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7)
2023(8889)
2022(8019)
2021(7708)
2020(6460)
2019(15074)
2018(15267)
2017(29428)
2016(16176)
2015(18235)
2014(18265)
2013(17996)
2012(16269)
2011(14621)
2010(14241)
2009(12765)
2008(12197)
2007(10329)
2006(8878)
2005(7487)
作者
(45170)
(37091)
(36960)
(35145)
(23712)
(17818)
(16816)
(14785)
(14172)
(13272)
(12887)
(12271)
(11573)
(11539)
(11412)
(11401)
(11128)
(11114)
(10516)
(10417)
(9248)
(8938)
(8819)
(8448)
(8276)
(8256)
(8217)
(8118)
(7496)
(7406)
学科
(59647)
经济(59576)
管理(46068)
(43483)
(37431)
企业(37431)
方法(30558)
数学(26340)
数学方法(26035)
(15009)
(14690)
中国(14396)
(13518)
业经(13400)
地方(12036)
理论(11181)
(10515)
(10451)
贸易(10447)
(10128)
(10069)
农业(10060)
财务(10012)
财务管理(9998)
技术(9823)
环境(9626)
企业财务(9513)
教育(9414)
(9401)
(8850)
机构
大学(223753)
学院(221274)
管理(92930)
理学(81916)
(81618)
理学院(80989)
经济(79666)
管理学(79538)
管理学院(79151)
研究(69561)
中国(48866)
(47574)
科学(45066)
(35811)
(33907)
业大(33450)
(32460)
师范(32230)
(32193)
中心(31425)
研究所(31311)
北京(30189)
(29866)
财经(29788)
(27175)
师范大学(26275)
(25430)
农业(25257)
(25186)
商学(23757)
基金
项目(158991)
科学(125164)
研究(118136)
基金(114588)
(98804)
国家(97913)
科学基金(84789)
社会(71948)
社会科(68082)
社会科学(68064)
(62253)
基金项目(62141)
自然(56412)
教育(55501)
自然科(55080)
自然科学(55070)
自然科学基金(54051)
(52830)
编号(49629)
资助(47140)
成果(40174)
(35223)
重点(34892)
课题(33743)
(33106)
(32964)
项目编号(31083)
创新(30561)
教育部(30454)
科研(30432)
期刊
(85098)
经济(85098)
研究(63949)
中国(38319)
学报(34060)
管理(32651)
科学(31834)
教育(31442)
(28446)
大学(25635)
(25437)
学学(23883)
农业(20597)
技术(19116)
(14734)
金融(14734)
业经(14583)
财经(13506)
图书(13464)
经济研究(13079)
理论(11822)
(11286)
科技(11255)
实践(11185)
(11185)
问题(10862)
情报(10335)
技术经济(10320)
(10167)
现代(10014)
共检索到304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润洲  张良才  
教师的研究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观察与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目的的研究,它是置身于教育教学之中的研究、改进教育教学的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有三方面的內涵:反思是其起点,问题的求证是其本质,教育意义的实现是其旨趣所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阳利平  
长期以来,对教师做研究的质疑主要表现在对其研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等问题的反思与批判上。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命题,对教师做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广大教育理论者与实践者要认识到教师做研究与教育专家做研究是不同的,教师所做的研究是教师对学校和课堂工作进行的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探究,是教师与研究者、教学与研究的统一。反思性实践是教师做研究的最好范式,它强调教师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使实践与理论相联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席小莉  黄甫全  
伴随着当代人类的赋权解放和儿童权利运动,新兴儿童观及新童年社会学孕育起了"儿童作为研究者"的新的研究取向。它承认儿童作为积极的社会角色,认可儿童在研究中的参与、合作乃至领导地位,以儿童的个体生活及广泛的社会生活为研究内容,采用儿童适宜性的研究方法,旨在凭借知识的社会建构而实现儿童解放;它呼吁重建儿童主体的研究观念,确立双重的研究关系,获取多方面的外部支持,探索情境化的操作模式,考量儿童适切性的研究伦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宁虹  
本文阐述作者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观念的理解,概要介绍教师成 为研究者的兴起和发展,依据有关国际资料和作者的尝试,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行途径。其中,对弗兰德互动分析的改进努力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的联系,涉及教师研究的方法论探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范敏  刘义兵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斯腾豪斯在20世纪60年代正式提倡和践行的重要教育思想,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世界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这一思想体系可以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要与可能、具体内涵、实现途径与方法、潜在问题与困境等四个方面探讨其历史的脉络和内涵,这将有助于更好借鉴和超越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思想资源,提升当代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宁虹  
教师成为研究者体现着教育自身意义的丰富和对教育意义和生活世界的关注。教育的生活世界是鲜活的 ,富有生命意义的 ,是一切教育的生存所必需的 ,同时它又是生动的、丰富的、充盈的 ,为经验所直观而尚未被抽象的概念所规定 ,是原发的、原生态的。教育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 ,教师的使命 ,就是使教育的意义得以实现。教师成为研究者 ,并不是要教师去做另一件事情 ,他所要研究的是怎样使教育的意义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 ,是每日每时在教育的生活世界里所经历的教育本身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华  
尽管"教师的儿童研究"已经体现在我国有关教师教育的政策条文中,但对其本质的探寻仍然很重要。笔者从教师研究和教师的儿童研究的异同出发,提出"教师的儿童研究"的本质是以儿童个体及其成长为核心开展的研究,通过儿童研究发现每位儿童的内在发展力量并创造儿童知识。然而,我国的教师研究关注于教材教法甚于研究儿童,其研究下意识地控制了儿童的成长并难以走出模仿的误区。据此,转向儿童个体、在儿童研究中学会研究儿童、为教师的儿童研究提供支援是我国教师的儿童研究突围的基本理路。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华军  
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教师作为研究者并不是让教师和专业的研究者那样去做研究、出研究成果,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内涵实质在于教师研究性思维的养成和运用。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究作为教师研究性思维养成的方法,都可以统一到杜威提出的科学思维方法上来,两者都需要教师在个人实践经验中产生困惑和问题,进而提出假设,进行反思、实验,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获得教学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最终促进学生智识的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韩国梁  黄志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学校创建合作发展型教研组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及活动方式,合作发展型教研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既加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逐渐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炜霞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命题,然而遭遇了来自理论和实践的重重迷误。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进行再探寻和价值澄清,使其知识与方法的价值诉求得以显现,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在困惑中进行理性抉择提供了依据与动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涛  
当前,学界对于"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命题所涉及到的"怎样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怎样的研究者"以及"教师怎样成为研究者"等三个具体问题并无一致性结论。教育科研工作的性质以及教师队伍的特点决定了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成为研究者,而教育工作本身也并不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研究者。教师的研究有其特定的属性,具备内在动机、时间精力和多元能力是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自身需要学会借鉴和模仿,掌握科研成果发表的技巧,并培养自己健康的科研工作心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郑娅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应建构为理解型文化研究者。理解并树立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理念、认识并塑造教师角色的特殊内涵、实践并提升教育智慧是建构理解型文化研究者的定向、基础和催化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齐明  
教师学习发生在"心际"和"内心"两个层面,包含四个基本环节。但正规教师教育和培训往往忽略了发生在"内心"层面的内隐学习,结果导致教师发展不充分。教育理论研究者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促进教师内隐学习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探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案例阐述教育理论研究者介入中小学教师学习的内在机制其自身应该具备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