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
2023(1712)
2022(1393)
2021(1480)
2020(1189)
2019(2614)
2018(2506)
2017(4124)
2016(2587)
2015(3286)
2014(3374)
2013(2855)
2012(2613)
2011(2519)
2010(2655)
2009(2227)
2008(2171)
2007(2032)
2006(1785)
2005(1748)
作者
(6627)
(5335)
(5297)
(5296)
(3341)
(2638)
(2626)
(2149)
(2109)
(1966)
(1902)
(1829)
(1810)
(1766)
(1676)
(1643)
(1635)
(1613)
(1605)
(1598)
(1544)
(1396)
(1382)
(1359)
(1354)
(1268)
(1249)
(1219)
(1213)
(1192)
学科
教学(8704)
(5755)
理论(5295)
学法(5265)
教学法(5265)
(4936)
经济(4931)
教育(4076)
学理(3469)
学理论(3469)
管理(2218)
经济学(2214)
计算(1958)
算机(1945)
计算机(1945)
机化(1923)
计算机化(1923)
中国(1772)
组织(1617)
研究(1533)
思想(1511)
政治(1497)
(1441)
税收(1374)
(1372)
文教(1233)
语文(1229)
(1225)
(1202)
图书(1150)
机构
大学(35548)
学院(34967)
研究(11309)
(11126)
师范(11013)
教育(10758)
师范大学(8824)
科学(8017)
(7720)
(7693)
经济(7367)
管理(6984)
技术(6831)
职业(6706)
(6146)
中国(6075)
(5689)
理学(5678)
理学院(5518)
北京(5313)
研究所(5240)
中心(5172)
管理学(5134)
管理学院(5058)
(4980)
技术学院(4748)
职业技术(4747)
教育学(4697)
(4311)
(3668)
基金
项目(19011)
研究(17820)
科学(13588)
教育(12658)
基金(9930)
成果(9628)
编号(9239)
(8777)
(8145)
国家(8022)
社会(7940)
课题(7932)
(7607)
(7386)
社会科(7301)
社会科学(7301)
科学基金(6111)
教学(5641)
项目编号(5538)
规划(5432)
研究成果(5096)
(5031)
(5017)
大学(4978)
重点(4969)
(4849)
基金项目(4658)
(4603)
(4585)
阶段(4573)
期刊
教育(22978)
研究(13490)
中国(11971)
(9350)
经济(9350)
职业(5915)
学报(5736)
技术(5722)
大学(4303)
科学(3965)
(3682)
技术教育(3660)
职业技术(3660)
职业技术教育(3660)
学学(3338)
图书(3286)
成人(3116)
成人教育(3116)
管理(3062)
(3029)
高等(2681)
(2621)
论坛(2621)
书馆(2432)
图书馆(2432)
农业(2222)
财经(2199)
高等教育(2133)
(2129)
(1982)
共检索到56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端  席作宏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哲学,对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构个体教学哲学是每一个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必须面对的理性思考活动,它主要是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参与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和提炼教学认识等途径来实现的。建构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哲学是教师教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诉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瑜  
教师个人课程观的确立,是促进课程发展的核心因素。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总体上没有从传统的课程观中走出来,真正独立的个人课程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过程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唤醒教师的课程意识,建构一种个人有机课程观,使教师真正能成为课程发展的主体,是促进课程改革向实践纵深推进的必由之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伍雪辉  张艳辉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哲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是以个体为本的教师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哲学,是支持教师获得教学智慧、形成教学个性的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发展的基础。然而教师的个体教学哲学常呈现替代性、结构性及来源性缺失。建构教师个体教学哲学需要唤醒教师自我并以哲学思维方式追问教学世界、不断转化教学实践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小华  李玲  
教师的个体教学哲学是基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运用哲学原理去思考、分析、综合,最后凝结成符合教学实际的理论系统。在现实中,教师个体教学哲学面临着过于关注普适性的教学规律、重视知识灌输、具体人的失落等困境,建构教师的个体教学哲学需要教师提高哲学思考的高度自觉,实现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向,对教学实践进行提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教师的哲学是教师个体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个体性、反思性和实践性品格的哲学,是教师以一定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为基础,在个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反思教育理论、研究教育问题、感悟教育真相而形成的属于个人的教育智慧、信念与信仰。教师的哲学是教师的为师之道,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哲学。教师的哲学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了解。教师哲学的生成隐含在教育问题的研究之中、哲学史的发展之中、哲学智慧的形成之中,"由理入道"、"由技进道"、"顿悟成道"是形成教师的哲学的基本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庆  
