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2)
2023(10892)
2022(9718)
2021(9155)
2020(7518)
2019(17427)
2018(17316)
2017(33323)
2016(18412)
2015(20997)
2014(21285)
2013(20772)
2012(18764)
2011(16816)
2010(16703)
2009(14944)
2008(14342)
2007(12391)
2006(10657)
2005(9089)
作者
(53183)
(43937)
(43737)
(41558)
(27736)
(21300)
(19990)
(17619)
(16734)
(15582)
(15266)
(14580)
(13771)
(13671)
(13581)
(13507)
(13271)
(13099)
(12474)
(12421)
(11004)
(10663)
(10550)
(9987)
(9914)
(9824)
(9707)
(9612)
(8936)
(8893)
学科
(73528)
经济(73458)
管理(51141)
(46533)
(39471)
企业(39471)
方法(35036)
数学(30626)
数学方法(30163)
地方(18428)
(17806)
中国(17401)
(16330)
(16082)
业经(15550)
理论(14369)
(12605)
环境(12437)
农业(12102)
教学(11633)
技术(11162)
(11142)
贸易(11138)
教育(11037)
(10726)
(10511)
地方经济(10495)
(10482)
(10439)
财务(10419)
机构
大学(258624)
学院(258424)
管理(104669)
(94951)
经济(92676)
理学(91751)
理学院(90693)
管理学(88975)
管理学院(88532)
研究(83331)
中国(58698)
科学(55284)
(55163)
(41608)
(41191)
业大(39702)
(39418)
研究所(38491)
中心(37581)
(37024)
师范(36674)
(36167)
北京(34725)
财经(34113)
(30974)
农业(30955)
(30843)
(30204)
师范大学(29681)
技术(29065)
基金
项目(185258)
科学(144554)
研究(136204)
基金(131322)
(114382)
国家(113425)
科学基金(97381)
社会(82466)
社会科(78007)
社会科学(77984)
(74328)
基金项目(70896)
自然(64516)
教育(63828)
自然科(62940)
自然科学(62925)
(62272)
自然科学基金(61725)
编号(56880)
资助(54013)
成果(45463)
重点(41554)
(40013)
课题(39630)
(39484)
(38088)
创新(35442)
科研(35242)
项目编号(34671)
大学(34611)
期刊
(99383)
经济(99383)
研究(72691)
中国(46529)
学报(40801)
科学(37976)
教育(37460)
管理(36753)
(34423)
大学(30531)
(29405)
学学(28376)
技术(25135)
农业(24948)
业经(16603)
(16386)
金融(16386)
财经(15345)
经济研究(15004)
图书(14663)
科技(13436)
资源(13035)
(12944)
理论(12888)
问题(12716)
(12665)
技术经济(12536)
实践(12108)
(12108)
(11415)
共检索到358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家楣  
情感目标是"按等级层次排列的连续体",按其"内化"过程来描述,并加以明确命名,可把乐情度、冶情度和融情度确定为教学领域中的情感目标分类的三大维度,并可在各维度上划分出由低到高逐级递进、逐步内化的四个层次:乐情度为接受、反应、兴趣、热爱,冶情度为感受、感动、感悟、感化,融情度为互动、互悦、互纳、互爱。在此基础上编制的"教学领域的情感目标测评问卷",信度、效度都比较理想,对情感教学模式的促情效果的检测具有较好的鉴别度和可行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白艳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动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在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过程中,以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目标形成性评价方法,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对提升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詹丽芹  
本文认为,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结合教学实践对英语阅读课程目前的评价方法进行补充和完善,着力构建适合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明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在实施成果导向教学时,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顺利达成学习成果提供更多的支架,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技能与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构建了成果导向形成性评价工作模型,侧重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对新知识与学习成果关联性的建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形成性测验能够促进对学习成果所涉及知识点的巩固、理解与应用,且学生能够将在形成性测验中所获得的理解与思路迁移到学习成果评价任务中,对达成学习成果起到参考或支撑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芸  宋艳萍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本文提出:在实施形成性评价时应明确评价原则、设计评价方案、确立评价标准;在操作时应注意体现主体的多元化、方法的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其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琳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既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评价方式。本文从形成性评价的定义、特点、基本原则、具体实施步骤及意义等方面对形成性评价进行了阐述,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更能促进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文华  郑启德  王晓玲  
聋校语文教学大纲虽然对语文教学的目的提出了要求 ,但对具体教学的每一单元及课时应把握到何种程度 ,如何提高学生对单元及课时知识的掌握 ,尚缺乏明确可靠的衡量标尺。鉴如此 ,我们在近三年的教学中尝试运用布卢姆 :“掌握学习”理论 ,引入“单元形成性评价” ,取得了点滴成绩 ,现将有关探索及认识撰成此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那茗  毕会英  
形成性评价指教学过程中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促进语言教学健康发展的评价手段。本文结合形成性评价形成的理论基础,将形成性评价运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去,能显著改善教学效果,有效弥补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倩  谭旭红  
形成性评价通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信息反馈来提高教学水平,是改进教学效果最有效的评价方式之一。本文以财务会计(双语)教学为例,为实验对象设计相关评价任务,收集并分析实验数据,进一步对评价任务的效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会计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反馈的重要性,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任务提供有效反馈,调整教学安排,促使学生认识自身会计知识的不足,注重学习过程和评价的参与,以实现教学目标。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彦姝  
近年来,形成性评价被逐渐应用到日语课程教学中。文章通过具体教学案例,从基础知识积累、探索能力培养、思维训练、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评价等方面,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日本概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也指出了形成性评价在该课程教学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初步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菊霞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研究艺术本科学生英语学习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形成性评价在该部分学生中实施的内容、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认为这对同层次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书亮  李萍  
注重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行,注重知识和运用能力培养的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教学评价的现状以及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分析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以及在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广钧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写作,培养写作兴趣,而且也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雪梅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分析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本文从介绍学习分析的定义和内涵入手,结合国外近年来的实证和理论研究,详细阐述学习分析在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优势,包括实时获取海量数据,支持多方评价主体参与,以及增强和实现个性化反馈等。同时,也探讨了学习分析在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未来的相关教学实践应该注重将学习分析和教学设计结合起来,提升师生的数据和评价素养,关注伦理方面的考虑,从而更好地发挥学习分析在教学评价中的优势。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韶华  
形成性考核已成为远程开放教育中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的重要举措,但在具体实施中难免出现一些负面现象,用形成性评价和形成性等级评分取代形成性考核,有利于强化评价功能、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