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3)
- 2023(3970)
- 2022(3225)
- 2021(3166)
- 2020(2617)
- 2019(5710)
- 2018(5828)
- 2017(9802)
- 2016(5994)
- 2015(7154)
- 2014(7540)
- 2013(6589)
- 2012(6097)
- 2011(5687)
- 2010(5778)
- 2009(5214)
- 2008(5020)
- 2007(4727)
- 2006(4161)
- 2005(3807)
- 学科
- 济(15128)
- 经济(15099)
- 管理(11956)
- 教学(9826)
- 学(9673)
- 业(8470)
- 理论(7964)
- 企(6951)
- 企业(6951)
- 教育(6305)
- 学法(5947)
- 教学法(5947)
- 中国(5728)
- 制(5276)
- 体(5086)
- 农(4519)
- 财(4141)
- 学理(4122)
- 学理论(4122)
- 方法(3969)
- 银(3535)
- 银行(3517)
- 行(3415)
- 融(3389)
- 金融(3382)
- 业经(3104)
- 经济学(3079)
- 和(3031)
- 地方(2978)
- 组织(2966)
- 机构
- 学院(81063)
- 大学(80716)
- 研究(29747)
- 济(23013)
- 经济(22135)
- 管理(22123)
- 科学(20324)
- 中国(19853)
- 京(18254)
- 理学(18131)
- 理学院(17796)
- 范(17216)
- 管理学(17056)
- 师范(16955)
- 管理学院(16895)
- 所(15776)
- 农(15521)
- 教育(14726)
- 研究所(14464)
- 江(14274)
- 技术(14022)
- 中心(13404)
- 师范大学(13379)
- 农业(12339)
- 业大(12243)
- 财(12230)
- 北京(11805)
- 职业(11251)
- 州(11179)
- 院(10675)
- 基金
- 项目(50246)
- 研究(40176)
- 科学(37178)
- 基金(31066)
- 家(27451)
- 国家(27171)
- 教育(22869)
- 省(22021)
- 科学基金(21488)
- 社会(20645)
- 社会科(19197)
- 社会科学(19195)
- 划(18748)
- 编号(18717)
- 成果(17914)
- 基金项目(15488)
- 课题(15398)
- 年(13270)
- 自然(13201)
- 资助(13004)
- 自然科(12856)
- 自然科学(12849)
- 自然科学基金(12594)
- 重点(12293)
- 项目编号(11129)
- 体(10939)
- 部(10881)
- 发(10710)
- 性(10638)
- 规划(10395)
共检索到131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伍雪辉 张艳辉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哲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是以个体为本的教师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哲学,是支持教师获得教学智慧、形成教学个性的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发展的基础。然而教师的个体教学哲学常呈现替代性、结构性及来源性缺失。建构教师个体教学哲学需要唤醒教师自我并以哲学思维方式追问教学世界、不断转化教学实践经验。
关键词:
个体教学哲学 意义 思维方式 实践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小华 李玲
教师的个体教学哲学是基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运用哲学原理去思考、分析、综合,最后凝结成符合教学实际的理论系统。在现实中,教师个体教学哲学面临着过于关注普适性的教学规律、重视知识灌输、具体人的失落等困境,建构教师的个体教学哲学需要教师提高哲学思考的高度自觉,实现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向,对教学实践进行提炼。
关键词:
教师 个体教学哲学 哲学思维方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端 席作宏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哲学,对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构个体教学哲学是每一个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必须面对的理性思考活动,它主要是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参与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和提炼教学认识等途径来实现的。建构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哲学是教师教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诉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盛兵在《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发表文章说,众所周知,所有的教育问题,终极的追问必然回归到哲学。就一所高等院校来讲,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的选择、课程的安排乃至管理方式的运用都涉及到知识论和价值论问题,而知识论和价值论正是17世纪以来哲学所致力于解决的核心问题。从中世纪开始的800年间,大学风风雨雨的发展演变背后总是有不同的哲学思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洋洋
在城市化步伐快速前进的列车上,乡村文化受到来自城市强势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地成为列车上被落下的乘客,淹没在荒漠的边缘。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却由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原因,陷入了观念、知识以及能力自卑的困境之中。因此,构建乡村教师自信特质的社会、学校、家庭以及教师自身支持路径,是乡村教师克服自卑、走向自信的关键。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自信特质 文化自信 教师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申卫革
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只有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才有条件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表现为对乡村文化脉络的清晰认知,对表征文化之习俗伦理的认同,对滋养了自我之文化的依恋,以及对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信心。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教师文化自觉缺失,表现为乡村伦理认知的缺失以及乡村伦理教育实践的匮乏。专业化运动加剧了乡村教师的城市化倾向和对乡村生活本质的遗忘。建构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才能在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博弈中走出一条乡村现代性之路,达到费孝通提出的不同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境地,从而使得乡村教师拯救乡村文化成为可能。构建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需要...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文化自觉 乡村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诚香 刘林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交往是最基本的课堂形式。由于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技能、教学内容存在差异化等原因,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出现了单边化和交往简单化的现状。高校应该加强制度建设以期创造良好环境,并为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交往构建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师生互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正银
