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9)
- 2023(2632)
- 2022(2286)
- 2021(2259)
- 2020(1972)
- 2019(4311)
- 2018(4376)
- 2017(7613)
- 2016(4617)
- 2015(5520)
- 2014(5643)
- 2013(5377)
- 2012(5233)
- 2011(4596)
- 2010(4867)
- 2009(4730)
- 2008(4872)
- 2007(4466)
- 2006(4031)
- 2005(3689)
- 学科
- 济(14811)
- 经济(14783)
- 管理(13643)
- 业(12438)
- 企(11601)
- 企业(11601)
- 方法(6700)
- 数学(5192)
- 数学方法(4977)
- 中国(4680)
- 理论(4677)
- 学(4446)
- 财(4377)
- 制(4189)
- 教学(4004)
- 农(3918)
- 教育(3613)
- 技术(3474)
- 业经(3427)
- 策(3000)
- 体(2824)
- 银(2815)
- 务(2809)
- 银行(2807)
- 财务(2792)
- 财务管理(2781)
- 和(2684)
- 企业财务(2638)
- 行(2612)
- 划(2600)
- 机构
- 大学(67290)
- 学院(65690)
- 研究(22782)
- 管理(21785)
- 济(20619)
- 经济(19882)
- 理学(18451)
- 理学院(18170)
- 管理学(17519)
- 管理学院(17399)
- 中国(16991)
- 京(15140)
- 科学(15107)
- 范(13003)
- 师范(12873)
- 所(12000)
- 江(11294)
- 中心(11129)
- 教育(10973)
- 农(10935)
- 研究所(10764)
- 财(10655)
- 师范大学(10298)
- 北京(9915)
- 业大(9375)
- 技术(9202)
- 州(9024)
- 农业(8551)
- 财经(8072)
- 院(7995)
- 基金
- 项目(40092)
- 科学(31377)
- 研究(30697)
- 基金(27160)
- 家(23783)
- 国家(23513)
- 科学基金(19558)
- 社会(17276)
- 教育(17017)
- 省(16209)
- 社会科(16165)
- 社会科学(16157)
- 划(14470)
- 基金项目(13757)
- 编号(13394)
- 自然(12779)
- 成果(12713)
- 自然科(12525)
- 自然科学(12522)
- 自然科学基金(12284)
- 资助(11693)
- 课题(10535)
- 重点(9500)
- 部(9271)
- 年(8733)
- 项目编号(8258)
- 创(8249)
- 发(8222)
- 教育部(8096)
- 大学(7998)
共检索到108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莉春
课程教学领域的反思与哈贝马斯的三种认识兴趣相连,被区分为技术性反思、实践性反思和解放性反思。本研究结合舍恩所论述的反思性实践者的行动中反思过程,对专家教师与普通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并访谈,发现在教学中三种反思层次都存在,且相互角力又相互支撑与融通。专家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的核心是对问题"重新框定"的能力,其卓越的行动艺术与其所拥有的三种反思层次之间的贯通力有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户清丽
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是由反思性实践能力、学业整合能力和行动研究能力共同构成的能力综合体,其能力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完善的过程。反思性实践能力可划分为自发性实践、理性实践、发展性实践三个层次,学业整合能力可划分为学业知识整合、教学知能整合、教学论整合、情境性整合四个层次,行动研究能力可划分为模仿性教学、策略性教学、开放性教学和创造性教学四个层次。探明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多层次完善特征,有助于动态评估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现状、优势与不足,并为促进其能力发展提供介入方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朝晖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点已经从外显的行为、技能和知识向更加深层的、隐含的,然而又是更加关键的深层认知领域转变。这些深层的认知领域构成了教师行为的深层行动指令,研究和改变教师的深层行动指令,成为促进教师发展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行动学习理论为指导,在一所小学进行了致力于改变教师深层行动指令的行动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健 蒋纪蓓
高校高层次教师是指高校少数在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技术、能够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教师群体。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2011计划"的实施和中国梦的提出,国家和社会要求高校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显然,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重任将主要由高层次教师来承担。因此,研究和设计适应高层次教师的年薪制是激励他们创新能力发挥、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关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和新 陈春霞 马建富
随着人们对教师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的知识观的形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地位逐渐被认可。研究者认识到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则是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专业教师表征现象的扎根研究,归纳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具有经验、策略、风格等不同层次。基于此,提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提升的策略,即在"经验习得—形象表现"中提升经验性知识的表征能力、在"工作过程整体把握—问题解决"中提升策略性实践知识的表征能力、在"个人素养提升—教学改革创新"中形成教学风格实践性知识表征能力。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师 实践性知识 知识表征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封栩琛
文章在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深化岗前培训、搭建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平台、搭建专业技能培训平台以及鼓励外出进修培训等多个层次,对构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培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建华
教育常识是教师对教育的一种习惯性理解,是教师之间口耳相传的习俗意义上的教育观点。教育常识在日常生活范围内是值得尊敬的,但是一旦超出其适用范围,就会遭遇到"惊人的变故"。教育经验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从事教育活动的有效知识、技能以及情感和情绪体验。教育经验乃是教师个体对教育活动的常识性理解。教师要超越教育经验层次上的教育常识,就要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尤其是要培养反思和批判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
教育常识 教育经验 反思意识 批判意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顾明远
<正>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23年7月25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国优计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卫东 王毓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也是发掘学生潜能的基本标准。英语专业学生的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这五种能力在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巨银 林敏 朱善元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类型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历经联合办学的探索阶段、独立建制的试点阶段和凸显类型的发展阶段,目前依然面临办学理念转变困难、人才培养定位不清、内涵建设支撑不足等困境。因此,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加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以"职普双轨"运行为目标,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以"师资队伍、产教融合、科技创新"为关键,聚力打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特色标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岳金凤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过程中,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现象应运而生,且学校数量规模快速大幅扩张,提高教师胜任能力是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定位的关键,从教师个人特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和技术服务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五方面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胜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准则层的权重,体现应用型本科教师胜任能力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建 褚丹 葛涵
高校教师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关系到未来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教师教育者的教学能力评价比较主观或没有采用一种简单、科学的指标及其权重确立方法。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步骤及其在高校教师教育者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科学的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功
人们在东非野生动物园里所体验到的激动心情简直是无法形容的。这种感受是在书本里找不到的,幻灯片和电影也办不到,猎物纪念品就更甭提了。你非得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
关键词:
野生动物园 办不到 卡耐基 程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姜建玲 国祥
“CI”是企业形象识别的国际简缩语,是包括企业经营理念识别(MI)、行为规范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位一体的企业识别系统。CI,作为一种将技术、经济、文化、艺术等知识交叉综合运用的创新活动,它从研究人的心理、生活需求与市场消费潮流入手,以占领市场与征服消费者为既定目标,它强调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精神建设,提出产品设计的构思及其使用环境与使用方式等要素,使企业生产出大小产品魅力横增,楚楚动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