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71)
2023(4445)
2022(3403)
2021(3340)
2020(2423)
2019(5515)
2018(5079)
2017(9039)
2016(4824)
2015(5278)
2014(5247)
2013(4757)
2012(4184)
2011(3763)
2010(3550)
2009(3069)
2008(2859)
2007(2268)
2006(1815)
2005(1509)
作者
(11475)
(9619)
(9559)
(9052)
(6062)
(4494)
(4314)
(3768)
(3593)
(3193)
(3192)
(3153)
(2972)
(2920)
(2879)
(2848)
(2839)
(2815)
(2797)
(2673)
(2240)
(2238)
(2226)
(2169)
(2122)
(2113)
(2107)
(1974)
(1933)
(1896)
学科
(13806)
经济(13785)
管理(12371)
(11505)
(9974)
企业(9974)
中国(5321)
方法(4954)
(4804)
业经(4591)
(4322)
教学(4150)
理论(4037)
数学(3692)
数学方法(3568)
(3349)
教育(3310)
农业(3293)
(3023)
技术(2873)
(2805)
贸易(2803)
(2797)
(2737)
(2729)
财务(2727)
财务管理(2724)
企业财务(2584)
(2540)
银行(2536)
机构
大学(64602)
学院(63310)
(23325)
管理(22934)
经济(22796)
理学(20501)
研究(20341)
理学院(20215)
管理学(19822)
管理学院(19694)
(13592)
师范(13513)
中国(12913)
(12561)
教育(11614)
科学(11538)
师范大学(11148)
(11148)
中心(9720)
财经(9317)
(8657)
(8629)
(8619)
研究所(8009)
经济学(7963)
北京(7738)
(7545)
经济学院(7251)
财经大学(7227)
业大(7181)
基金
项目(46708)
研究(39138)
科学(38824)
基金(34012)
(28824)
国家(28505)
社会(25458)
科学基金(25098)
社会科(24086)
社会科学(24083)
教育(20393)
(17801)
基金项目(17521)
编号(16614)
(16227)
成果(14646)
自然(14269)
自然科(13972)
自然科学(13970)
自然科学基金(13707)
课题(12152)
资助(11937)
(11311)
重点(11212)
国家社会(10906)
(10622)
(10519)
教育部(10470)
(10440)
项目编号(10423)
期刊
(23327)
经济(23327)
研究(20228)
教育(18791)
中国(14475)
(8402)
科学(8251)
学报(8236)
管理(7889)
大学(6944)
(6503)
学学(6262)
技术(5111)
财经(4623)
农业(4426)
业经(4367)
(4153)
职业(4115)
经济研究(4087)
(4005)
金融(4005)
(3538)
(3109)
论坛(3109)
问题(3103)
(3067)
社会(2730)
成人(2718)
成人教育(2718)
科技(2708)
共检索到87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艾诗根  
从人类学习的获得、参与和知识创造隐喻的发展为序来看,不同学习隐喻的出现催生了对教师学习活动形态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作为获得隐喻的教师学习,承认教师学习是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却易受掌握熟练教学技能模式的主导,走上技术型的教师发展道路。参与隐喻将教师学习视为维系学校实践共同体的活动,有助于教师身份的获得和分享实践,却可能产生学校实践共同体边界的固化与忽视有经验教师的学习提升。学习的知识创造隐喻视教师为教育教学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教师学习的目的转变为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学校教育的新生活,教师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跨越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祥云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一种隐喻,其暗示的事物是有关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的,虽然可以从理论上论证其显而易见的假命题性质,但它在客观上却有着牢固的现实基础,故其产生的负效应和危害不可忽视。而要消除"教育起跑线说"的负效应并非旦夕之功,它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不仅需要政府、社会和广大民众的自觉,更需要政策的引导、法律的规范和制度的监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颖  马羽安  嵇建琴  徐薇  
教师角色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信念和学习成就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远程学习者对英语教师角色的隐喻信念,发现英语教师具有交流者、指引者、培育者、鼓励者、施救者等9项主要的概念隐喻,包含了学习者对英语教师社交、职业、认知、情感共四个维度的期待。本研究结论对远程开放学习模式下的英语教学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琳玮  
知识从哪里来?知识的本质是什么?人类是如何学习知识的?势科学与信息动力学理论提出信息即势=差别÷距离=差别×联系,将信息、势与导数统一了起来,推导出知识的本质是有序化的信息。知识学习的动力机制即"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的信息作用机制,推动着知识在时间维度上由共享走向创新,在空间维度上由封闭走向不断势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聚焦横向上的差异、聚合纵向上的联系,将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综合同化,在知与不知之间建立连接,帮助学生调整或者重组认知结构,实现融会贯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艳芳  吴丹  
对职教教师教育政策文本的疏理发现,职教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注重教师专业技能阶段、强调教师实践应用能力阶段、强化教师理实结合能力阶段和推进教师多元能力阶段。职教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虽然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变化,但是总体发展趋势基本遵循需求逻辑、宏观逻辑和服务逻辑。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深化职教教师职业能力的策略是:兼顾职教教师自身能力发展需求;倡导各主体共同助力职教教师能力发展;构建职教教师能力发展体系;建立职教教师能力发展监督评估机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崔友兴  
