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
2023(1076)
2022(836)
2021(835)
2020(678)
2019(1572)
2018(1720)
2017(3104)
2016(2052)
2015(2333)
2014(2255)
2013(2126)
2012(2004)
2011(1796)
2010(1714)
2009(1509)
2008(1431)
2007(1367)
2006(1233)
2005(1157)
作者
(4608)
(3924)
(3680)
(3651)
(2362)
(1739)
(1722)
(1484)
(1483)
(1440)
(1262)
(1239)
(1236)
(1212)
(1194)
(1187)
(1167)
(1138)
(1099)
(1082)
(942)
(935)
(916)
(902)
(902)
(845)
(832)
(819)
(817)
(812)
学科
(6353)
经济(6346)
(4660)
劳动(4643)
(3915)
方法(3541)
数学(3428)
数学方法(3382)
(3304)
中国(3230)
(2841)
农业(2524)
管理(2497)
动力(2273)
劳动力(2254)
人口(2191)
农业劳动(2069)
农业人口(2034)
(1462)
企业(1462)
(1436)
(1361)
贸易(1361)
(1350)
教学(1306)
教育(1230)
理论(1141)
市场(1092)
劳动法(1032)
(868)
机构
大学(25588)
学院(24983)
(10516)
经济(10290)
研究(8713)
管理(7399)
(6712)
师范(6683)
理学(6569)
理学院(6467)
管理学(6212)
管理学院(6165)
教育(6003)
(5485)
师范大学(5399)
中国(5297)
科学(4936)
(4310)
(4268)
研究所(3920)
中心(3887)
经济学(3828)
北京(3721)
(3719)
财经(3669)
经济学院(3480)
(3425)
(3178)
技术(3004)
(2874)
基金
项目(15664)
研究(13477)
科学(12945)
基金(10901)
(8960)
国家(8854)
教育(8396)
社会(8210)
社会科(7817)
社会科学(7816)
科学基金(7534)
编号(6153)
(6068)
成果(5973)
(5864)
基金项目(5379)
资助(4989)
课题(4885)
(4303)
自然(4199)
自然科(4137)
自然科学(4137)
(4094)
自然科学基金(4052)
教育部(4044)
规划(4006)
重点(3811)
(3724)
项目编号(3656)
人文(3599)
期刊
(10219)
经济(10219)
教育(9998)
研究(8798)
中国(8656)
(3006)
学报(2872)
科学(2802)
(2749)
管理(2496)
技术(2430)
大学(2413)
职业(2195)
学学(2139)
农业(2030)
财经(2000)
(1902)
(1902)
劳动(1902)
(1865)
金融(1865)
(1839)
经济研究(1772)
(1762)
成人(1483)
成人教育(1483)
问题(1398)
(1350)
论坛(1350)
技术教育(1326)
共检索到39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毓珣  王颖  
教师劳动特点的研究必须解决与教师劳动的适配度以及与相近劳动的区分度问题。仰观俯察,教师劳动特点具有:利师利生性、人师合一性、劳动双重性与率性修道性等特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翁智刚  刘丹萍  张平  
服务劳动是生产劳动在当代的主要表现形式,传统劳动价值理论容纳不了服务劳动,必须重新诠释新经济背景下的服务劳动,建构新的服务劳动范式,将价值焦点从交换价值回到使用价值,把总体生产劳动工人的范围从生产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扩展到整个社会价值创造网络,包括顾客作为价值的共同创造者,重新强调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熊新华  
论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和基本素质熊新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下决心,采取立大政策和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教师的职业非同一般。那么,教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这一职...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于清涟  孙汀兰  唐文秀  
本文阐述了现代大工业生产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制约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特点的诸因素,阐明了高职院校教师劳动具有的生产性、职业性、社会性特点;提出了如何构建符合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特点的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燕绥  沈群红  刘婉华  袁汝海  
本文首先从劳动者的内涵和外延入手,系统阐述了劳动、劳动力、劳动者、劳动价值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基本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深入分析了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教师劳动特点的薪酬制度,即当期薪酬制度和延期薪酬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植榆 ,张香桐  
充分认识脑力劳动的规律、特点及其社会价值,是我们国家制定有关脑力劳动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一、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脑力劳动的特点1、脑力劳动需要较多营养。体力劳动主要是靠四肢和躯干上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的,其劳动方式容易被人所看到。而脑力劳动是脑细胞的功能活动,这种活动方式较难直观地看到,思维活动之艰苦与能耗之大更不易被人们所理解。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就没有把脑力劳动看作是一种劳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跃军  赵武阳  
