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7)
2023(9361)
2022(8358)
2021(8002)
2020(6679)
2019(15596)
2018(15778)
2017(30175)
2016(16672)
2015(18905)
2014(18964)
2013(18748)
2012(17008)
2011(15348)
2010(15049)
2009(13605)
2008(13052)
2007(11162)
2006(9662)
2005(8188)
作者
(47791)
(39410)
(39055)
(37128)
(25097)
(18881)
(17800)
(15701)
(15057)
(14031)
(13714)
(13101)
(12438)
(12338)
(12025)
(11977)
(11872)
(11734)
(11148)
(11105)
(9759)
(9553)
(9474)
(8885)
(8777)
(8765)
(8760)
(8656)
(7936)
(7907)
学科
(61945)
经济(61875)
管理(48341)
(44271)
(37604)
企业(37604)
方法(30671)
数学(26448)
数学方法(26126)
(16016)
中国(15327)
(14731)
(14680)
业经(13825)
地方(12951)
(12001)
理论(11607)
环境(10915)
农业(10839)
(10347)
(10242)
贸易(10237)
技术(10182)
(9929)
(9835)
财务(9762)
财务管理(9746)
教育(9431)
企业财务(9253)
(9171)
机构
大学(233273)
学院(230800)
管理(95788)
(84336)
理学(83904)
理学院(82982)
经济(82243)
管理学(81503)
管理学院(81092)
研究(74510)
中国(52665)
(50445)
科学(49388)
(37188)
(36960)
业大(35797)
(35028)
研究所(34372)
(33676)
中心(33609)
师范(33426)
北京(32078)
(32011)
财经(30550)
(27838)
(27461)
农业(27380)
师范大学(27135)
(26805)
技术(25062)
基金
项目(165967)
科学(129834)
研究(122359)
基金(118958)
(103318)
国家(102434)
科学基金(88039)
社会(73970)
社会科(70018)
社会科学(69998)
(65141)
基金项目(64334)
自然(58743)
自然科(57234)
自然科学(57221)
教育(56928)
自然科学基金(56185)
(55193)
编号(51520)
资助(48923)
成果(41618)
重点(36648)
(36418)
课题(34935)
(34930)
(34147)
项目编号(31888)
科研(31729)
创新(31709)
教育部(31124)
期刊
(88733)
经济(88733)
研究(65401)
中国(41860)
学报(37634)
科学(34638)
管理(33601)
教育(31833)
(30829)
大学(27584)
(26099)
学学(25496)
农业(22238)
技术(20194)
图书(16135)
业经(15067)
(14562)
金融(14562)
财经(13770)
经济研究(13151)
理论(12453)
资源(12355)
科技(11992)
实践(11795)
(11795)
问题(11556)
(11481)
情报(11393)
(11300)
技术经济(10780)
共检索到322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蒋联江  何琛  赵以  
本文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和符号学理论视角探讨了教师对教材图片资源的使用实践。通过分析叙事框架、个人访谈和有声思维等质性数据后,得出以下结论:(1)教师使用教材图片资源的实践源于吸引学生、课程内容教学和多元素质培养三大动机;(2)教师图片使用策略包括选用、更换、补充和编辑,体现出差异化的能动性;(3)影响教师能动性差异的因素既包括教师教学目标、多模态意识等个体因素,也包括应试等社会文化因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枬  
教师的叙事研究是描述教师真实生活的"从下到上"的研究。它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由解说者描述和分析,重在对教师行为内含意义的揭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富人情味、极具人文关怀、极有情感魅力的领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德云  
本文在分析教育中叙事研究案例的基础上,论述了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叙事研究,做出结论:教育研究者对教师的叙事性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玲  
职前教师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职前教师教育,提高入职教师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介绍了教育叙事和叙事研究在国外的缘起以及在教师教育与发展中的运用,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了将这一新的方法运用于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良华  
传统教师培训的失能、教育实验的名不副实以及教育经验总结的大而化之,使叙事研究成为改变教师日常生活方式的一个期待。叙事研究的基本方式包括教学叙事、生活叙事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自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勇  
教师研究不仅是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促进教师持续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当前,教师研究逐渐从科学取向转变为叙事取向,即从"作品"走向"文本"。叙事可以提升教师的发现意识、反思意识与主体意识。"文本"叙事有多种方法,主要有教师个体层面的生活史方法,以及共同体层面的合作传记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万海  
