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8)
- 2023(6294)
- 2022(5146)
- 2021(4556)
- 2020(3537)
- 2019(8012)
- 2018(7948)
- 2017(14467)
- 2016(7912)
- 2015(8785)
- 2014(8948)
- 2013(8847)
- 2012(8768)
- 2011(8419)
- 2010(8643)
- 2009(7675)
- 2008(7527)
- 2007(6903)
- 2006(6449)
- 2005(6192)
- 学科
- 济(39288)
- 经济(39254)
- 管理(19909)
- 业(19760)
- 地方(16213)
- 中国(15020)
- 企(14484)
- 企业(14484)
- 农(11609)
- 业经(10723)
- 地方经济(9387)
- 发(8869)
- 方法(8530)
- 农业(8321)
- 技术(7876)
- 融(7735)
- 金融(7735)
- 银(7714)
- 银行(7706)
- 行(7632)
- 学(7625)
- 发展(6621)
- 展(6597)
- 环境(6461)
- 和(6455)
- 制(6441)
- 贸(6409)
- 贸易(6399)
- 数学(6393)
- 数学方法(6310)
- 机构
- 学院(116513)
- 大学(114102)
- 济(47004)
- 研究(46028)
- 经济(45829)
- 管理(41068)
- 中国(34178)
- 理学(33686)
- 理学院(33209)
- 管理学(32682)
- 管理学院(32454)
- 科学(27639)
- 京(26209)
- 所(23798)
- 财(21303)
- 研究所(21234)
- 范(21073)
- 师范(20914)
- 中心(20573)
- 江(19860)
- 农(18932)
- 北京(17517)
- 师范大学(16692)
- 州(16550)
- 院(16361)
- 财经(15657)
- 教育(15305)
- 省(14794)
- 业大(14792)
- 农业(14342)
- 基金
- 项目(70655)
- 研究(56880)
- 科学(56157)
- 基金(47811)
- 家(40923)
- 国家(40480)
- 社会(35050)
- 科学基金(34182)
- 社会科(33263)
- 社会科学(33260)
- 省(29573)
- 教育(26515)
- 编号(25038)
- 划(24851)
- 基金项目(24784)
- 发(22392)
- 成果(22078)
- 自然(19299)
- 自然科(18827)
- 自然科学(18824)
- 资助(18651)
- 课题(18478)
- 自然科学基金(18459)
- 发展(18437)
- 展(18070)
- 重点(16354)
- 年(15288)
- 创(15199)
- 项目编号(15136)
- 部(15031)
共检索到199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永凤
教师个人知识实质性地主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教师的个人知识有其特定的内涵,包括群体性显性知识、群体性隐性知识、个体性显性知识、个体性隐性知识四大构成要素。而教师个人知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彼此联系,并以"视界融合"的机制,通过联合化、内在化、外在化、社会化四种方式不断生成、转化和发展,从而整体提升教师个人知识的品质与成效。
关键词:
教师个人知识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静 于海波
教学实践是教师个人认知、情感与行动参与其中的主体性实践,个人教学逻辑是教师教学实践是其所是的内在根由。教学目的认识、学科内容认识、学生认识、教学认识、自我认识、课程认识和情境认识组成教学逻辑的基本构成要素,教学逻辑是对基本构成要素提取和关联的动态表达。教师个人教学逻辑的形成经历了"情境的评鉴—问题的界定—目标的求解—论据的提取—逻辑的链接—行动中反思—信念的确证"的基本过程。教学逻辑在"识别—评价—应用"基本循环的螺旋上升中不断得以跃迁。形塑关心教学逻辑的自觉品质、个人识知能力的提升、加强对教学逻辑的实践
关键词:
教师 教学逻辑 教学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莉
高职教师是决定职业教育吸引力及质量的关键环节。高职教师核心素养从内涵来看,是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必须拥有的、重点解决实践教学情境的关键能力与掌控能力;从构成要素来看,高职教师核心素养包括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两大方面。因此,建立系统、科学的教师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组建高职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教—学—研"的能力,是提升高职教师核心素养和推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师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素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黛舒
无论基础教育改革具体起源于哪个领域,都无法撼动教学在教育目标实现中的基础性、主导性地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目标问题再度被广泛关注,并有望渐变为理论和实践聚焦的又一核心。围绕教学目标及其实现问题,不同研究领域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这些视角和观点或直接针对教学目标,或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进行条件性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讨论推进对教学目标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莉
通过对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性等相关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的梳理,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各种诠释以及它们之间的历史转承,可以得到清晰的重构。教师专业发展是对教师专业化理路加以扬弃的选择,而教师专业性的诉求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依据和根本动力。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开展也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化的程度。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周虹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是组织或个人通过各种途径为高校教师提供一系列的持续支持和服务,促进其在教学价值观、教学能力、教学学术方面的发展。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受教育政策导向、学校发展环境和教师个体差异的影响,在实践中需要确立科教融合的大学理念,建构有利于教学发展的制度环境,健全教师教学发展的质量标准,引导高校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师发展 教学发展 高校教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丽 关博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世界教师教育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出发,在知识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三个维度上阐释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层剖析和透视,旨在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指引方向。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内涵 价值取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一冰
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将全市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充分利用行政支撑下的管理职能、教科研平台支撑下的研训职能和信息化平台支撑下的服务职能,在全市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最后要由教师承担。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学的基本工程。大学教师发展是教师教育的新概念,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培训,体现了教师的自主性、个性化而不是被动地被培训。大学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在一定的基层组织中,不断地自我提高学科专业水平、教育知识、教学能力和师德。教师发展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发展的动力,应当借助适切的外部激励机制,激发大学教师自我价值追求的内部动力。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教师发展 教育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白光泽 邢燕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多重的演变过程,这是教师自身与时代变革要求互动的一个过程。文章从五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逻辑及一般趋向进行了透视,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进行正确定位,实现其科学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化 内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近日,"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公益项目在京签约启动。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宋德民出席捐赠仪式。宋德民指出,在"十四五"开局之际,组织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既是对"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有力落实,希望三方精诚合作,加强统筹协调,注重协同联动,找准重点难点,完善管理机制,将项目落实到位,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打造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师范教育。
关键词:
内涵式发展 教师教育 师范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雄英
教学是一项道德的事业,教师的教学实践充满教学德性。教师的教学德性在教学实践中以"教学爱"为表现形式、以"教学信念"为内在动力、以"教学理解"为对话手段。教师教学德性的发展历经从知性到德性的成长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以德性为观照,以教学德性贯穿教学实践的始终。
关键词:
教学德性 教学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会兰
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决定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核心要素。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发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效,提升高校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在阐述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因素,提出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康晓伟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欧美的教师赋权增能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教师赋权增能理论的内涵,即教师赋权增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需要和权力重新配置的过程。同时,本文根据教师赋权增能研究成果的数量、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研究的系统化程度,把西方的教师赋权增能研究划分为萌芽期和发展期两个阶段。最后,本文对我国进一步研究教师赋权增能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
教师赋权增能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东辉
从历史角度看,教师专业发展源于并镶嵌于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经历了从国家本位教师专业化走向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关于学校本位主要有三种理解:地理概念、政治概念和组织概念,只有把这三种理解联系起来,才能揭示学校本位的本质,即学校本位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建构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学校自由支配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谋福祉,并为发展的结果负责。综合起来,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学校运用专业权力,自主配置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为教师提供专业服务。促使教师专业性得以扩展与提升的过程具体由三方面要素构成:学校自主、市场规约、教师合作。
关键词:
学校本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