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8)
- 2023(5542)
- 2022(5006)
- 2021(4678)
- 2020(4263)
- 2019(10107)
- 2018(10182)
- 2017(19822)
- 2016(11123)
- 2015(12847)
- 2014(13254)
- 2013(13258)
- 2012(12527)
- 2011(11599)
- 2010(11692)
- 2009(10941)
- 2008(11114)
- 2007(10522)
- 2006(9046)
- 2005(7868)
- 学科
- 济(48333)
- 经济(48185)
- 管理(30533)
- 业(29608)
- 方法(26060)
- 企(25157)
- 企业(25157)
- 数学(21234)
- 数学方法(21046)
- 农(13636)
- 中国(11896)
- 财(11814)
- 学(11306)
- 业经(10711)
- 和(10285)
- 理论(9710)
- 地方(8869)
- 贸(8610)
- 贸易(8610)
- 农业(8550)
- 易(8345)
- 制(8171)
- 技术(7224)
- 务(7138)
- 财务(7122)
- 财务管理(7101)
- 企业财务(6697)
- 银(6120)
- 银行(6100)
- 划(6056)
- 机构
- 大学(168808)
- 学院(166183)
- 济(66792)
- 经济(65245)
- 管理(63863)
- 理学(55114)
- 研究(55084)
- 理学院(54469)
- 管理学(53475)
- 管理学院(53155)
- 中国(39422)
- 京(35424)
- 科学(34670)
- 财(30276)
- 农(29161)
- 所(28636)
- 研究所(26051)
- 中心(25935)
- 江(25665)
- 范(25449)
- 师范(25261)
- 业大(25169)
- 财经(24302)
- 农业(23103)
- 北京(22270)
- 经(21845)
- 经济学(20525)
- 师范大学(20287)
- 州(20164)
- 经济学院(18658)
- 基金
- 项目(107322)
- 科学(84164)
- 研究(80191)
- 基金(76528)
- 家(65829)
- 国家(65235)
- 科学基金(55279)
- 社会(50814)
- 社会科(46962)
- 社会科学(46941)
- 省(42444)
- 基金项目(41061)
- 教育(38904)
- 划(36159)
- 自然(34885)
- 编号(34802)
- 自然科(34065)
- 自然科学(34053)
- 自然科学基金(33468)
- 资助(31157)
- 成果(30035)
- 部(24904)
- 重点(24257)
- 课题(23353)
- 发(22965)
- 创(22061)
- 教育部(21467)
- 项目编号(21282)
- 科研(20860)
- 人文(20564)
共检索到242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乐先莲
本文立足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教师角色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知识社会学视野中教师作为知识人的角色,教师依赖的知识系统是教师知识,教师参与知识的基本方式是教学、学习和研究等基本问题。最后指出知识社会学为教师角色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和研究理念,并且在教师教育研究中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知识人 知识社会学 教师角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艳 马勇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 ,由于教师、学生的参与 ,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成为一个动态的、可变的社会存在。其中 ,教师对课程的重构起着重要作用。影响教师重构课程的社会因素包含社会、制度、文化发展和学生的文化需求 ,以及教师自身的社会角色地位
关键词:
课程 师定课程 社会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庆发 郑娟新
教师职业是个高压力的职业。由于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关系的特殊性,导致职校教师的压力更加突出。本文拟就职校教师压力成因进行社会学分析,以期引起各方对职校教师生存状态及工作生活质量的更多关注,进而从中微观层面提出学校和教师个体在消减压力中采取的解决应对策略。
关键词:
职校教师压力 压力成因 解决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春光 胡丽萍 黄文彬
大学学科知识发展的图像其实都反映了该时代的历史社会情境与知识观。古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学科知识是形而上学知识型与神学知识型,此种知识模式是与社会隔绝孤立的,是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进入现代性时期,大学的学科知识是现代科学知识型,大学建立了现代学科制度,随着技术性课程与实用性知识的兴起,学科更行分化与制度化,学科规训制度在此时期建立完备。到了后现代性时期,以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全球化为表征的新经济时代,大学学科与课程更加强调实用性、绩效性、职业化、产业化、科技化。
关键词:
学科 课程 知识型 知识转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强
在自上而下的差序社会结构中,教师的"自主天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导致教师本可附魅"专业主义"却变异为对"专业主义"的伪魅。走出"伪魅"泥潭的关键是解构外部对教师的等级评价制度,同时建构教师机构内部的制衡机制。
关键词:
伪魅 制度化 专业主义 自主天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和学新 金红霞
在社会学意义上,课程设计就是按照支配阶层的意志,对知识进行的社会选择和组织,是一场有意识的社会谋划活动。课程设计过程渗透着大量的课程决策行为,并且受到政治权力的干预,从而使得课程设计并不完全是一个技术过程,而同时也是一个政治过程。课程设计的产品——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科书等各种课程文本,作为权力主体主导的社会谋划的产物,体现了支配阶层的利益和社会中的权力格局,具有很强的社会控制性。课程结构通过对课程知识进行社会标价,使学生对不同的知识投以不同的重视程度和精力,进而形成顺应社会支配阶层意识形态的知识结构。课程标准是课程知识选择与组织的法规,按照社会支配阶层的意志规定了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与传递...