教师模仿学习是教师主体通过对他者教学的观察、效仿、再现、表达与创新,进而增强教学适应性,促进专业成长,并提升教学合目的性与合理性的交往活动。教师模仿学习的过程逻辑旨在揭示教师模仿学习过程的深层结构与运作机理,它由知识逻辑、交往逻辑、认知逻辑和时空逻辑构成。在教师模仿学习中,内化生成逻辑与外化展现逻辑揭示了教师模仿学习的逻辑转换机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辉  谢贵华  
本研究旨在探讨工作记忆广度和语言水平差异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对隐喻句这一特定句型理解的影响。通过英语工作记忆广度、英语语言水平及英语隐喻理解的研究测试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工作记忆广度、英语语言水平与其隐喻理解能力高度相关,工作记忆和语言水平高低两组t检验结果均呈显著性差异。工作记忆广度及语言水平是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的两大因素,故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知识面拓展及工作记忆训练来提高自己的隐喻理解能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唐琼一  
20世纪末,美国服务学习倡导者试图通过教育改造社会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理想。边界教育学为正义取向的服务学习提供了批判性的理论框架和解读视角。在面对由差异和权力构成的社会空间边界中,不同背景、不同群体的大学生通过服务学习实践成为现行边界的挑战者、重构者和超越者。社会正义取向的服务学习给予大学生挑战既有社会身份的机会,引导大学生关注现实中的差异和权力,培养他们的反思批判力和行动能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于文浩  
本研究分别对工作中有关学习的三种隐喻,即获取隐喻、参与隐喻和知识创造隐喻进行了剖析和阐释,论述了各种隐喻的核心和代表思想,并在每种隐喻的场域内分别阐释专业能力及专业能力发展的不同内涵和范畴。虽然各种隐喻之间具有不兼容性,但我们对各种隐喻仍需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工作实践中学习的复杂性。通过对这三种隐喻视域之间联系和演变的分析,笔者勾勒出学习隐喻的变迁对于专业能力发展的概念空间,指出协作性的和变革性的专业能力正成为一种更全面理解专业能力的视角。该研究的启示在于,专业能力的发展并非仅为培训的事情,而与组织发展息息相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晓艳  周兢  金立贤  
本文针对早期儿童英语学习态度问题,依据隐喻认知理论,从儿童视角出发,采用诱导隐喻分析(EM A)早期儿童对英语学习态度及倾向。通过736条隐喻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早期儿童对英语学习持有积极态度倾向;早期儿童对英语学习的认知经验源于自身与环境的接触、互动而获得的感悟和体验,突显“近身远物”体验哲学思想;早期儿童英语学习受本土文化影响,母语对英语学习产生迁移效应。建议国家、幼儿园、家长支持早期儿童双语学习;明确早期双语教学目标,提升早期双语教学质量;培养早期儿童双语双文化思维,为国家未来安全做准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大学治理模式的变革是由其自身发展逻辑与组织形态的变迁所决定的。大学处于变革与发展中,发展逻辑由学术逻辑到社会逻辑、市场逻辑,大学组织形态随之由传统的学术组织变革为学术组织、科层组织、政治组织与企业化组织并存的组织形态,大学治理模式相应地由学术治理、官僚治理到共同治理、企业化治理。大学组织形态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治理模式的变迁,并未改变大学组织的自治性质,改变的是大学治理的主体、形态与方式,"谁在治"、"治什么"、"如何治"发生着深刻变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翁怀达  张廷新  何倩  
近年来,资本市场诚信缺失问题凸显,企业社会责任功能被严重忽视,诸多社会功能的缺位,已严重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健康良序发展,志在为完善资本市场提供信息的会计目标应随之作出调整。文章从环境变迁角度分析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历史演进,提出两种观点各自的存在基础和功能,最后提出在现行市场环境下会计目标应包含权益保护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立明  冯用军  马云鹏  
深度学习是基于学生有效学习本质的教学设计范式,旨在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深度学习的教学逻辑由学生认知序列、学科内容特征、学科核心素养、学习效果反思四个要素构成。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逻辑的生成策略集中体现在:以"理解与聚焦"为教学主题的价值取向;以"融合与联结"为课堂活动的基本特质;以"创新与实践"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抓手;以"反思与批判"为思维拓展的关键路径;以"发展与进阶"为多元评价的核心视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文婕  柳熙  
长期以来,学习的获得隐喻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学习主要被理解为个体对知识的获得。这是一种民俗理论和传统认知方式,是笛卡尔哲学认识论的延续,存在不可避免的认识悖论和价值困境。20世纪90年代,受人类学情境学习、分布式认知、文化心理学和话语心理学等理论的影响,学习开始被视为学习者逐渐参与特定共同体活动的过程,学习的参与隐喻得以产生。参与隐喻实现了人类认识论的发展,消解了获得隐喻面临的责难,但又遭遇了阻碍学习迁移和虚化学科内容的难题。当前,人类已经迈入知识社会,简单地将两种隐喻加以整合,并不能深刻揭示人类学习的真谛、价值和诉求。由此,学习的知识创造隐喻应运而生,学习被认为不仅仅是知识的消费和传承活动,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茜  崔佳峰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变迁受到政府联盟、学校联盟和家庭联盟三个支持联盟系统的共同作用。因循三个支持联盟的信仰系统变化特征,发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政策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效率优先的重点高中制度阶段、规模扩充的高中教育普及阶段,以及基于质量提升的优质均衡与多样化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政策变迁均受到政策取向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共舆论的影响。未来,应以“拓展多元学习机会”作为三大支持联盟的共同深层信仰,走出公平与效率之争;探索基于联盟间“上下互动”的政策执行机制;促进学校联盟内部的资源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以政府联盟为主的经费筹措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