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
2023(1473)
2022(1238)
2021(1246)
2019(2117)
2018(2006)
2017(3380)
2016(2166)
2015(2785)
2014(2935)
2013(2573)
2012(2422)
2011(2330)
2010(2633)
2009(2367)
2008(2425)
2007(2498)
2006(2300)
2005(2164)
2004(2037)
作者
(6624)
(5430)
(5286)
(5190)
(3450)
(2663)
(2537)
(2114)
(2052)
(2045)
(1904)
(1868)
(1800)
(1752)
(1744)
(1688)
(1631)
(1560)
(1559)
(1528)
(1488)
(1389)
(1355)
(1347)
(1291)
(1253)
(1245)
(1236)
(1139)
(1134)
学科
教学(8040)
(6447)
经济(6432)
理论(5799)
学法(5009)
教学法(5009)
管理(4737)
教育(4108)
(3929)
(3580)
企业(3580)
学理(3274)
学理论(3274)
(2821)
中国(2653)
组织(1975)
(1940)
(1914)
业经(1881)
(1740)
方法(1715)
(1705)
计算(1686)
算机(1660)
计算机(1660)
机化(1646)
计算机化(1646)
(1590)
思想(1421)
(1399)
机构
大学(37781)
学院(37739)
研究(10836)
(10296)
经济(9935)
(9120)
师范(9031)
管理(8428)
(8023)
教育(7378)
中国(7241)
师范大学(7095)
科学(7008)
(6894)
(6763)
理学(6511)
理学院(6362)
管理学(6047)
管理学院(5967)
职业(5948)
(5844)
(5780)
技术(5666)
北京(5379)
财经(5189)
研究所(5065)
(4816)
中心(4651)
(4522)
职业技术(4184)
基金
项目(17335)
研究(16390)
科学(12168)
教育(10349)
基金(9393)
成果(8274)
编号(8111)
社会(8008)
(7874)
(7465)
社会科(7396)
社会科学(7391)
国家(7342)
课题(6961)
(6455)
(6326)
科学基金(5762)
教学(4962)
(4754)
项目编号(4691)
规划(4673)
基金项目(4558)
大学(4465)
(4386)
(4380)
(4377)
阶段(4368)
研究成果(4300)
重点(4292)
(4029)
期刊
教育(17470)
(15662)
经济(15662)
研究(15579)
中国(10977)
(6728)
学报(6229)
技术(5821)
大学(5151)
职业(4899)
科学(4580)
管理(4406)
财经(4337)
学学(4306)
(3823)
(3543)
图书(3115)
技术教育(2988)
职业技术(2988)
职业技术教育(2988)
(2793)
论坛(2793)
(2565)
金融(2565)
书馆(2562)
图书馆(2562)
问题(2324)
成人(2293)
成人教育(2293)
农业(2271)
共检索到64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广君  张建鲲  
当代中国教学论的发展正面临着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困境。只有走进现实的教学,教学论所担负的指导实践与完善自身体系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同时,只有把教学看做是教师和学生的特殊交往生活,以教学生活视角看待教学问题,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教师的反思,教学论才能超越现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化。并且,以生活的视角看待教学,将为未来教学论走向开放性、融合性和解放性提供契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其中,突出强调应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郭华  
对师生而言理所当然的教学现实,其实正是由师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建构的,是师生对教学活动的知识表达。教学现实的建构既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又是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学现实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即客观的教学现实和主观的教学现实。客观的教学现实,首先表现为社会对教学的外部强制,而经由制度化、系统化和合法化过程,建构的特征被掩盖起来,突出展示出它的客观的、理所当然的、不证自明的特征。主观的教学现实则集中体现为主体的主动建构,是特定个体或群体的教学现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淑辉  
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本文探索把数学融入生活中的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儒国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目前教学论研究的重要议题,然而它存在着一些理论困境,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读、误判,甚至误用。"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根本旨趣不是要回到"日常生活世界",而是要使教学活动从"异化状态"走向"本真状态",使其成为促成生命发展与完善、实现生命价值与意义、体验幸福与创造幸福的自由自觉的生活过程。本真教学活动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否定之否定的渐进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攀峰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走向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目的:一是基础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二是发展性目的,即教学活动应积极建构学生完满的可能生活,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其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琳  
一所好的学校首先要构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其次是更新各种教育理念;再次是牢记教学目标的多元性,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将各个观念落实到位。在新课改中,教师还应时常在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互动、管理方式等方面反思、检验自己,才能打赢这场课程改革的攻坚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杜建芳  
课改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如何改变教与学的关系,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供其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的空间,对学生而言,当前还缺少一个这样的学习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桂庭  王宇波  林晓洁  
近年来,中央财政大幅度地提高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形成了覆盖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学生资助、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方面、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财政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石翠红  
民族幼儿教育本应该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但当前民族幼儿教育脱离生活,成人化、主流化、小学教学化倾向严重。回归幼儿的民族生活,有助于克服以上弊端,观照民族幼儿的生存状况、认知特点和人格的健全发展,营造民族幼儿的幸福生活,实现民族幼儿的健康成长,并且初步实现在幼儿阶段的民族文化传承目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文蕾  
读一本书,首先读到的是它的版式。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主编的《爱上阅读》(系"书与阅读"文库之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以一种大气、平实的设计,一扫以往阅读学丛书版式的单调与呆板,封面上独具匠心地装帧了列宾的名画《在树林中休息的托尔斯泰》,画中大文豪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春艳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焦点。由于智力障碍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特殊教育需要,在培智教育中,历来非常重视教育与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2007年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已经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确立了生活在培智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但教育与生活联系的关键环节,还在于教学。探讨教学生活化的内涵、理论依据以及具体表现形式,可以为培智学校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明方向,也有助于分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鸣  
这些年,我一直有一种感觉,有的时候感觉很累,有的时候力不从心,但都能很快地恢复到精力充沛。我们周围很多人感觉很累时却恢复不了,那么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使自己激情永驻、常保持活力呢?一支团队需要士气,我们在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学光  
鲁洁教授在《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上发表的《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一文中,深刻地揭示了长期以来在我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单纯适应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的局限性,并同时提出和阐释了教育的超越本质以及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此文发表后,很快引起教育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建桥  
德育超越论奠定了将"超越"作为德育之本职的理论基础,但它在逻辑上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对立起来,从而导致它在回答超越的内涵、超越的对象、如何实现超越这三个根本性问题时存在不足之处。究其根源,在于研究者对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假丑恶"现象和软弱无力的德育现状极度失望,由此导致了否定现实世界的极端思想。德育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而是对德育自身的否定;超越的对象不是整个现实世界,而是现实之恶;实现超越的途径不是回归生活世界,而是联系生活世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