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1)
- 2023(10429)
- 2022(9455)
- 2021(9076)
- 2020(7646)
- 2019(18184)
- 2018(18522)
- 2017(35293)
- 2016(19572)
- 2015(22171)
- 2014(22496)
- 2013(21755)
- 2012(19722)
- 2011(17612)
- 2010(17607)
- 2009(16004)
- 2008(15621)
- 2007(13250)
- 2006(11724)
- 2005(10182)
- 学科
- 济(72542)
- 经济(72451)
- 管理(52426)
- 业(48609)
- 企(42044)
- 企业(42044)
- 方法(34824)
- 数学(30153)
- 数学方法(29670)
- 农(18429)
- 财(18318)
- 中国(18280)
- 学(16797)
- 业经(16420)
- 制(15218)
- 地方(15026)
- 理论(15018)
- 和(12654)
- 教学(12142)
- 教育(12097)
- 农业(12053)
- 贸(11660)
- 贸易(11655)
- 技术(11386)
- 易(11282)
- 环境(11168)
- 体(11110)
- 务(10812)
- 财务(10750)
- 财务管理(10724)
- 机构
- 大学(269505)
- 学院(267361)
- 管理(107351)
- 济(99709)
- 经济(97348)
- 理学(93260)
- 理学院(92194)
- 管理学(90447)
- 管理学院(89973)
- 研究(89235)
- 中国(63932)
- 京(58275)
- 科学(57547)
- 财(46291)
- 所(45121)
- 农(41813)
- 研究所(41354)
- 业大(40771)
- 中心(39730)
- 江(38425)
- 范(38326)
- 师范(37936)
- 北京(37300)
- 财经(36731)
- 经(33329)
- 院(32615)
- 农业(32572)
- 州(31528)
- 师范大学(30840)
- 技术(29996)
- 基金
- 项目(185738)
- 科学(144128)
- 研究(137470)
- 基金(131096)
- 家(114005)
- 国家(113027)
- 科学基金(96635)
- 社会(82276)
- 社会科(77714)
- 社会科学(77691)
- 省(73795)
- 基金项目(70223)
- 教育(65003)
- 自然(63830)
- 自然科(62302)
- 自然科学(62288)
- 划(62054)
- 自然科学基金(61106)
- 编号(57494)
- 资助(54591)
- 成果(47232)
- 重点(41499)
- 部(40638)
- 课题(40401)
- 发(38835)
- 创(38282)
- 创新(35590)
- 科研(35363)
- 项目编号(35250)
- 大学(35188)
- 期刊
- 济(108257)
- 经济(108257)
- 研究(80635)
- 中国(52341)
- 学报(42157)
- 教育(41621)
- 管理(39011)
- 科学(38698)
- 农(36768)
- 财(34205)
- 大学(31937)
- 学学(29427)
- 农业(25944)
- 技术(25780)
- 融(19747)
- 金融(19747)
- 业经(17417)
- 财经(17036)
- 经济研究(16440)
- 图书(15225)
- 经(14413)
- 问题(13771)
- 理论(13710)
- 科技(13492)
- 业(13310)
- 实践(12788)
- 践(12788)
- 技术经济(12664)
- 资源(11821)
- 版(11700)
共检索到387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定仁 王兆璟
教学过程阶段的教学理论“集结”性质及其受制因素的复杂 ,本质上决定了教学过程阶段范型多极化与系统化的历史走向 ,对诸多教学过程阶段理论范型及其相关界说的历史抽绎也证明了这一点。关涉到其操作层面 ,作为教学实践这一“智慧性”生活的主导者 ,教师理应在秉承教学过程阶段理论范型内核的基础上 ,确立以系统性、双向性、动态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为基本主导精神的实践意识。
关键词:
教学理论 教学过程阶段 范型 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光岐
教学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过程系统包括“教”的子系统和“学”的子系统。从对教学过程理论基础考察入手,以新课程理念为立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做指导,借鉴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从“教学过程系统观”出发,以师生交往互动为视角,应该把教学过程划分为准备、启动学习、指导思维、训练建构、反思改善五个阶段。
关键词:
教学过程 系统观 新五段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斌
文章从案例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着手,讨论了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价问题,论述了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诸阶段中应当担负的角色与任务。
关键词:
案例教学 过程 设计 评价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伟
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未必是认识过程,但也不存在脱离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异质而同构。在关注教学过程相对于认识过程的特殊性的同时,也必须充分关注认识过程对于教学过程的基础作用。教学过程必须运用直观、分析、综合等方法,重视认识过程中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诸环节的把握,从而达到对间接认识对象的全面而透彻的认知。教学过程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只有在回归认识过程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进一步拓展和呈现。
关键词:
教学过程 认识过程 同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凤玲 陈洁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深化教学改革,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和构建新的教学体系,特别要深入研究教学过程如何突出"四性"即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以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
高职 教学改革 开放性 职业性 实践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企平
