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0)
2023(8284)
2022(7061)
2021(6403)
2020(5113)
2019(11644)
2018(11484)
2017(20908)
2016(11986)
2015(13839)
2014(13986)
2013(13473)
2012(13198)
2011(12219)
2010(12581)
2009(11250)
2008(11194)
2007(10323)
2006(9483)
2005(8861)
作者
(36400)
(30239)
(30150)
(28282)
(19220)
(14637)
(13731)
(11818)
(11634)
(11093)
(10321)
(10224)
(9734)
(9599)
(9452)
(9305)
(9217)
(9013)
(8750)
(8696)
(7886)
(7560)
(7438)
(7076)
(6967)
(6824)
(6775)
(6726)
(6365)
(6117)
学科
(53522)
经济(53473)
管理(27739)
(27435)
(19529)
企业(19529)
中国(18696)
地方(18244)
(16394)
方法(16245)
数学(13678)
数学方法(13440)
业经(12837)
农业(11333)
(10728)
(10492)
地方经济(10348)
理论(9816)
(9408)
(9389)
银行(9380)
贸易(9377)
(9364)
金融(9364)
(9200)
(9011)
(8969)
教育(8775)
环境(8702)
(8420)
机构
学院(173317)
大学(170050)
(66340)
研究(65575)
经济(64677)
管理(58058)
理学(48355)
中国(48203)
理学院(47592)
管理学(46519)
管理学院(46164)
科学(41567)
(38782)
(34639)
(33899)
研究所(31194)
(29974)
师范(29679)
(29523)
中心(29498)
(29367)
业大(26450)
农业(26403)
北京(25363)
(23775)
师范大学(23622)
(23065)
技术(23056)
财经(22282)
教育(21938)
基金
项目(107288)
科学(83222)
研究(82126)
基金(72108)
(63051)
国家(62371)
科学基金(52009)
社会(48894)
社会科(46204)
社会科学(46193)
(45593)
教育(40717)
(38065)
基金项目(37648)
编号(35120)
自然(31803)
自然科(31052)
自然科学(31045)
自然科学基金(30484)
成果(30143)
(29822)
资助(29693)
课题(27156)
重点(25221)
发展(24023)
(23599)
(23055)
(22319)
(22126)
规划(20706)
期刊
(85382)
经济(85382)
研究(57609)
中国(46706)
教育(36868)
(32970)
学报(28673)
科学(25982)
管理(22873)
农业(22751)
大学(21809)
(21476)
学学(19925)
技术(18858)
(18012)
金融(18012)
业经(15329)
经济研究(12967)
(11907)
财经(11072)
问题(10810)
职业(10489)
图书(9913)
(9699)
(9320)
论坛(9320)
(9065)
(8641)
技术经济(8459)
(8381)
共检索到286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惠闵  
学校习俗是影响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解学校习俗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物化环境、仪式或周期性活动、行为习惯和传统三个学校习俗的考察途径,提出了如何形成与强化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习俗命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姜旭英  
科学教师的科学史哲素养可以有效地促进其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而我国当前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中都未重视科学史哲教育,我国的科学教师科学史哲素养缺失,科学教师的专业化步履维艰。欲改变此种局面,我们认为:科学史哲书刊的编撰与出版亟待重视;科学教师教育中必须关注科学史哲;中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应该融入科学史哲。通过这些努力,促进我国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推进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黎平辉  
教师教学个性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展现。传统教师专业发展以普适性知识和经验为内容,通过有组织的外在灌输,把教师训练为能履行社会职责的"工具人",教师教学个性被严重遮蔽。要解放教师教学个性,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以体验和反思为途径,注重教师个体实践知识的生成,从而使教师成为"自我"与角色相统一的"生命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德显  李慧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实现个体专业发展不仅依赖于外在环境的支持,更依赖于其认识发生的内在机制""自我建构。本文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中"自我建构"的具体内涵与表征,并从发生认识论的视角构画和描述了教师"自我建构"的微过程:教育信息选择-教育信息分析与解构-教师对信息的重构-教育实践基础上的信息再构,最终实现教师教育认知的形成。文章在论述教师"自我建构"过程时,突出强调了其个体差异性和建构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过程的意义上论述了教师"自我建构"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实现教师知识发展、激发教师积极的教育情感、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向明  
本文结合教师工作的特征,质疑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提法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适用性,提出教师不仅需要学术理论,更重要的是发掘和提升自己的实践理论教师在自己实践性理论的基础上与学术理论展开对话,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品质,进而促进教师个体和集体的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浩亮  
人为合作文化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一定程度上起着阻滞作用。自然合作文化,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流动的马赛克"文化,是对人为合作文化的超越,是教师自然合作与自我发展的有机融合,对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文化形式。构建"流动的马赛克"文化,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合作,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是行之有效的重要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秀英  郑秀春  姜广坤  周志刚  
高职教育教师发展具有专业性、实践性、职业性。针对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准入标准低、发展目标偏差、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应采取明确专业发展标准、构建终身化培训体系、成立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产学研"结合等专业发展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建美  
“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是大学的教育学院与附近地区的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资的一种公立学校。专业发展学校的倡导者把这种学校的作用与医学教育中的教学医院相提并论。专业发展学校不仅仅是一个对新教师进行入职教育的基地,同时也创造了在职教师校本培训的机会。专业发展学校的兴起是美国对八十年代的“教育危机”作出的反应之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少非  
学校是教师的"职场",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发生之地。虽然学校规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情境、资源和动力,但学校要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充分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性,提供多种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同时要推进学校共同体的知识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殷磊  
通过讨论学校文化的含义、学校文化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学校文化的特性,分析影响学校文化的因素,探讨高校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其目的是说明创建良好的高校文化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丽颖  
学校的伦理责任具有双重性,既包括对教师发展的伦理责任,也包括对学生成长的伦理责任,而且二者具有关联性。对于教师团体专业成长而言,现有中小学校承担的责任相当有限。中小学校应该承担参与教师职前培养、促进教师职后发展以及提升教师专业社会贡献力的责任。要落实促进教师发展的责任,加强学校的功能性建设,就是要保证教师能够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获得完整、全面及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经柏龙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由学校和大学教育学院共同创建的一种"新型学校"。本文结合美国近30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的历史,通过对其所取得的成效、发展特点以及愿景的分析,探讨了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我国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提供的诸多有益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菁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的“教师发展学校”实践中,通过反思以往教育事件、反思教学过程、集体反思等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春晓  刘琳  张杰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根植于教师内在的愿望和价值需要,呈现自觉的、主动的、积极的状态,但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专业自主发展意识、专业自主发展目标、专业自主发展动力、专业自主发展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高校管理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拓展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空间,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序进行,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更大的自主空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锋  尹洁  
高校教师分类管理是提升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量化及质性研究方法,开发出包括教师个人知识背景、教学技能及教学态度三大类在内的高校教学型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模型。据此,提出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扩充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等高校教学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