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近年来不仅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且也正在成为一线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谋求专业提升的热衷选择。本文在理论层面归纳、剖析了当前教师开展的叙事研究中存在的误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旨在为教师规范地运用这种方法,提高校本行动研究的实效性提供一点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德胜  
直接德育课程存在着理论上的重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提出了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德育教材是一个体系化的存在,如何落实回归生活的理念,依然是一个难题。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将叙事伦理学与理性理论学结合起来,以生活事件作为建构教材的原材料,对解决这一难题进行了创造性探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侯志军  
大学叙事是院校发展经验的真实表达,具有真实性、具体性和经验性三个特征。院校研究中的问题、思路甚至研究方法与成果都必须在研究者获得真实的在场经验之后才能产生,也只有建立在"本土经验"基础之上的院校研究方案才更具信度和魅力。叙事研究回到现场的策略和对现场文本与研究文本的分析对院校研究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大学叙事应当成为院校研究的重要内容,叙事研究方法应当成为院校研究的重要方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忠晖  李有增  
教师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是对教师教育思想领域历史发展和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梳理,也是在本领域未来开展研究和创新的基础。本文讨论了教师教育思想学派的历时性发展脉络,各种学派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语境和主要特征,主要教育命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未来发展趋势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范士龙  王桂芬  李月萍  
在美国,用户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的社交软件Twitter逐渐融入到教育领域。美国教师以Twitter"微型"字符软件用户数量作为交流平台进行微叙事,将教育故事或教育案例等以简短精悍的微型篇幅呈现在该平台上,并利用Twitter的即时性、精悍性、交互性、自由性等特性吸引多方参与者对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通过"草根式"协作,进行交互式学习,从而构建成以自愿自组织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标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微叙事视角下美国教师学习共同体蕴含出三种新特质:在组织上呈现柔性化特质,在行为上呈现交互化特质,在个体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捷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处于一种浅表的状态。培养教师教育研究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实践智慧,深化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联,营造教师教育研究的人文和科学氛围。教育叙事可以为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师教育研究的方式,从而为培养教师教育研究提供契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新华  
引入叙事研究,可以改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常规模式,使之由建构各种技术化或制度化的专业发展框架转向理解个体化的专业发展经验。这一叙事研究策略在当前国内教育学界已开始被运用,并因此揭示了一线教师心目中的专业发展问题,进而表明,在教师那里,专业发展决不仅仅只是涉及教学工作,而更牵涉到教师个人的生活问题,诸如能否安身立命,赋予人生以意义,能否在个人的生活环境中展现自我认同。只有解决了这些个人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呈现出主动性与连续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宋时春  
教育叙事研究属于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具有自己的特征:它以经验性的故事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是量化的数据;它以意义的阐释作为研究目的,并不追求论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师从事叙事研究有助于构建反思性实践共同体;叙事研究可以促进教师成为研究者;叙事研究有助于通过经验反思而积累实践知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晓莉  赵兰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变革频发,持续搅动教育生态。为建设创新型高素质教师队伍,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学专长的内涵,而"适应性专长"理论为明确创新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提供了有益的视角。通过对我国教育改革情境下卓越教师适应性专长的发展历程进行叙事研究发现,适应性专家不仅能创造性地解决改革提出的新问题,而且能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研究肯定了教育改革能够为教师适应性专长的发展提供多样的任务,回应了国外研究对于个体元认知能力和概念性知识的重视,同时,进一步拓展了责任心等适应性倾向因素对适应性专长的发展作用。据此,研究具体而深入地呈现了本土教改情境中教师适应性专长的发展脉络,丰富了本领域的实证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