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8)
2023(9504)
2022(8675)
2021(8269)
2020(6918)
2019(16238)
2018(16287)
2017(31754)
2016(17336)
2015(19609)
2014(19679)
2013(19375)
2012(17542)
2011(15743)
2010(15454)
2009(14046)
2008(13542)
2007(11717)
2006(10267)
2005(8488)
作者
(49303)
(40612)
(40477)
(38535)
(25819)
(19732)
(18520)
(16314)
(15524)
(14468)
(14100)
(13573)
(12720)
(12663)
(12475)
(12415)
(12168)
(12018)
(11587)
(11449)
(10102)
(9915)
(9665)
(9269)
(9133)
(9110)
(8986)
(8864)
(8172)
(8152)
学科
(67625)
经济(67455)
管理(49481)
(46351)
(40234)
企业(40234)
方法(34572)
数学(28810)
数学方法(28453)
(17805)
中国(16830)
(16048)
业经(15913)
(15456)
地方(14038)
(13418)
理论(13395)
农业(11667)
环境(10955)
技术(10714)
教育(10548)
(10479)
(10456)
贸易(10452)
(10449)
财务(10416)
财务管理(10397)
(10106)
企业财务(9851)
(9654)
机构
大学(243023)
学院(240743)
管理(101370)
(89928)
理学(88964)
理学院(87944)
经济(87810)
管理学(86371)
管理学院(85953)
研究(77066)
中国(54505)
(51785)
科学(50197)
(39819)
(38102)
业大(37134)
(36668)
研究所(35109)
中心(34694)
(33179)
(33154)
师范(32910)
财经(32764)
北京(32653)
(29742)
农业(28591)
(28143)
(27532)
师范大学(26734)
经济管理(25373)
基金
项目(172346)
科学(135180)
研究(126672)
基金(123937)
(107083)
国家(106141)
科学基金(91673)
社会(79161)
社会科(74063)
社会科学(74037)
(68018)
基金项目(67034)
自然(60376)
自然科(58947)
自然科学(58934)
教育(58291)
自然科学基金(57831)
(57134)
编号(52704)
资助(50952)
成果(42270)
重点(37921)
(37751)
课题(35730)
(35679)
(35490)
科研(32988)
创新(32926)
项目编号(32676)
教育部(32306)
期刊
(95502)
经济(95502)
研究(68500)
中国(42231)
学报(38184)
科学(35700)
管理(35173)
(32803)
教育(29524)
(28910)
大学(28811)
学学(26860)
农业(23548)
技术(21126)
业经(15947)
(15112)
金融(15112)
财经(14978)
图书(14566)
经济研究(14281)
科技(12758)
(12559)
理论(12498)
问题(12167)
技术经济(11948)
实践(11747)
(11747)
(11672)
资源(11383)
情报(11069)
共检索到334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济才  
教工班组评价指标,分为过程——结构和绩效两方面.分别有组织目标、管理机构、工作规范、集体活动、人际关系,以及整体育人实绩、个体素质水平等七个一级指标.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有四个部分组成,除上述一级指标外,还有二级指标(包括权重)、区分度和测评方法手段等,结构较为合理.它以教育的目标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其中的指标是具体,可测、行为化和操作化的.笔者撰文,旨在探讨评价指标体系运作时,须重视的若干社会心理问题,企盼提高操作的科学化水平.一、把握评价指标的社会心理研究(一)组织目标及社会动机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寒露  
社会心理学是始于本世纪初的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自1982年恢复学科建设以来,社会心理学研究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都已开设或准备开设社会心理学及相关课程,社会心理学的出版物也已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1990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校社会学系副教授周晓虹先生主编的《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一书。来自国内8所大学的毕业于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专业的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专业心理学工作者联手合作,对现代西方盛行的10种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进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杰  叶仁荪  王玉芹  时勘  
本文根据SARS突发事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的角度,根据不同地区民众面对危机突发事件时的心理行为,将京、赣两地民众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两地民众SARS期间社会心理行为的结论,并提出了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兰岸  
通过“一个优秀学习者的e-learning退出事件”的个案研究,说明社会心理学在e-learning学习者学习行为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然后从社会心理学视野分析了此事件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与原因,明确提出从社会心理学视野研究e-learning,为我国e-learning实践与研究开拓新的领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佳讯  
本文在把品牌资产测量研究区分为认知心理学视角和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基础上,集中回顾了后者的研究进展,包括概念和理论基础,以及研究视野和研究重点等,并且指出从测量品牌资产来源的角度看研究重点是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BRQ)构念。最后,本文认为,社会心理学视角为推进品牌资产测量的本土化研究带来了契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行健  王天奇  
社会心理源于社会成员对现实生活的直观感知,投射到物质空间中会影响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当前,中国已经迈入中等收入阶段,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已经可以预见。随着该群体的扩大与崛起,新的社会心理特征将会作用于现有物质空间环境,进而直接影响我国的城市规划。首先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合理划分,论证该类人群即将崛起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次利用社会心理作为媒介展示中等收入群体和城市规划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接着通过对中等收入群体的个性特征、行为需求等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出该群体对城市空间环境的新诉求;最后针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空间诉求,揭示我国当前城市建成区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并依托城市"织补"规划思路提供解决方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永涌  任梓荣  
