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6)
2023(9310)
2022(7965)
2021(7810)
2020(6374)
2019(14437)
2018(14439)
2017(27205)
2016(14669)
2015(16666)
2014(16293)
2013(15270)
2012(13667)
2011(12322)
2010(12737)
2009(11960)
2008(11578)
2007(10312)
2006(8912)
2005(7871)
作者
(39883)
(33230)
(32994)
(31506)
(21129)
(16023)
(15043)
(12915)
(12552)
(11836)
(11349)
(11013)
(10393)
(10307)
(10124)
(10103)
(9929)
(9835)
(9693)
(9393)
(8270)
(8092)
(8025)
(7621)
(7481)
(7415)
(7404)
(7226)
(6776)
(6474)
学科
(54986)
经济(54920)
管理(42701)
(37884)
(34208)
企业(34208)
方法(27066)
数学(22569)
数学方法(21705)
理论(15843)
中国(14277)
(13752)
(13647)
业经(13233)
(12868)
教学(12127)
(10527)
贸易(10520)
(10221)
(9958)
(9611)
技术(9329)
农业(8700)
教育(8498)
(8323)
(8319)
银行(8309)
(8254)
(8214)
财务(8199)
机构
学院(204753)
大学(203324)
管理(77698)
(75443)
经济(73624)
理学(67379)
理学院(66697)
管理学(64890)
管理学院(64547)
研究(61440)
中国(46278)
(42575)
科学(39189)
(35336)
(30281)
(30044)
(29360)
中心(29106)
师范(29041)
财经(28429)
业大(28312)
(27731)
研究所(27259)
北京(26290)
(25723)
(24788)
技术(24683)
经济学(23074)
师范大学(23026)
(22599)
基金
项目(134888)
科学(106121)
研究(100998)
基金(95937)
(83073)
国家(82383)
科学基金(71489)
社会(61830)
社会科(58550)
社会科学(58538)
(54033)
教育(50130)
基金项目(49507)
自然(46323)
自然科(45346)
自然科学(45336)
(45024)
自然科学基金(44483)
编号(43374)
资助(39938)
成果(35876)
重点(30716)
课题(30046)
(29056)
(28630)
(27704)
项目编号(27213)
创新(26560)
大学(26254)
教育部(25658)
期刊
(83913)
经济(83913)
研究(57997)
中国(40246)
教育(35028)
管理(30842)
学报(30138)
科学(28542)
(28267)
(25623)
大学(23656)
学学(21866)
技术(21805)
农业(17560)
(15030)
金融(15030)
业经(14836)
财经(14323)
经济研究(13810)
(12513)
图书(11602)
统计(10623)
职业(10568)
问题(10106)
(9919)
技术经济(9901)
(9656)
科技(9395)
商业(9318)
(9236)
共检索到297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健  徐斌艳  王思凯  
数学建模在各个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界也对其日益重视。随着高中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出版,数学建模教学也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实践。然而,数学建模知识在不同背景下的表现形态与关注重点等却不尽一致。本研究在教学转换理论的视角下,选取三个关于数学建模的知识样本,比较分析数学建模的学术知识、待授知识、教学知识在概念界定、过程描述、教学目标与教学侧重四个维度上的差异。由此,本研究厘清了数学建模概念进入教学环境的演变路径与关键特征,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新编数学教材进行数学建模教学,也为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与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建磐  鲍建生  
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在数学的教与学中具有多种功能;例题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材的难度。本文利用一个综合难度模型,选取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六套高中数学教材,从例题的背景、数学认知、运算、推理、知识综合五个因素进行其水平分析,由此比较了各样本教材在例题上的难度特征,为我国的高中数学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琳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CAI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热点。CAI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上,充分发挥着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作奎  
由毛锡荣、张长贵编著,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始终坚持不同教学类型带来不同学习效果的理念,并围绕着影响高中数学教学的三大因素——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策略制定、学科课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书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有助于掌握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方法,也有助于解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策略的制定问题,从而对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高翔  
<正>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为学生创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并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实现知识的学习、再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渗透化归思想,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一、化归思想在代数问题中的解题策略在高中数学中,方程、函数、不等式是构成代数学的三块基石,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其中函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解题时应先认真观察题目条件,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臧文月  文斌  
在我国目前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下,对数学课程改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重要教学理念。学者们正在寻找适合时代需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学者探索的热门话题。文章以高中数学为例,具体探究了微课的运用优势,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磐  汪晓勤  洪燕君  
本文通过对中、法、美三个国家四套高中数学教科书的考察、分析和比较,发现其中的数学文化内容可分成数学史、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科技、数学与人文艺术四类,各教科书在数学史的内容和运用水平上大体相近,但在数学文化的其它方面则存在差异。美国教科书更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法国教科书更注重数学与人文艺术之间的联系,中国教科书则在数学史的运用方面有一定优势。就数学文化而言,美、法数学教科书为我国高中教材的修订提供了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福军  
<正>互联网的出现为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很多授课者逐渐结合网络资源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继而为高中生提供更有趣的课堂资源。互联网时代下,授课者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不过分追求高中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提升求学者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运用互联网资源激发求学者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进而提升两者之间的互动频率,促进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骆魁敏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更不是被动的融入,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构筑数字化学习资源,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甘小艇  何锐  
课程思政是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基本要素有:1.本质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真正做到传道、投业、解惑三位一体。2.理念是协同育人,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之中,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3.结构是立体多元,课程思政并不是单方面的教师灌输,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杨蓉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类学科,是很多学科的基础。一方面,由于数学学科的难攻克性,教师和家长为了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刷题""背题",认为快速提升数学成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做练习题。然而,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忽视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无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仲春  傅敏  
日本数学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治初期(1868年)。我们认为日本数学教育的整个历史过程可分为两大阶段:1868—1946年间为日本数学教育完善健全、普及推广阶段;1947年到目前,为日本数学教育系统发展与不断改革阶段。 本文着重介绍1947年以来日本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希望能对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特别是目前正处于编写并行将试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的修订,给予一定的参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梁芳  
在研究文献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藏区数学新课程实施中高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从更新教学理念的办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拓宽教师业务知识学习的通道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郑鹏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发展,意味着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学科,而是在遵循思政课教学大纲基础上,有机结合专业相关内容,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所有课程的教育责任。高中数学课程中蕴含着浓烈的思政元素,需要教师从学科特点、思想方法、价值理念等角度去挖掘,将思政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少伟  张帅  
本文从教学内容和评测方法两个主要方面对占据国际高中数学教育市场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的三门国际高中数学主流课程,即A LeveL数学课程、IB DP数学课程和SAT/AP数学课程,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并把它们与我国的高中数学课程和数学高考进行了对比研究,这些研究对我国高中数学教育改革和数学教育国际化有重要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