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55)
- 2023(3089)
- 2022(2631)
- 2021(2723)
- 2020(2265)
- 2019(5059)
- 2018(5137)
- 2017(8761)
- 2016(5320)
- 2015(6485)
- 2014(6719)
- 2013(6127)
- 2012(6009)
- 2011(5517)
- 2010(5757)
- 2009(5226)
- 2008(5405)
- 2007(5170)
- 2006(4538)
- 2005(4233)
- 学科
- 济(15386)
- 经济(15357)
- 管理(14059)
- 业(11620)
- 企(10832)
- 企业(10832)
- 教学(9044)
- 理论(7475)
- 方法(6029)
- 学(5829)
- 中国(5342)
- 学法(5254)
- 教学法(5254)
- 教育(4952)
- 财(4453)
- 数学(4257)
- 数学方法(3999)
- 制(3710)
- 农(3698)
- 业经(3628)
- 学理(3452)
- 学理论(3452)
- 和(3282)
- 策(2998)
- 融(2973)
- 金融(2973)
- 体(2928)
- 银(2872)
- 银行(2863)
- 务(2848)
- 机构
- 大学(79344)
- 学院(77513)
- 研究(26244)
- 管理(24114)
- 济(23167)
- 经济(22350)
- 理学(20702)
- 理学院(20318)
- 管理学(19502)
- 管理学院(19363)
- 中国(18665)
- 京(17966)
- 科学(17688)
- 范(16263)
- 师范(16085)
- 所(13942)
- 教育(13781)
- 师范大学(12920)
- 江(12597)
- 研究所(12515)
- 财(12130)
- 中心(12065)
- 北京(11945)
- 农(11866)
- 技术(11413)
- 业大(10531)
- 州(10303)
- 农业(9327)
- 财经(9261)
- 职业(9031)
- 基金
- 项目(45260)
- 研究(34953)
- 科学(34466)
- 基金(29929)
- 家(25858)
- 国家(25576)
- 科学基金(21368)
- 教育(20576)
- 社会(18640)
- 省(18191)
- 社会科(17368)
- 社会科学(17363)
- 划(15917)
- 编号(15771)
- 基金项目(15462)
- 成果(15041)
- 自然(14366)
- 自然科(14079)
- 自然科学(14076)
- 自然科学基金(13811)
- 资助(12786)
- 课题(12326)
- 年(10763)
- 重点(10729)
- 部(10395)
- 大学(9817)
- 项目编号(9718)
- 性(9320)
- 教育部(9181)
- 规划(9159)
共检索到126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秋云 李锦伟
口述历史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通过提高自己的各种素养,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更有效地发挥这种主导作用。
关键词:
口述历史 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秋云 李锦伟
口述历史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通过提高自己的各种素养,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更有效地发挥这种主导作用。
关键词:
口述历史 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李锦伟
口述历史教学是当前某些高校历史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尝试。文章认为,搞好口述历史教学必须抓好以下三个阶段的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期的实施工作和后期的总结评估工作。经过这三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使口述历史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关键词:
口述历史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实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白君礼
口述历史为图书馆馆史的撰写和研究工作提供了素材,具有丰富重要事件与重要人物的细节、提出新的理念和方法、弥补文本文献的不足、反映口述者的认知价值等作用。然而,口述历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与其他史料相互对比考证后才能加以利用。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包括3个层次:展现事件或人物的"实况";恢复历史事件背后的真实理念和价值取向;将其理念和价值取向置于今天的价值取向下审视。因此,馆史口述历史采集过程中应要求口述者是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具有较好的记忆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
口述历史 口述史料 图书馆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金文坚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现代口述历史的含义及其发展历程,阐述了口述历史对于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探索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口述历史 资源建设 地方文献工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梦楠 孟云剑
随着世界范围内口述历史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口述历史的研究与实践。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是开展口述史工作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有其特殊性,对于图书馆业务与功能的进一步发展与延伸具有重大意义。首都图书馆专门成立了口述历史采访小组开展这项工作,并制定了较为规范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关键词:
图书馆 口述历史 首都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水湘
口述历史日益受到国内图书馆的重视,是图书馆关注的新领域。美国高校的口述历史工作发展较早,在实施主体建设及学科分布、采集模式及组织描述、服务内容及团队构成、经费来源及科研项目等方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可借鉴美国高校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成功经验,从图书馆实际情况出发,准确评估、定位图书馆角色,加强培训、打造专业团队,融合创新、提供新型服务,宣传推广、创造社会收入。
关键词:
口述历史 美国 高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钱茂伟
口述史研究是什么,是一个可以不断拷问的话题。它是强调人为本位的历史研究,有别于组织本位的历史研究。据此观察,口述史是活人历史研究,有别于死人历史研究;是直接历史研究,有别于间接研究;是双向的研究,有别于传统的单向研究;是声像形态的历史,有别于文献形态的历史;是活人有感的历史,有别于死人无感的历史。
关键词:
公众史学 口述历史 活人历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英 李连海 尤秀斌 叶海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财政事业同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河北怀来县的财政经济同样是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状态中起步、发展,有太多太多的事值得回味和纪念。回望那段艰苦的岁月,关于自行车的故事涌上心头。骑车护送钱款1952年,我16岁,第一份工作是在怀来县人民银行支行六区(现桑园
关键词:
服务业 口述历史 公车改革 供销社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艳 郑新蓉
1949—1976年,中国乡村学校在校生人数快速增长,1976年全国乡村小学、初中、高中的入学学生分别以几倍、十几倍和几十倍的数字高于开始有统计资料的1962年。这种情况,没有大批教师的补充和任用是不可想象的。那么当时究竟采取了什么办法满足乡村教师队伍急剧扩充的需要呢?除了少量政府文件,很难找到相关文字资料,也没有研究成果可供参考。有鉴于此,口述史研究就成了弥补这一不足的好办法。本课题的研究者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46位有代表性的乡村教师作为访谈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口述资料,结合国家教育政策,发现,当时是采取政府配给和乡村自聘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乡村教师的补充任用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国家政策,把大批本地生长、出身不同、学历不一、水平参差的人员补充到教学第一线。这种方法造就了一批热爱教育、热爱乡村、师德高尚、锐意进取的乡村教师队伍,为乡村教育、文化、社会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今天新时代的乡村教育来说,历史上作为权宜之计的乡村教师补充任用办法,是值得借用的一面镜子。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吴邦红
乡土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细胞,也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情味。在枯燥的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亲切感、认同感,不但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家乡的历史文化,而且可以缩短教材知识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利用乡土历史进行教学,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巩固课程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还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燕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保存、利用这些资源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数据库采用先进、成熟的建库技术,对收集到的口述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该库具有历史再现、个性化推荐等特色,可为读者探寻武陵山区民族历史提供翔实的数据,对填补史料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对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有力补充。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夏雨雨
基于口述历史人物访谈工作实践,以湖南图书馆“寻访湖南抗战老兵”为案例,从前期准备、提纲、计划、流程、技巧等方面对开展口述历史工作人物访谈的实践方法及具体操作流程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口述历史 人物访谈 实践流程 个案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桥 林群 肖建勇
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的主体,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是乡村教师的重要任务。我国乡村教师在乡村学校与乡村社区践行着三重公共生活:教师身份的学校公共生活、本地人身份的乡村社区公共生活以及跨身份的公共生活。这三重公共生活为乡村义务教育、乡村治理以及乡村社区公益事务提供了知识与智力支持。但随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和教师管理改革的深入,乡村教师公共生活实践也存在一些困境,因此,应根据新时代乡村教师的公共使命重构公共生活:重塑乡村教师知识分子角色,提升乡村教师参与乡村社会的理性能力;构建“共建共享”的“村-校”命运共同体,厚植公共关怀与使命感;营造良好的教师管理制度公共空间,为乡村教师的公共参与提供保障。
关键词:
乡村教师 公共生活 公共精神 口述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