本研究以社会心理学为研究视角,分别从社会表征理论和话语分析两个层面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机制。具体而言,在社会表征理论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表征,是在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条件下、以锚定和物化为两种基本的社会认知机制,具有社会共享性和行为差异性、社会根源性和行为说明性、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动态性等特征;在话语分析层面,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解构、话语转变和构建话语体系三个方面分析,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区分"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使用情境差异,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具象化,提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要兼顾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统一。从社会心理视角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有助于从"心"出发,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捷子  
具体说来,群众对目前的社会状况和个人生活状况基本满意,支持改革,认为社会发展势头看好。这是因为,改革之初群众的积极性源于对旧体制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而到了近期,群众直接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际好处,因此对改革的评价倾向支持。问卷中不满的意见多指向住房分配制度、工资制度、人事调动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等,原因是改革不够,而非改得过头,认为这些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捷子  
中国社会调查系统最近在全国40个城市用问卷方法搜集的民意表明:改革8年来,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已具备了较稳定的社会心理基础。具体说来,群众对目前的社会状况和个人生活状况基本满意,支持改革,认为社会发展势头看好。这是因为,改革之初群众的积极性源于对旧体制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而到了近期,群众直接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际好处,因此对改革的评价倾向支持。问卷中不满的意见多指向住房分配制度、工资制度、人事调动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承英  
人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人才在成长过程中,除了自身的主观努力外,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心理环境的影响很大。所谓社会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观。包括怎样看待人的价值、各种职业的价值、各种事物的价值等等。一般来说,智力要求较高的人,他们对劳动的需求、对精神的需求也比较高,因而常对自已进步的速度有一种“非凡的不满”,常为现状与自我期望的差距而感到不安。他们也认识到,要实现自已的价值,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有所建树、有所发展,离不开创造性的劳动。但在创造的过程中,仅有自已的主观努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俊群  
生育观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对生育行为的反应态势,它包括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过程,对生育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过去,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菲  徐恺英  金怡然  刘婉君  
文章基于社会心理模型对人的心理驱动状态进行研究,结合主流用户群体对图书馆移动服务需求的抽样调查数据,构建媒合信息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型。以期通过该模型的构建,实现图书馆对用户群的信息需求的心理驱动过程,实现移动用户群对图书馆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带来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优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彭建  王剑  
旅游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从其他学科引入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推动自身的成熟与发展。旅游感知、态度和行为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过去数十年间,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相对剥夺理论是一种二战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失衡和疏导机制研究方面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本文通过对旅游研究中的既有社会心理学视角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对剥夺的内涵和旅游发展中的相对剥夺现象,进而比较了相对剥夺理论与既有社会心理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毕小青  陈永春  
本文以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317份问卷数据为支撑,在验证了认知方式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基础上,又引入了绩效考核目标取向这一调节变量。实证结论如下:发展型绩效考核对创新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对适应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评估型绩效考核对创新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对适应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国栋  樊琳  邵松林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影响研究生复试成绩可能产生偏差的社会心理因素予以分析,进而提出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