基于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有助于知识员工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达成"双赢",但是可能导致体力员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双输"。《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备受争议,其对低端劳工市场的消极影响是主因,外界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经营压力和就业压力是辅因,而且,主辅因的结合打乱了政府预期的经济转型之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教师劳动美浅析●曲铁华张晓静劳动是美的,教师劳动也是美的。美存在于自然、社会、人格和艺术的广泛领域,教师劳动美蕴含着社会美、人格美、科学美和艺术美。本文试图剖析教师在整个教育劳动中所表现的社会美、人格美和艺术美。一教师劳动是如何体现美的呢?这首先得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运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然给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主动接受商品经济大潮的洗礼,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以增强活力,是教育面临的重大契机。然而教育要融入市场调节机制决不是二者简单机械的叠合。只有根据教师劳动价值和市场调节的特点,在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与抉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体秀  孙葆春  
人民教师的劳动,是以培育社会主义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的、艰苦复杂、创造性的高级劳动。人民教师劳动的对象、性质、任务是尽人皆知的,是光荣而神圣的。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教育界出现了一股“教育商品化”热,有人提出了“教师劳动商品化”的主张,认为只有走“商品化”之路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才符合教师自身利益。然而,只要略加分析,就不难发现,“教师劳动商品化”的思想,同社会主义的人民教师的劳动性质、任务、目的、价值是格格不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可  章元  鄢萍  
基于2002年中国东部9省的家庭调查数据,文章分别考察了家庭结构对女性与男性劳动参与率及工作时间的影响及其机制,并采用工具变量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多代同堂的家庭结构明显改善了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但没有显著改善男性的劳动参与。其背后的机制在于:多代同堂家庭中老年父母尽力协助女儿料理家务,有助于她们投入更多的工作时间。由此可见,近20年来多代同堂家庭比例的下降对女性的劳动参与构成了一股抑制力量,这为女性劳动参与率相对于男性劳动参与率更快速下降的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并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政策提供了实证基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宁光杰  张雪凯  
劳动力成本上升和部分企业倾向运用机器替代劳动是当前中国经济中出现的重要现象。与主要从工资成本等直接用工成本研究机器换人的传统视角不同,本文认为,企业层面较频繁的劳动力流转(较高的员工变动率、离职率以及临时工比例)带来雇佣成本上升,这一路径同样会促使企业更多地使用机器替代劳动和资本深化。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等微观数据,本文验证了以临时工比例度量的劳动力流转率与资本深化之间的正向关系。具体来说,劳动力流转率升高会导致企业人均机器设备投资和人均研发投入提高,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劳动力流转率升高会间接增加企业成本并导致企业采取降成本措施。拓展研究发现,户籍改革滞后、劳动力市场不当管制以及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信息阻碍等都会导致企业层面过高的劳动力流转率。本文的研究为当前中国企业出现的机器替代劳动等资本深化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并强调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可以降低企业层面不必要的劳动力流转,缓解劳动力成本过快上升,提升企业要素使用效率和竞争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延园  王甫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所有制形式、产业结构、劳动组织方式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劳动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制度的重大变革带来了员工类型、需求和期望的多元化。建立顺畅高效的制度机制,识别、代表、协调不同类型员工的需求和期望,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中国持续增长的劳动争议的内容、范围、主要原因以及它们与所有制形式、企业规模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了目前中国劳动争议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林辉  赵景  李金城  
当前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已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有文献更多地从产业结构、制度和劳动者谈判力等角度展开分析,相关观点对某一特定经济体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却无法诠释世界范围内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为此,文章从要素禀赋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重新审视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成因,采用供给面三方程标准化系统方法测算了全国及各地区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结果显示,中国的技术进步整体上呈现资本偏向性,即更有助于提高资本边际产出而恶化劳动收入分配地位。文章进一步采用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方法检验了要素禀赋结构、技术进步方向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研究发现,要素禀赋结构对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