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3)
2023(11334)
2022(9498)
2021(8692)
2020(7119)
2019(15643)
2018(15752)
2017(28024)
2016(15933)
2015(17884)
2014(17901)
2013(16935)
2012(15949)
2011(14838)
2010(15206)
2009(14175)
2008(13690)
2007(12364)
2006(11360)
2005(10766)
作者
(45615)
(37602)
(37471)
(35727)
(23905)
(18057)
(17084)
(14632)
(14605)
(13662)
(12759)
(12704)
(12234)
(12040)
(11936)
(11616)
(11204)
(11200)
(11140)
(10772)
(10024)
(9564)
(9166)
(8957)
(8782)
(8545)
(8494)
(8273)
(7825)
(7643)
学科
(61295)
经济(61216)
管理(39525)
(36181)
(27945)
企业(27945)
中国(23024)
地方(20329)
(19790)
(16715)
业经(15917)
方法(15007)
(14276)
理论(13322)
农业(13213)
(13138)
(13120)
银行(13115)
(12822)
(12548)
金融(12540)
教育(11940)
数学(11456)
(11361)
数学方法(11228)
地方经济(10995)
(10866)
(10497)
贸易(10481)
(10011)
机构
学院(216901)
大学(212212)
研究(80968)
(80386)
经济(78211)
管理(72699)
中国(61386)
理学(59431)
理学院(58628)
管理学(57363)
管理学院(56948)
科学(49859)
(47530)
(41872)
(39793)
(38901)
(38202)
研究所(37427)
中心(37228)
(36007)
师范(35620)
(30859)
北京(30799)
业大(30231)
农业(30139)
(29273)
财经(29255)
技术(29179)
师范大学(28003)
(27923)
基金
项目(133216)
研究(104875)
科学(102997)
基金(89006)
(76992)
国家(76192)
科学基金(63669)
社会(62132)
社会科(58504)
社会科学(58498)
(56710)
教育(51177)
(47067)
编号(46228)
基金项目(45308)
成果(40383)
自然(38034)
自然科(37113)
自然科学(37102)
自然科学基金(36383)
资助(36207)
课题(35164)
(35030)
重点(31190)
(29910)
发展(28312)
(28038)
(28034)
(27822)
项目编号(27356)
期刊
(107354)
经济(107354)
研究(72820)
中国(58814)
教育(45163)
(38537)
学报(34010)
(31060)
科学(30232)
管理(29678)
农业(25933)
大学(25338)
(24654)
金融(24654)
学学(22890)
技术(22053)
业经(20294)
经济研究(16690)
图书(15016)
财经(14425)
职业(13836)
问题(13205)
(13171)
(12588)
(12237)
论坛(12237)
书馆(11264)
图书馆(11264)
(10870)
(10609)
共检索到365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春燕  
圣化的教师形象,疲倦、衰竭的职业倦怠征候,单调、重复、低下的生活质量是教师职场中发展的现实。由此出发,在生命哲学的视野下进一步阐释教师成长的意蕴。从关注教师是人,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生存意义,关注教师是一个完整生命个体来探讨教师的成长:祛魅——秉持合理的教师角色;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正视教师的职业倦怠,满足教师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对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追求;引领教师获得幸福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心亚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提高教师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价值的实现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而生命哲学为反思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解决途径,就是将教师生命的成长视为最终目的,关注教师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实现,关注教师生命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的生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小娟  
"卓越教师"指人格高贵、学养深厚、能力突出、智慧卓著,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充满创造激情与生命感召力的未来杰出教师。深层自我高度活跃,不断地追求卓越成长与卓越创造是卓越教师的本质特征。直觉体验则是帮助他们实现卓越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提高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应该积极倡导直觉体验,指导学生准备适宜的心态,积累大量的感悟材料与经验材料,尝试从意志努力、直觉冲动两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出色的直觉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教育不仅要强化技术层面的训练,更要切入生命层面,包括科学与人文的生命、教育者的生命和受教育者的生命。正是这三种生命的不断交流、对话和融合,构成"教育的生命"。对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教育的本性、宗旨和使命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纠正教育的过度外在化和空心化倾向,使教育真正切入并融于人的活生生的生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庆  
当前,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与培训者往往将教师专业发展定位于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对教学技能与技巧的提高上,这种认识有碍于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构建或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包括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师形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种视角。个人教育哲学的建构,可以使教师在专业水平上达到一种全新的境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定禹  吕规  