关键词:
课程知识 课程设计 意识形态 社会控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葛春 夏正宝
知识社会学是课程社会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其对知识进行社会学研究的理论范式对课程及其知识内容的社会学分析具有巨大借鉴价值。本文通过对知识社会学中既有的对知识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三大范式,即整体功能论范式、整体决定论范式及分层决定论范式的逐一述评,得出虽然它们都存在一些理论分析的局限性,但是这些范式对课程及其知识内容的研究仍然有其独到与深刻之处,因此年幼的课程社会学注意吸收知识社会学的有关学术成果依然是有益和明智选择的结论。
关键词:
课程知识 社会学分析 范式 述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宇 石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个体成长经验与文化差异共存于课堂中;教师需要从知识层面做出微观公平向度的转变,为学生提供更公平的学习机会。教师知识的演进正在察觉并观照学生的社会属性。教师的社会学知识这一概念,正是在这一实践领域与学理层面的双重指向的基础上带给我们的有益思考。具备社会学知识的教师要将教学作为一种社会行动而重新设计;要将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而重新生成;要将自身作为行动者而重新反思。教师的社会学知识正是朝向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教育事业所需要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石亚兵
乡村社会的整体变迁必然导致教师流动的动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对乡村教师流动动力的研究需超越已有理论研究范式,从一种整体性的视角来认识。在本研究中,这种视角是基于涂尔干"集体意识"理论而提出的文化视角,即以乡村社会"集体意识"变迁为分析框架,认识不同时期构成乡村教师流动的文化动力。具而言之,乡村社会的"集体意识"经历了"礼"、"个人主义"和"迷茫漂泊感"三个阶段。与此相应的,这三种"集体意识"分别导致乡村教师流动出现"坚守"、"单向流动"与"无序流动"三种对应形态。
关键词:
乡村社会 教师流动 集体意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志毅
对德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和建构在我国尚未完全开展,本文对此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开展德育评价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评价缺乏一套科学的内容、标准和方法。以考代评(以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代替品德评定)和包办代替(以班主任一次期末操行评语代替品德评定)的现象普遍存在,旧的德育评价模式因其脱离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而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榕 王海英 魏聪
普惠嵌入后,民办幼儿教师似乎面临更为复杂特殊的生存境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薪酬福利待遇、专业支持、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探究,发现教师工作环境略有改善,专业支持有所增强,人际关系微有拓展,但其仍无法脱离民办幼儿园教师边缘化的处境,付出与回报不对等,薪酬福利待遇偏低,社会尊重认可度不高。基于此,应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增强专业发展扶持力度,积极维护教师社会形象。
关键词: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幼儿教师 生存状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宇慧
拟剧理论为剖析大学教师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行为提供了一个微观互动的视角。随着大学功能的增加,大学教师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这些角色对大学教师的核心角色——教育者的影响日益加深,甚至相互冲突。大学教师在大学的不同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这些角色最终都集中在大学教师身上,不可能随着场景的转换完全改变。因此,每个大学教师都会在各种角色中间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空间",根据自身的情况整合或者隔离各种角色。
关键词:
拟剧理论 大学教师 前台与后台 角色空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云鹏 赵冬臣 韩继伟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内容之一,了解教师专业知识状况需要借助有效的测查工具。根据经典测量理论中关于教育测验编制的方法和技术,本课题组运用所开发的三套测查工具测查了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状况。在测查工具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测查内容无专业标准参照,测查题量与测查时间之间的矛盾,研究的非利害性对测查信度的可能影响等,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反思。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知识 知识测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清堂 张妮 朱姣姣
教师工作坊是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的一种教师研修模式。本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某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活动形成的互动网络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网络基本属性特征、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四个指标分析教师工作坊协作知识建构过程中成员的社会交互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工作坊开展活动过程中,承担组织角色的坊主以及承担辅导角色的组长在讨论中缺少积极交互,没有起到应有的主导和辅导作用,使学习共同体缺乏必要的凝聚力。因此,某些积极性较高的成员自然而然地成为工作坊活动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控制者,提高了群体的交互积极性,促进了信息和知识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共享,有利于知识的再生,促成教师工作坊中共同智慧的产生,完成对这一主题的知识建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晓蕾
本文以教育研究不同范式为视角对西方学者已有关于教师知识的研究进行综述。从教师知识的全面研究时期科学实证主义范式、舒尔曼为代表的研究范式、人文解释主义范式等,到进入90年代以后展开的建立在对已有研究反思基础上的批判主义范式、后结构主义范式的教师知识研究,学者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理论知识、教学内容知识、个人实践知识等其进行分析、阐释和社会性建构。透过综述发现不同范式对教师知识研究之结论丰富并拓展了这个领域的研究,我们预测未来教师知识研究将继续从教师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深入下去的可能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