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06)
2023(14693)
2022(12892)
2021(12278)
2020(10218)
2019(23910)
2018(23516)
2017(45140)
2016(24639)
2015(27839)
2014(27990)
2013(26914)
2012(24214)
2011(21804)
2010(21463)
2009(19087)
2008(18320)
2007(15663)
2006(13236)
2005(11044)
作者
(67032)
(55585)
(55236)
(52612)
(35241)
(26521)
(25253)
(22018)
(21186)
(19582)
(19013)
(18527)
(17463)
(17137)
(17132)
(16951)
(16712)
(16561)
(15921)
(15854)
(13705)
(13600)
(13379)
(12797)
(12503)
(12306)
(12244)
(12219)
(11147)
(11131)
学科
(88808)
经济(88673)
管理(68864)
(64529)
(53858)
企业(53858)
方法(44685)
数学(39201)
数学方法(38575)
(24678)
(23784)
中国(23277)
业经(19815)
(19708)
理论(18181)
地方(16968)
(16458)
农业(16424)
(15474)
贸易(15468)
(15415)
财务(15337)
财务管理(15304)
(15033)
技术(15023)
(14827)
企业财务(14495)
环境(13941)
教育(13723)
(12757)
机构
大学(335249)
学院(334357)
管理(133429)
(125659)
经济(122815)
理学(117035)
理学院(115760)
管理学(113490)
管理学院(112881)
研究(104651)
中国(74746)
(69618)
科学(65852)
(57836)
(50422)
(50138)
业大(50011)
中心(48572)
(47808)
师范(47380)
财经(47234)
(46890)
研究所(46354)
北京(43406)
(43138)
农业(39158)
(38621)
(38471)
师范大学(38376)
经济学(37804)
基金
项目(238353)
科学(187354)
研究(177632)
基金(171067)
(148143)
国家(146876)
科学基金(127026)
社会(109471)
社会科(103583)
社会科学(103557)
(94031)
基金项目(91535)
教育(85181)
自然(82941)
自然科(81016)
自然科学(80997)
自然科学基金(79499)
(79406)
编号(74316)
资助(70026)
成果(59933)
重点(53457)
(53065)
课题(51238)
(49881)
(49819)
创新(46413)
教育部(46164)
项目编号(45817)
科研(45697)
期刊
(128585)
经济(128585)
研究(94285)
中国(62218)
学报(52241)
教育(50227)
科学(47116)
管理(46859)
(44669)
(44090)
大学(40637)
学学(37578)
技术(32009)
农业(31431)
(23181)
金融(23181)
财经(22236)
业经(22179)
经济研究(20245)
图书(19357)
(18931)
问题(16745)
科技(15943)
理论(15638)
(15624)
(15555)
技术经济(14812)
实践(14510)
(14510)
资源(13988)
共检索到466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宗劲  饶从满  
在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的背景下,探讨教师素质的养成与各类教师培养课程之间的复杂关联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效能期待的视角,以D大学作为个案,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考察了职前教师的从教准备度以及各类教师培养课程对于其从教准备度的贡献。研究发现:职前教师对自身的从教准备度表现出较高的自信,但在一些方面仍然可以精进;职前教师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的高度自信并非某门特定课程的作用,而是四年的培养历程和师范大学氛围的整体影响;教师培养中与学科相关的课程以及教育实践类课程对职前教师从教准备度的贡献较大;通识教育类课程、一般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见习对职前教师从教准备度的贡献虽然被认为较小,但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课程未能实现其预期的功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宗劲  饶从满  
如何评估教师培养成效乃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题。上世纪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通过教师从教准备度调查来评估教师培养成效。本研究旨在探讨该评估策略的理论基础、操作规范、优势和应用边界,以便在实践领域对其加以推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明礼  
文章从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视角,分析高师院校缺乏教师职业信念的原因,提出高师英语专业教学管理者应明确师范生培养目标,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搭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努力培养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合格师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国锋  倪斯雯  
中等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及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造成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差,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职后培训针对性差等问题。美国中等职业教育是从教师的职业准入入手,保障职业教育的质量。我国应吸取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改革中等职业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洁  徐瑾劼  黄开宇  
横向能力是学生应对全球化挑战所需要具备的一系列广泛技能,有时被称为"21世纪技能"。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亚太教育局提出的"在教育实践和政策中融入横向能力"项目,旨在支持和协助合作伙伴和成员之间共享知识,促进亚太国家和地区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实现从传统到非传统学习方法的转变,培植学生面向21世纪挑战的能力。上海的教师和校长参加了此次调研,数据显示:上海教师普遍认为"批判与创造性思维、人际间交往能力、信息与媒体素养"三大领域的能力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的重要能力,但也发现其关注的重点倾向于外在的、可见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新涛  