构建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课堂学习评价方案,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新的课堂评价方案的基本特点:第一,把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设计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目标多元课堂学习评价的基本构架;第二,把课堂作业的教学功能和评价功能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三.把教学的重点和评价的重点有机结合,考察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与创新能力。第四,把评价方法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建立方法多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课堂学习评价体系。
关键词:
学习评价 教学过程 学习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企平
构建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课堂学习评价方案,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新的课堂评价方案的基本特点:第一,把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设计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目标多元课堂学习评价的基本构架;第二,把课堂作业的教学功能和评价功能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三.把教学的重点和评价的重点有机结合,考察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与创新能力。第四,把评价方法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建立方法多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课堂学习评价体系。
关键词:
学习评价 教学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温寒江
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它进行过各种探索和研究,丰富和深化了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把教学过程解释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但是,长期以来,囿于我们对人脑功能认识的局限,教育理论对教学过程的阐述还不全面。大脑两半球功能的研究成果表明:“大脑两半球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左脑倾向于用语词进行思维,右脑则倾向于以感觉形象进行思维。”我们认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肖佐庭
深化水力学教学过程改革探讨肖佐庭一、面向21世纪,探索深化教学过程的改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处于新的时代和环境。现代科技革命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潮流,已经使全球都要接受和经受它的考验,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体,带动科学技术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磊 田梦杰
课堂教学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内在要求。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为克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现象,在全面总结罗斯托夫地区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包含学生学业负担最优化和教师教学过程最优化两个方面,最终指向学生身心的合理发展。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我国“双减”背景下教学改革的精神实质相契合。当下的教学改革应着手于目标的协同化、内容的合理化、方式的科学化、资源的优质化以及评价的多维化等,建构适合于我国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体系,进而实现减负提质的政策目标和社会预期。
关键词:
双减 教学改革 教学过程最优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黎平辉
教师教学个性的终极表现即教师个体生命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充分展开与"自我"生成。以表演为特征的传统教学突出对已有知识的再现模仿,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对已有知识的累积,它的实施过程被工具理性所控制,教学过程沦为师生戴着面具的舞台表演,教师教学个性被严重抑制。以表现为特征的教学过程重建即突出具体场域下的知识生成,在价值取向上追求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创造力培养,在实施过程中以解放理性为支撑,其过程是促进师生个体本真流露与"自我"生成的生命表现,教学个性由此生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磊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就是通过利用最大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为理想的教育和教育效果。而这种教学理论无疑为教学活动达到这一效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途径。本文就对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高职课堂教学效率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高职院校 教学效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春惠
在当今社会,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它带给大学的不仅仅是教育手段和方式的改变,还有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变革。它能创造一个崭新的教育环境,使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要素发生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肖琴
成人教育是一种以成年人为教育对象的专门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认识成人教育的教学特点,把握教学规律,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健全各种制度,对于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教学过程 体系 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