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8)
2023(9711)
2022(7442)
2021(6761)
2020(5364)
2019(12043)
2018(12012)
2017(21615)
2016(12352)
2015(13955)
2014(14009)
2013(12835)
2012(11315)
2011(10230)
2010(10284)
2009(9357)
2008(9172)
2007(8437)
2006(7502)
2005(7006)
作者
(33910)
(28179)
(27647)
(26797)
(17728)
(13175)
(12751)
(10869)
(10804)
(10139)
(9490)
(9355)
(9141)
(9061)
(8795)
(8604)
(8443)
(8350)
(8263)
(7963)
(7295)
(7040)
(7008)
(6508)
(6502)
(6326)
(6262)
(6230)
(5801)
(5727)
学科
(40499)
经济(40452)
管理(29470)
(26608)
(21129)
企业(21129)
中国(15906)
(14801)
理论(12158)
业经(12006)
教育(11101)
方法(10857)
(10383)
(10307)
(9886)
教学(9857)
(9752)
农业(9732)
地方(8724)
数学(8217)
数学方法(8001)
(7680)
银行(7655)
(7612)
(7352)
(7156)
金融(7149)
发展(6462)
(6430)
学法(6317)
机构
学院(162676)
大学(159044)
研究(58477)
(56102)
经济(54540)
管理(52680)
理学(44217)
理学院(43650)
管理学(42476)
管理学院(42176)
中国(41596)
科学(36276)
(35338)
(29672)
(29618)
(27901)
(27620)
(27550)
师范(27257)
研究所(26862)
中心(25772)
业大(24139)
技术(23851)
农业(22984)
北京(22534)
(21875)
(21791)
教育(21416)
师范大学(21376)
财经(21215)
基金
项目(106138)
研究(84573)
科学(82027)
基金(70621)
(61747)
国家(61113)
科学基金(50918)
社会(49433)
社会科(46372)
社会科学(46359)
(45336)
教育(43134)
编号(37816)
(37648)
基金项目(35945)
成果(32718)
自然(30318)
自然科(29604)
自然科学(29592)
课题(29174)
自然科学基金(29003)
资助(27670)
重点(25428)
(24893)
(24440)
(22514)
(22489)
项目编号(22368)
(21907)
规划(21224)
期刊
(69067)
经济(69067)
研究(51877)
中国(44554)
教育(41316)
(29326)
学报(28139)
科学(23463)
(22896)
大学(21710)
管理(20968)
学学(19692)
农业(19658)
技术(17775)
(14076)
金融(14076)
职业(13376)
业经(13131)
经济研究(11254)
财经(10686)
(10330)
(9345)
图书(9304)
(9066)
问题(8931)
(8841)
论坛(8841)
技术教育(8559)
职业技术(8559)
职业技术教育(8559)
共检索到259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凌洋  易连云  
个体道德发展的特征以及教师教育的规律决定了教师专业道德的培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随着教师教育一体化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教师专业道德的一体化培养显现出重要价值。教师专业道德培养的一体化不仅有利于增强专业道德发展的持续性和衔接性,也有利于提升专业道德发展的阶段适应性。为此,不仅应从纵向上建立起融通的专业道德一体化培养体系,还应从横向上加强培养机构的整合协作,从而为教师专业道德一体化培养的实现与推进提供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跃文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统筹管理是专业发展的组织保证,职前职后相衔接的课程是核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关键,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重要条件,完备的质量考核制度则是效益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跃文  
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千头万绪,其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乃重中之重。然而,由于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底子薄,任务重,缺乏完备的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保障机制,严重制约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文章从教师教育一体化视角提出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激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精神,做好生涯规划,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完善青年教师职前职后教育制度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晶晶  
具有跨界发展能力的卓越师资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等多重视角下的职教师资培养具有跨界协同的应然内涵。有必要探索实施学科专业融合、中高本硕衔接、政企校院参与、课训赛研并举的职教师资职前培养路径,促进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办学主体和教育类型等多方位立体化跨界融合,并在落实理念、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打造教师教育队伍等方面提供管理保障,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向世见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我国教师教育提出了挑战。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教育改革要不断深入,重新思考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问题。文章在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界定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一体化进行了必要性的解读和分析,指出我国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打破体制的束缚,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优化课程设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巍  杨慧  徐国胜  冯娜  韩柳  刘鹏鑫  贾海利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艺技术专业在"一体化"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过程中,以需求调研为基础,确定能力标准和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框架下构建以师范能力、专业理论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为标准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具有模块化、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实训环节贯穿始终等特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志孝  
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通过"双师型"教师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来实现。在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存在意义,能够弥补专任教师动手实践能力不足的缺陷,但他们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和课程开发能力急需提高,需要中职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企业兼职教师的培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段杏元  
为提高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师培养质量,探索适合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职教教师培养模式,文章从高素质职教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出发,通过分析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职教师资硕士培养面临的困境,从学分的有效衔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玉环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的模式,所谓一体化教师教育,是指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建立起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的,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它包括在组织形式、培养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艳玲  
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便于教师履职管理和考核,英国将先前颁布的教师专业发展各个阶段的标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一体化"的教师专业标准框架。本文对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的制定过程、内容特征进行评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楼军江  
根据连续性、一体化和可教育性原则构建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体系,是应用型高校加强内涵建设和内涵发展的必然,具有提升内涵、整合资源、创新模式的作用和价值,是应用型高校建设发展的一条现实路径。应用型高校应在制度设计和机制推进、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硕士"项目建设等方面,将"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作为发展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艳华  
世界各国都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起关键性作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培养途径,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睆俊  李仲阳  唐智彬  
"高职-本科-专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是在湖南省免费职教师范生培养计划基础上的创新探索,是一种职业指向性清晰的高层次职教师资专业教育,在专业理论、技能、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素养培养等方面实现了初步突破。推动"高职-本科-专硕"一体化培养模式,要加强高层次专业化职教师资培养的政策引导与制度支持,完善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素养导向"的职教师资实践教学与养成教育体系,并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体系,以高水平职教师资培养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岳新  王宁  叶旭山  
基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分析完善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体化设置,建构教师教育课程职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和与之相匹配的教师职后培训的新模式。近八年的实践与对师范生业绩的不完全跟踪调查表明:一体化培养的实践探索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整体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玉香  徐晓锋  张桂杰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探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采取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农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加强研究生管理和人文关怀,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措施,实现农科专业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