大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大学英语预备教师反思能力的行动研究表明,预备教师普遍缺乏具有学科特色的职前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的改进措施是:帮助预备教师理解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大学英语"学科知识"的特殊性,提升"外语教师评价素养",提高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大学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建萍  周奕珺  
基于FIT量表对S市职业院校新进教师(N=130)的从教动机、对教师任务的感知、从教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FIT量表对测量中国职教教师在方法层面表现出较好的适切性;新进教师表现出较强的内部动机,并看重工作的稳定性这一外部动机。教师普遍认为职教教师任务能力要求高,工作强度大,但社会地位和报酬偏低;从教满意度普遍较低。积极的内部动机为职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但遇到了高要求和低认可的现实挑战。强化积极的内部动机是当前职教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中需要直面的现实困难。后续研究可考虑量化和质化的混合研究方式,深入分析职教教师专业实践特点与从教动机之间的可能关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夏正江  
就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而言,主张师范院校大幅提高教育类课程的数量与课时比例不切实际、论据不足。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关键要看能否满足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需求,即学会教学、学会设计与开发校本课程、学会育人和做班主任、学会评价、学会探究,以及是否体现了职前与职后教师教育的合理分工与一体化。职前教师教育应努力在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教育知识、获得教育知识与应用教育知识、提升专业知能与培养职业信念之间取得平衡。以教师工作需求为导向,调整核心学习领域,优化课程模块,是当前改进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教育类课程的关键与重点。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婷  侯婷婷  
《国标》是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其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中体现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课程交叉现象,因应了我国不断推进融合教育的进程,对于当前中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具有引领作用。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载体,以培养教师融合教育素养为目标的融合教育课程,需要直面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的现场需求,课程目标从特殊教育知识补充转向融合教育素养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从阶段性师范教育到强调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课堂教学从重视教师知识输入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课程资源建设从重视教师教学资源的开发,转变为重视学生学习指导服务体系建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兰英  张博  
反思是新时代所需要的教师的显著性特征,反思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高低。目前,反思型教师的培养逐渐前移到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对于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课程设置和教学实习的开展都难以满足培养师范生反思能力的要求。英国在培养职前教师反思能力方面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亦华  
以大学的教师职前培养行为评价为研究之聚焦,系大学地位或使命变迁、大学行为缺失、大学评价现状综合考量的结果。从主体及其责任之属性出发,理想视阈的大学,应以教师职前培养的事业成就为学校目标;凸显思维的中国意识、学校意识、整体意识和教育学科引领意识;坚持以"成事"与"成人"的双向互动为方法选择;强调过程设计的时代意义以及前后递进关系。以此为观照,现实中的大学呈现明显的缺位、越位二元并存现象,全面、客观剖析这些现象,有助于实现大学由现实形态向理想形态的转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付八军  
根据大学教师职前培养现状以及大学教师职业特性,可以将大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体制分成三种模式:纯粹的学科专业型、学科专业主导型、学科专业与教学专业并重型。学科专业主导型模式既遵循了大学教师的成长规律,也兼顾了大学教师培养与成长的实际,是当前大学教师职前培养体制的理想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晓云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包括描述、解释和评价三类反思技能和积极、开放、进取、坚毅四类反思人格特质。职前外语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要重视他们在"受教者""观教者"和"施教者"身份获取的教育体验,注重在学科教学法学习、微格教学、教育实习、返校回顾等阶段采取多样化的反思活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昊  
国外一些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源于他们有一批素质优良的职教师资,这些国家卓有成效的职教师资培养,尤其是在职业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方面有许多好的成功的经验。研究比较这些国家职教师资的职前培养模式,对于改进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永光  
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本文在明确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及其价值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例,对在校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状况进行调查与统计,通过分析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策略,以促进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提升教师培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