当前,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与培训者往往将教师专业发展定位于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对教学技能与技巧的提高上,这种认识有碍于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构建或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包括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师形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种视角。个人教育哲学的建构,可以使教师在专业水平上达到一种全新的境界。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佃来  
建构当代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重大理论自觉和问题意识。只有对建构何种意义上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如何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等前提性问题作出清晰的判断和解答,相关探索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总体判断,由于面对繁多而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停留于某一个微观的节点,而应从三方面着力建构一种整全意义上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一是应避免规范性与事实性的分离;二是应实现理想性维度与现实性维度的互补与打通;三是应探索不同价值的创造性整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张金运  
教师的教学哲学是教师对其课程教学生活中的教学现象、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及其体系背后的理论基础、核心构成等整体关系的理解与认识。持续的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的生存状态和意义感受,对教师教学哲学亦提出了相应的变革要求。与之相应,在课程改革中审视并反思教师教学哲学的重构,是消解课程改革理论遭遇教师实践抵制和推进改革有效达成的可能性选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忠  
当代城市化日益呈现出复杂性、问题性,建构城市哲学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具有基础意义。城市哲学是城市本质论、城市发展论与城市意义论的有机整合,是对城市是什么、如何发展城市、如何理解城市等问题的系统探索。直面中国城市问题,努力解答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的合理性、合法性、价值性等重大基础性问题,是我国城市哲学的重要建构路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跃权  
以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为主体框架,用本体论和价值论来容纳历史上关于图书馆本质的各种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聚类,得出图书馆的八种主要本质,进而解构每类本质,剖析其逻辑方法的得失。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图书馆的本质就其现实而言是其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辩证命题;用数学集合论的方法得到关于图书馆本质的辩证逻辑表达式,并对该表达式的逻辑学、辩证法特征作出系统说明。最后得出结论:图书馆没有抽象的本质,只有具体的现实的本质;图书馆的本质就其现实而言是其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图书馆本质的辩证逻辑表达式本质上是一个方程,历史上关于图书馆本质的每个观点都只是这个方程的一个具体的近似的解。参考文献39。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桑新民  
近年来,建构主义对国内外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任何一种理论的跨时空传播,必然产生文化的误读,但这同时也正是理论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作者跨越二十多年研究建构主义的独特思想体验和教学生活体验,对建构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并探讨了中国教育研究和借鉴西方建构主义应该持有的健康心态和科学方法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华  
本文研究社会建构主义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意在为当代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学,是指具有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具有理论效力、拥有世界格局等思想品质的教育哲学。现代中国教育哲学走过了一条从学科建构到思想创生、从打造特色到形塑气象、从危机话语到理性自觉的历程。建构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学是创生中国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智识努力,既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教育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建构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学要求学人具有历史意识、问题意识和世界意识。建构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学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教育哲学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思想创生的使命担当与理性自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雁冰  程良宏  
既有研究对生成性教学的探讨大多停留在教学方法的层面,其结果仍有使生成性教学沦为预成论的现实危险。笔者以为,生成性教学的提出,其根本意义在于确立一种新的教学哲学,从而彻底摆脱工具理性思维框架对教学的束缚,使教学真正成为达成师生幸福生活的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王晖  
基于个体生命成长的视角,重新思考教学的教育性问题。教学工作乃是通过塑造个体的思想世界,帮助学生将原本狭窄的生活范围敞开为丰富、有序的生活世界。生命论的教学工作是"中介性"的,它有赖于个体生命的自我觉知和自我转换,旨在促进个体在实际生活中的自由思考与责任行动。教学基于欲望、兴趣和意志三种生命意向影响学生的生命,通过审美性教学、理智性教学和对话性教学三个历时性的阶段以及师生的生命交往,促进学生对世界的审美性描述,帮助学生养成多方面、均衡的认知和同情兴趣,形成坚定、有序的行动信念和道德性格,获得积极、开放的生命姿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