阐述了关于生命化教学的有关认识;分析了课堂教学中生命化教学的缺失现象;提出了构建生命化教学的五种策略:激励自信,突出主体;学会学习,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展示科学过程,陶冶科学情操;重视思维训练,提升内在素质;弘扬理性精神,形成健全人格。
关键词:
生命化教学 缺失 建构 素质 理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艳伟
教学勇气是教师有勇气以符合他们内心最推崇的价值的方式进行教学,使教学契合自身本性。这也是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在厘清教学勇气的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探寻教师课堂教学勇气缺失的表现,如:丢失了自我认同和完整的心灵、丧失了创新勇气、分离了教学与生活等;并从教师角度,提出了加强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从行为模仿到观念转变、积极参与教师发展共同体、让自己的教学充满爱等建议。
关键词:
教师 教学改革 专业自主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教师的哲学是教师个体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个体性、反思性和实践性品格的哲学,是教师以一定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为基础,在个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反思教育理论、研究教育问题、感悟教育真相而形成的属于个人的教育智慧、信念与信仰。教师的哲学是教师的为师之道,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哲学。教师的哲学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了解。教师哲学的生成隐含在教育问题的研究之中、哲学史的发展之中、哲学智慧的形成之中,"由理入道"、"由技进道"、"顿悟成道"是形成教师的哲学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教师 教师的哲学 “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春燕
圣化的教师形象,疲倦、衰竭的职业倦怠征候,单调、重复、低下的生活质量是教师职场中发展的现实。由此出发,在生命哲学的视野下进一步阐释教师成长的意蕴。从关注教师是人,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生存意义,关注教师是一个完整生命个体来探讨教师的成长:祛魅——秉持合理的教师角色;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正视教师的职业倦怠,满足教师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对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追求;引领教师获得幸福感。
关键词:
教师 生命哲学 生命关怀 个体成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若萌 郝军 云科 李汶檀 章溪妍 辛雨 吴昌金 蔡源益 吴华章 惠文
目的:文章系统探讨基于个体水平数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中缺失值的系列问题,为实际研究中正确处理和报告缺失值提供参考。方法:在回顾一般缺失值问题的基础上,梳理基于个体水平数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中数据缺失的原因、类型和处理方法等。结果:多重插补法是缺失值处理方法最常见的方法,在使用该方法时要注意合理选择插补具体方法、插补建模类型和插补模型的变量。结论:当前卫生经济学评价中关于缺失值的处理和报告还未形成已达成共识的质量规范,有待未来进一步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瑜
教师个人课程观的确立,是促进课程发展的核心因素。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总体上没有从传统的课程观中走出来,真正独立的个人课程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过程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建构一种个人有机课程观,使教师真正能成为课程发展的主体,是促进课程改革向实践纵深推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有机课程观 教师发展 过程哲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公安 宁锐
充足的经费保障是职业教育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而职业教育被边缘化、投资职业教育的责权利不对等,以及约束机制缺乏等原因严重制约了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的缺失。提高职业教育经费占比、健全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完善政策执行的监管制度、完善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制度,是建构完善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经费 保障体制 约束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奇
教师的教学资源意识在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中有重要的先导作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资源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视教科书为唯一的教学资源,过度依赖"物性"的教学资源,忽视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运用的简单化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意识不够等方面。培植教师资源意识要努力提高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整体认识,逐渐用教学资源观置换原有的教学材料观,积极建设教师的教学资源能力以及在教学反思中转变教学资源观念。
关键词: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意识 生成性教学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