社会存在感的影响,以解决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员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晓莉 范国睿
作为研究教师学习的新视角,拓展性学习通常需要依托组织化的学习共同体才能有效实现,特级教师工作坊即是重要途径之一。以第三代“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为分析框架,透过对Z特级教师工作坊的质性分析可以发现:在运行机制上,教师通过开放认知、应对矛盾、扩展边界的过程来实现拓展性学习。其中,教师需要与他人互动引发质疑,陷入“双重束缚”的困境,借由对历史与现实情境的分析,框定新的解决方案。在实践效果上,拓展性学习模式的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良性发展,激活了教师间基于意义协商和知识融合的良性互动,构建了宽口径发展的学习型组织。进一步反思教师拓展性学习模式,应当关注拓展性学习“发生”层面的复杂性和“发展”层面的曲折性,同时以开放的视角关注拓展性学习中活动对象的变动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兰觉明
为了有效地开展"国培"——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中的教师工作坊,本研究在重庆市部分"国培"项目中进行实践探索,初步形戒了合理组建工作坊团队、明确定位工作坊目标、精准设计工作坊主题、采用多元工作坊方式、科学搭建工作坊平台、有效开展工作坊评价等组织实施的策略。该成果对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中如何建、用、评教师工作坊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
“国培” 培训团队 工作坊 实施策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佳
本文在社交商务情境下,构建了社会存在感(感知虚拟存在)与消费者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引入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并探讨外在经济奖励的调节作用。以网络购物者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存在感对消费者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的三个维度功利价值、享乐价值、社会价值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社会存在感和满意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外在经济奖励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补充了相关理论,对企业提升社交商务消费者满意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存在感 感知价值 满意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辛宪军
当前,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纷繁多样,其中,教师工作坊研修日渐兴盛,并成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新任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工作坊、不胜任教师教学问题诊所式工作坊、骨干教师流动工作坊是实践中运用较多的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工作坊的研修效果,要构建积极向上的对话与合作氛围,促进知识协同构建;设计科学有效的主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给予情感支持,促进教师深度学习;科学安排参与者规模,提高组织者的专业指导力。
关键词:
教师培训 教师工作坊 研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强
通过对三类在职教师校本专业发展中问题的分析,构建了新任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工作坊、不胜任教师教学问题诊所式工作坊、骨干教师流动工作坊,从而促进了教师团队合作性、自主参与性、自然真实性及灵活多样性的提升。
关键词:
在职教师 校本培训 工作坊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国华 张立国
掌握教师使用网络研修工作坊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建立假设模型,对参与"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验证了假设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社会性需求、工作绩效需求、客观使用、计算机效能感、外部支持条件等因素都会对教师使用网络研修工作坊的意向产生影响,而计算机效能感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受到使用经验的正向调节,工作绩效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受到使用经验的负向调节。在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任小媛 柴志雷
以一种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学MOOCs平台的交互设计为对象,重点研究了以工作坊"兴趣小组"形式组织在线实践活动,并贯穿从知识学习、动手实验到开展创新项目及竞赛的所有环节。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组织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乃至不同领域的人员进行交流与合作,提升学习及实践效果。将该模型应用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硬件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中,延展了兴趣小组适用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了该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霞
多年来的广告教学改革和探索证明,在广告课程中引入广告实战进行项目化训练是广告教育跟进广告产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方式之一。从工作坊和广告实战项目融合模式的教学实践过程及结果来看,它达到项目和课程的统一,跟进了广告产业的发展,完成了对新媒体广告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优化了广告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模式,实现了以实证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奥兰·利平科特
在在线学习环境中,社区感、社会存在感是影响学生成功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线学习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越来越关注多媒体工具、富媒体教学方法对在线课堂中社区感、社会存在感的积极影响的有效性。此外,随着在线学习环境越来越多媒体化,计算机媒介学习环境的内在社会障碍可能会越来越少。因此,本文首先调研了相关的理论框架和概念,包括社会存在理论、计算机媒介交流环境中的社区;然后探讨了特定的多媒体方法对于社区建构、社会存在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