高等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决定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关注学生成长需求。将学生成长需求作为重要考量,在具体分析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时,应尽量避免消极性、静态性、功利性等归因偏差,遵循发展性、客观性、积极性的原则理性归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高校的强力推进和教师的自我实现两种基本途径实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奇  
生命美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视点是基于对人的关注。在生命美学的观照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之美、自由之美和超越之美都是对生命之美的诠释。从美的尺度出发,追寻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性与意义性双向成长之美,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存储性和生成性互动发展之美,释放教师专业成长传承性与创造性的共同活力之美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王晖  
基于个体生命成长的视角,重新思考教学的教育性问题。教学工作乃是通过塑造个体的思想世界,帮助学生将原本狭窄的生活范围敞开为丰富、有序的生活世界。生命论的教学工作是"中介性"的,它有赖于个体生命的自我觉知和自我转换,旨在促进个体在实际生活中的自由思考与责任行动。教学基于欲望、兴趣和意志三种生命意向影响学生的生命,通过审美性教学、理智性教学和对话性教学三个历时性的阶段以及师生的生命交往,促进学生对世界的审美性描述,帮助学生养成多方面、均衡的认知和同情兴趣,形成坚定、有序的行动信念和道德性格,获得积极、开放的生命姿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华松  
关注人及其生命是教育的应然追求。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张扬工具理性,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大学生的生命关怀。基于生命哲学的视野,从生命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和生命教育的路径这三个方面,探寻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在意蕴,思考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生命观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小华  李玲  
教师的个体教学哲学是基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运用哲学原理去思考、分析、综合,最后凝结成符合教学实际的理论系统。在现实中,教师个体教学哲学面临着过于关注普适性的教学规律、重视知识灌输、具体人的失落等困境,建构教师的个体教学哲学需要教师提高哲学思考的高度自觉,实现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向,对教学实践进行提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晓宏  
当我们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候,发现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即教师们很少或不愿去思考一些看上去很遥远而实际上却迫切需要回答的根本性问题。哲学之思能够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视角,帮助教师获得一种洞察力,使教师更清晰地理解教育、理解学生、理解自己,也能更好地理解教育改革中的冲突与矛盾。教师只有致力于建构个人的教育哲学,系统地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才能真正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长纯  
在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中要重视教育自身的生命和生活,重视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之共有属性的探索,重视教师发展学校的工作哲学。这种工作哲学包括把握方向、回归实践、合作发展、赋权教师、倚重制度、沟通教学研、文化互动、和而不同、着眼具体、操作多元等话语。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艳  
哲学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源远流长,从哲学视角梳理教师发展的演进路径,可以看出教师的职业本质在不断重构,对教师职业的定位经历了理性-人性之辨、手段目的之争、单向度-完整性之思和职业-志业之盼。教师发展的样态日趋开放,发展方式上经历了从技术训练到人文开发;发展动力上经历了从被动形塑到自觉建构;发展时间上经历了从断续培训到终身学习;发展范围上经历了从单一狭隘到多元生态。教师发展的研究不断创新,研究视角上从教师缺席转变为教师卷入,从居高临视转变为在地倾听,从重视结构与结果转变为重视现场与过程,从批判矫正转变为关怀唤醒。研究表明,教师发展经历着深刻转变,日渐呈现出整合和纵深的发展态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辛继湘  唐泽霞  
教师的发展是一种融入教师生命的实践,离不开时间的绵延与经历的承载。在技术至上、效率至上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往往被"科学时间"所裹挟,这使教师生活沦为"无我化""制度化""平庸化"的存在,从而造成教师深层自我与表层自我的分离,导致意义感与自由的阙如。通过对科学时间局限的反思,发现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时间观给予教师发展以新的启示。基于对柏格森"真正时间"的理解,教师时间的重建与自我生命的发展需要从主体层面使教师拥有"反思的时间",唤醒自我觉知;从制度层面使教师获得"连续的时间",突破制度阻隔;从意义层面使教师享有"自由的时间",获得生命成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勇民  王凤华  
人的自觉性存在和主体性存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人所固有的开放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为生命的完善奠定了现实基础。终身教育正是基于有限生命的无限发展,关注生命超越性的存在,体现生命全面性的发展,实现生命的可持续性,从而回归教育的本真,实现人的生命意义,凸显生命的主体性,促进人的生命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