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5)
2023(3537)
2022(2946)
2021(2844)
2020(2126)
2019(4522)
2018(4210)
2017(7179)
2016(4260)
2015(5175)
2014(5465)
2013(4760)
2012(4378)
2011(3944)
2010(4040)
2009(3361)
2008(3224)
2007(2996)
2006(2562)
2005(2407)
作者
(11891)
(9961)
(9893)
(9411)
(6040)
(4752)
(4672)
(3900)
(3752)
(3463)
(3452)
(3275)
(3201)
(3138)
(3105)
(3047)
(3001)
(2982)
(2915)
(2661)
(2503)
(2475)
(2383)
(2299)
(2270)
(2185)
(2180)
(2159)
(2139)
(1996)
学科
(16568)
经济(16558)
教学(9279)
地方(8285)
管理(7347)
地方经济(6030)
学法(5565)
教学法(5565)
理论(5281)
方法(4534)
中国(4364)
(4349)
数学(4205)
数学方法(4026)
学理(3774)
学理论(3774)
教育(3683)
(3177)
(3058)
企业(3058)
环境(3013)
(2996)
业经(2629)
(2561)
计算(2422)
(2344)
区域(2338)
农业(2248)
算机(2225)
计算机(2225)
机构
学院(60561)
大学(58372)
研究(20123)
(17698)
经济(17040)
管理(16326)
(14642)
师范(14483)
理学(14190)
理学院(13889)
科学(13760)
管理学(13270)
管理学院(13157)
(12712)
中国(12433)
教育(11715)
师范大学(11579)
技术(9983)
(9914)
(9631)
中心(9324)
研究所(9185)
职业(8986)
北京(8237)
(8106)
(7572)
业大(7401)
(7306)
(6840)
技术学院(6469)
基金
项目(40907)
研究(33389)
科学(31637)
基金(25722)
(22193)
国家(21982)
教育(19260)
科学基金(18501)
(18318)
社会(18315)
社会科(17306)
社会科学(17304)
(15416)
编号(14974)
基金项目(13488)
成果(12948)
课题(12515)
自然(11060)
(10934)
自然科(10777)
自然科学(10773)
自然科学基金(10526)
重点(10308)
(10081)
资助(10055)
规划(9406)
(8826)
大学(8538)
项目编号(8444)
(8212)
期刊
教育(24072)
(20233)
经济(20233)
研究(19179)
中国(16357)
技术(9524)
学报(8237)
科学(7331)
管理(7067)
职业(6987)
大学(6632)
(5736)
学学(5726)
(5189)
农业(4442)
技术教育(4361)
职业技术(4361)
职业技术教育(4361)
(4092)
(3843)
论坛(3843)
资源(3659)
成人(3358)
成人教育(3358)
财经(2971)
经济研究(2968)
业经(2949)
科技(2853)
图书(2778)
(2770)
共检索到89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新阳  
在教学设计萌生、成熟和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在教学设计领域的地位经历了从被排斥在外到被赋予教学设计者合法身份的剧变。本文以相关文献与史实证据为基础,梳理出推动教学设计领域历史演进的学习观、系统观和设计观三条线索,并以其交织互动为脉络,全面阐释了教学设计领域教师地位演变的历史进程与动力因素。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如何为教师"赋能"以使其真正具备作为教学设计者的专业能力。本文从历史的视角揭示出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师地位的内在关联,以期对"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这一命题的理论根源与现实进路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挺  
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教育格局和教学方式,重构了教师角色。从早期的邮件互动,到课程平台互动,再到博客、微博、微信互动,以及即将普及的云技术、小颗粒检索等,都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正在加快融合,大学英语教师也需要对其角色重新进行科学定位,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有效提高教学能力。由龚晓斌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历史嬗变:问题与对策》一书,通过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体、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历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瑾  张芷君  
本研究选取北京、上海、浙江3地的13所幼儿园共125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柯氏四层次培训评估模式对集暑期学校、视频图书馆、合作式学习社区、课堂实践反馈"四核一体"的互动参与式培训效能进行评估。结合教师满意度问卷、PCK问卷、CLASS评估及教师个人反思、访谈等文本资料,展开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数据分析与讨论。研究发现,教师对以领域教学知识(PCK)为核心的"四核一体"培训模式满意度较高;经过培训,125名教师的PCK三维度得分均得到提升;125名教师CLASS三大维度得分及十项得分均有所提升;教师领域教学知识(PCK)的提升与教师的知识能力、教育信念及实践智慧有关。最后,研究者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和良好氛围、学习共同体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教师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幼儿园跨区和跨园的多元互动等方面提出研究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秋云  李锦伟  
口述历史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通过提高自己的各种素养,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更有效地发挥这种主导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秋云  李锦伟  
口述历史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通过提高自己的各种素养,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更有效地发挥这种主导作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魏顺平  何克抗  
