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0)
- 2023(12614)
- 2022(10564)
- 2021(9929)
- 2020(7994)
- 2019(18354)
- 2018(17971)
- 2017(32922)
- 2016(17993)
- 2015(20757)
- 2014(20183)
- 2013(19819)
- 2012(19078)
- 2011(17596)
- 2010(18075)
- 2009(16294)
- 2008(16371)
- 2007(14616)
- 2006(13270)
- 2005(12282)
- 学科
- 济(77383)
- 经济(77304)
- 管理(46901)
- 业(45827)
- 企(35590)
- 企业(35590)
- 中国(28704)
- 方法(25120)
- 农(22105)
- 数学(21319)
- 数学方法(21079)
- 地方(20823)
- 业经(18196)
- 技术(17651)
- 贸(17081)
- 贸易(17064)
- 制(16591)
- 易(16572)
- 银(15335)
- 银行(15309)
- 行(14941)
- 学(14876)
- 融(14666)
- 金融(14664)
- 农业(14658)
- 财(14576)
- 理论(13382)
- 发(13110)
- 教育(12754)
- 环境(12382)
- 机构
- 学院(258010)
- 大学(257450)
- 济(110253)
- 经济(107885)
- 研究(100177)
- 管理(90281)
- 中国(75776)
- 理学(75629)
- 理学院(74590)
- 管理学(73295)
- 管理学院(72794)
- 科学(58082)
- 京(57639)
- 所(50834)
- 财(49415)
- 研究所(45935)
- 中心(43420)
- 农(42140)
- 江(40963)
- 范(40199)
- 师范(39839)
- 北京(38070)
- 财经(38046)
- 院(36092)
- 经济学(34763)
- 经(34616)
- 业大(33889)
- 州(32886)
- 农业(32561)
- 师范大学(31993)
- 基金
- 项目(163593)
- 科学(129079)
- 研究(126369)
- 基金(115246)
- 家(100819)
- 国家(99941)
- 科学基金(84014)
- 社会(79298)
- 社会科(75150)
- 社会科学(75131)
- 省(64476)
- 教育(60492)
- 基金项目(59489)
- 划(55019)
- 编号(51333)
- 自然(50367)
- 自然科(49250)
- 自然科学(49232)
- 自然科学基金(48361)
- 资助(46904)
- 成果(43728)
- 发(41877)
- 课题(39098)
- 重点(38533)
- 部(37159)
- 创(36792)
- 创新(34656)
- 发展(34244)
- 展(33655)
- 国家社会(33290)
- 期刊
- 济(132404)
- 经济(132404)
- 研究(88802)
- 中国(66974)
- 教育(46296)
- 农(40210)
- 学报(37557)
- 科学(37263)
- 管理(36964)
- 财(35903)
- 大学(29160)
- 融(28529)
- 金融(28529)
- 农业(27832)
- 学学(26617)
- 技术(25321)
- 经济研究(21944)
- 业经(21083)
- 财经(19412)
- 经(16994)
- 问题(16644)
- 业(16213)
- 贸(15531)
- 世界(14688)
- 国际(14319)
- 坛(13563)
- 论坛(13563)
- 图书(12900)
- 职业(12847)
- 技术经济(12777)
共检索到419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操太圣 卢乃桂
在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常态的社会里,专业发展不仅是保障和提升教师专业性的前提和有力措施,也是推动学校变革的关键。Fullan和Hargreaves曾经指出,过去进行的学校改革基本上是失败的,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将着力点囿于体制层面,而没有深入到课堂,忽视了对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关注。[1]因此,如果承认教育变革确实有其必要,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应成为首先需要考虑的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蒋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上不断生成、改进,对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与"范式转换"。本文在对国外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历程进行回顾、分析的同时,针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及现状进行反思,结合国内现状,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 范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宇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美国原有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 ,需从根本上进行变革。实践的需求促使了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换。新范式具有六个显著特点和三个起支撑作用的问题。它对确立我国合理的教师专业形象 ,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培训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教师专业发展 范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淑莲 金建生
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具有超越合作、协作等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运行特征,指基于提高教师专业知能目的、围绕真实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以协同原则为指导、整合学习中各种要素进行深度学习的自组织系统,是当代教师成长的主要范式。其在理念、政策和实践层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具有多种实施模式。其理论特征呈现后现代主义色彩,主要表现为后现代主观知识论基础、自组织运行、教师教育性人格形成的价值取向、有效学习的情境性等特征,在具体模式向度上表现为共享领导、问题导向和混合学习的共同特点。这种范式对我国教师成长具有实际借鉴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钧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变迁表现为:其概念从技术理性取向转为探究合作取向;认识论基础由教师是知识的消费者转为教师是知识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理论基础由教师生涯阶段理论、教师知识分类理论转向教师实践知识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以及成人学习理论;文化基础由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转向合作文化;组织结构从分离、互不连贯转向持续化、系统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邓志伟 周勇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域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是在制度建设和行动探索等方面的经验,经过提升可以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专业规范和专业指引,以引导专业发展学校朝着体现专业发展学校的宗旨以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专业发展学校的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
