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
- 2023(1205)
- 2022(957)
- 2021(984)
- 2020(792)
- 2019(1799)
- 2018(1814)
- 2017(2671)
- 2016(1857)
- 2015(2554)
- 2014(2638)
- 2013(2115)
- 2012(2016)
- 2011(1817)
- 2010(1908)
- 2009(1561)
- 2008(1466)
- 2007(1347)
- 2006(1142)
- 2005(1062)
- 学科
- 教学(8381)
- 学法(5011)
- 教学法(5011)
- 理论(3969)
- 学理(3225)
- 学理论(3225)
- 教育(2662)
- 计算(1927)
- 算机(1904)
- 计算机(1904)
- 机化(1884)
- 计算机化(1884)
- 管理(1830)
- 组织(1488)
- 济(1418)
- 经济(1417)
- 业(1252)
- 语文(1201)
- 企(1169)
- 企业(1169)
- 文教(1100)
- 政治(959)
- 研究(949)
- 思想(920)
- 思想政治(886)
- 政治教育(886)
- 治教(886)
- 德育(880)
- 学(853)
- 中国(844)
- 机构
- 学院(24742)
- 大学(23188)
- 教育(8827)
- 范(8575)
- 师范(8467)
- 研究(6789)
- 师范大学(6640)
- 职业(6228)
- 技术(6156)
- 科学(5386)
- 京(5212)
- 管理(4511)
- 职业技术(4471)
- 技术学院(4438)
- 江(4286)
- 理学(3989)
- 理学院(3863)
- 教育学(3836)
- 州(3636)
- 北京(3625)
- 管理学(3483)
- 管理学院(3438)
- 所(3422)
- 中心(3339)
- 济(3256)
- 研究所(3192)
- 中国(3002)
- 教育学院(3000)
- 经济(2989)
- 业大(2800)
共检索到37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黎平辉
教师教学个性的终极表现即教师个体生命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充分展开与"自我"生成。以表演为特征的传统教学突出对已有知识的再现模仿,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对已有知识的累积,它的实施过程被工具理性所控制,教学过程沦为师生戴着面具的舞台表演,教师教学个性被严重抑制。以表现为特征的教学过程重建即突出具体场域下的知识生成,在价值取向上追求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创造力培养,在实施过程中以解放理性为支撑,其过程是促进师生个体本真流露与"自我"生成的生命表现,教学个性由此生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段兆兵
教学是预设性的活动,也是生成性的活动。教学过程的生成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教学要素的选择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教学过程的生成和教学活动中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空间。要通过选择促成教学的持续生成,就应该树立生成性的思维方式、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寻找生成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选择 生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黎平辉
教师教学个性的生成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因素、多角度的复杂问题。与片面追求效率为主的课堂教学相呼应,传统的教育研究以寻找普适性教学方法为目的,教师沦为教育研究成果的"消费者",在搬用方法原则中丧失了反思意识与主体精神,使教师教学个性严重抑制。因此,用教育研究成果促成教师对教学行为的个性思考,用教育研究方法培育教师的教学机智,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实现教师"自我"的明晰与丰盈,不仅是教育研究应对教学转型的价值转向,也是促进教师教学个性发挥的有效策略。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伟
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未必是认识过程,但也不存在脱离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异质而同构。在关注教学过程相对于认识过程的特殊性的同时,也必须充分关注认识过程对于教学过程的基础作用。教学过程必须运用直观、分析、综合等方法,重视认识过程中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诸环节的把握,从而达到对间接认识对象的全面而透彻的认知。教学过程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只有在回归认识过程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进一步拓展和呈现。
关键词:
教学过程 认识过程 同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秀玲
我国的教学研究一直缺少整合 ,缺少对课堂教学内在规律的认识 ,教学过程观的重建是一种必然。根据复杂和生成性思维的认识视角 ,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具有 :重过程创造反机械预设、主体作用方式从教师———学生单向度到师生、生生多向互动、重关系而非实体、提倡多元和个性反对中心、同一等典型特征 ,认识了这些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动态生成 教学过程 机制 典型特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斌
文章从案例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着手,讨论了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价问题,论述了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诸阶段中应当担负的角色与任务。
关键词:
案例教学 过程 设计 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光岐
教学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过程系统包括“教”的子系统和“学”的子系统。从对教学过程理论基础考察入手,以新课程理念为立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做指导,借鉴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从“教学过程系统观”出发,以师生交往互动为视角,应该把教学过程划分为准备、启动学习、指导思维、训练建构、反思改善五个阶段。
关键词:
教学过程 系统观 新五段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温寒江
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它进行过各种探索和研究,丰富和深化了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把教学过程解释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但是,长期以来,囿于我们对人脑功能认识的局限,教育理论对教学过程的阐述还不全面。大脑两半球功能的研究成果表明:“大脑两半球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左脑倾向于用语词进行思维,右脑则倾向于以感觉形象进行思维。”我们认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红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两者辩证统一,才能使"教—学"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教学过程 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文霄 李艳庆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国家逐渐放松对教师教学的控制。这至少体现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规划空间、政策舆论、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教科书由“一纲一本”走向“一纲多本”;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成为课程实施指导文件;学校获得校本课程权、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生成课程;课程改革政策文本引领发挥教师教学创造性的舆论;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这五个方面共同指向一个主题,即中央对教学的控制日益放松,基层学校与教师参与课程、专业自主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
关键词:
教学 赋权 课程改革 改革开放 基础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定仁 王兆璟
教学过程阶段的教学理论“集结”性质及其受制因素的复杂 ,本质上决定了教学过程阶段范型多极化与系统化的历史走向 ,对诸多教学过程阶段理论范型及其相关界说的历史抽绎也证明了这一点。关涉到其操作层面 ,作为教学实践这一“智慧性”生活的主导者 ,教师理应在秉承教学过程阶段理论范型内核的基础上 ,确立以系统性、双向性、动态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为基本主导精神的实践意识。
关键词:
教学理论 教学过程阶段 范型 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 ,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 ,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 (对话、合作、沟通 )关系 ,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行勇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探讨了解决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投机行为的主要四种激励方式:显性激励、隐性激励、监督激励、内在激励。并针对不同的激励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激励 委托代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企平
构建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课堂学习评价方案,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新的课堂评价方案的基本特点:第一,把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设计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目标多元课堂学习评价的基本构架;第二,把课堂作业的教学功能和评价功能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三.把教学的重点和评价的重点有机结合,考察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与创新能力。第四,把评价方法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建立方法多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课堂学习评价体系。
关键词:
学习评价 教学过程 学习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