目前知识工程研究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构建领域本体是知识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已有的基于本体的应用研究来看,领域本体可以在学习者模型建立、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开发、智能答疑系统开发、资源库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构建领域本体是各种应用得以实现的前提。然而构建领域本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领域专家的参与,当前是手工完成的,建设周期长。面对一个知识迅速增长的时代,仅仅依靠领域专家来手工构建领域本体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文本挖掘的领域本体半自动构建方法,即借助于面向文本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从教科书或科技资料中提炼出概念、概念定义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辅之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高等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根本在于高等教育研究产出并形成丰富的科学知识体系。高等教育研究作为领域得到发展最早出现在美国大学,高等教育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使其成为各学科研究的重要主题。多种因素促成了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学科化,学科建设更加快了高等教育学的生长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已有四十年发展历程。潘懋元先生领导的学科建设工作不只是对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科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全国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高等教育学科的地位和价值不在于其附属于什么学科门类,应用性与非应用性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是高等教育学科的主要特性,高等教育学的存续和繁荣,从根本上讲,取决于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和其自身的创新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曾文婕  
教学领域长期存在三大文化错位现象,在价值维度上表现为"教的价值"代替"学的价值",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教授时间"僭越"学习时间",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教师教学"遮蔽"教师学习"。深入剖析其成因,有助于教师启动深层的文化自觉,进而推进教学文化的优化与创新,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与完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盛群力  钟丽佳  张玉梅  
教学设计能力对于教师提高工作绩效、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本研究对大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认知水平和知识体系展开了问卷调查。研究者随机调查了192位高校教师,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得出如下建议:大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极不平衡,存在严重的短板现象,尤其是教学评价能力亟需补课;要依据不同教龄和职称大学教师的需要与特点,继续重视教学认知提升和知识体系拓展,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培训,以提高大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总体水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毛齐明  
"教师学习"这一概念的出现是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日常性和教师知识内生性的结果。该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兴起反映了认知主义学习观中"建构说"对于"传递说"的胜利。至90年代末,随着认知学习观与情境学习观之争的出现,一批新的"教师学习"研究模式开始凸显,它们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了越来越走向复杂的趋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东  
什么是工作过程;如何基于工作过程知识设计课程,本文以德国"切削机械工"学习领域框架教学为例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筱卉  赵炬明  
通过介绍美国教学设计的历史、实践与管理,总结和分析美国大学教学设计的经验、成就与教训。据此,对在中国高校推动大学教学设计工作提出四点建议:(1)高校要认识到,大学教学和大学教学研究正在从经验走向科学,已经变成一项专业活动,大学需要培养大批教学设计师为一线教师提供专业的教学咨询服务;(2)大学应普遍设置教学设计师岗位和建立教师发展中心,这是通过教学设计专业化推动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措施;(3)中国可以通过研究生培养和在岗学习的方式加快培养大批教学设计师;(4)中国应重视专业和课程两个层次的教学法研究,以加强教学咨询的针对性,提高教学咨询的效果和效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心红  徐学福  
教学实践的诸多两难困境反映为教学研究中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的争论。领域一般教学研究秉持形式优先性的观念,强调教学形式在教学中的决定作用,通过教学形式化而获得普适实用的理论工具用以指导教学。领域特殊教学研究则从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三个方面证明了教学的领域特殊性,强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领域一般和领域特殊之争的实质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争,内容与形式之分是论争的根源。考察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发现教学研究中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间除了差异与对立,还存在相反相成、相容共存的互补关系和相互佐证、互生互长的互动关系。教学研究的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间的矛盾在互补与互动的层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心红  徐学福  
教学实践的诸多两难困境反映为教学研究中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的争论。领域一般教学研究秉持形式优先性的观念,强调教学形式在教学中的决定作用,通过教学形式化而获得普适实用的理论工具用以指导教学。领域特殊教学研究则从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三个方面证明了教学的领域特殊性,强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领域一般和领域特殊之争的实质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争,内容与形式之分是论争的根源。考察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发现教学研究中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间除了差异与对立,还存在相反相成、相容共存的互补关系和相互佐证、互生互长的互动关系。教学研究的领域一般与领域特殊之间的矛盾在互补与互动的层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正德  
通过对我国教学文化形态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其嬗变历经传统文化孕育的德性教学文化、西方文化激生的"新教学"文化、五四新文化催生的民主与科学教学文化等形态。在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应重建以关注生活和关怀生命为教学价值观、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为学生观、以建构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师生观、以强调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教学策略观的主体性教学文化新形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