关键词:
专业发展学校 专业规范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锋 闫智勇
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时期,很有必要融合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重新遴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社会学研究范式关注教师群体的专业地位,心理学研究范式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二者具有内在的契合逻辑。因此,可以在尊重教师个体自主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层面法制框架的建构、社会层面合作机制的完善、院校层面校本环境的建设和教师层面群体氛围的创造,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专业化发展 职业教育教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海平
外促学习范式即教师专业学习的目的、动机、组织、评价等要素不是由教师本人的意愿生发的,而是由外在的环境强加的一种非自觉、他组织的学习。内生学习范式即教师专业学习的目的、动机、组织、评价等要素不是由教师本人以外的组织生发的,而是由教师本身内在的自觉引发的一种自组织学习。目前,教师专业学习正处在范式革命期,各种学习范式混杂,都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存在。从学习动力考察,教师专业发展正从外促走向内生,从发展效能看,外促和内生都具有存在的价值。从外促引发内生,由内生推进外促,实现外促与内生的历史辩证是教师专业学习的必然。
关键词:
教师专业学习 外促学习范式 内生学习范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贺丹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新的模式与方法,同时也带来新的困境。如何实现教师培训精准化与个性化需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变革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当前所需。本研究通过变革实验室——一种形成性干预方法,并根据其方法论指导将其应用在实践中,变革当前团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方法路径指导。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变革实验室 拓展性学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广文 魏淑华
教师专业发展有别于教师专业化,它强调的是教师个体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是针对忽视教师自我的被动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 其突出的是教师自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价值,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既要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又要实现其人格价值。
关键词:
教师本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齐剑 陈暘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渠道日益拓宽,"微课堂"成为在线教育和移动学习的主流平台,学校及教育机构通过对微课堂的广泛关注与应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本文在对"微课堂"兴起的背景、发展现状以及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后,详细阐述和分析了微课堂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最后从组织教师微课堂培训、构建微课堂资源库、建立微课堂共同体三个方面为重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供建议,旨在推动我国教师微课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倪
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改革使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挑战,现有的专业发展路径分属于内驱式和外控式两种基本模式,通过对两种模式进行系统分析与功能整合发现,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能够更为持久、有效地提升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宝来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GBEP)子项目之一的"中英小学教育硕士班培养计划",以培养专家型的新型教师为目标,从2002年启动到2005年结束,历经3年已全面完成。该项目坚持"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实践创新"的宗旨,从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培养途径到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策略等方面,为中国基础教育新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做法,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牛利华
教师专业共同体是建立在教师专业化浪潮的基础之上,以学校为基地,以教育实践为载体,以共同学习、研讨为形式,在团体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团体成长的提高性组织。它是以求知和育人为基本活动内容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其本身表征了一种共生意识与智慧,是对教师个人主义文化的匡正与补充。在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创建上,应当明确共同体目标,形成平等、民主的参与规则,并要谨防共同体内部的矛盾与分裂。
关键词:
共同体 教师专业共同体 专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