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863)
2022(1684)
2021(1645)
2020(1345)
2019(2891)
2018(2832)
2017(4796)
2016(2953)
2015(3668)
2014(3845)
2013(3514)
2012(3335)
2011(3162)
2010(3392)
2009(3087)
2008(3174)
2007(3129)
2006(2856)
2005(2760)
2004(2648)
作者
(9150)
(7538)
(7454)
(7307)
(4901)
(3780)
(3537)
(2897)
(2872)
(2771)
(2665)
(2629)
(2589)
(2538)
(2428)
(2330)
(2318)
(2258)
(2199)
(2153)
(2030)
(1885)
(1882)
(1851)
(1772)
(1737)
(1734)
(1642)
(1570)
(1565)
学科
(10753)
经济(10737)
教学(8160)
管理(6899)
理论(6172)
(5892)
(5250)
企业(5250)
学法(5091)
教学法(5091)
教育(4304)
(3785)
中国(3592)
学理(3363)
学理论(3363)
地方(3321)
方法(3049)
业经(2758)
(2746)
(2612)
(2459)
(2175)
组织(2166)
(1992)
数学(1968)
(1963)
(1931)
金融(1930)
地方经济(1899)
(1882)
机构
大学(48339)
学院(48252)
研究(15759)
(14617)
经济(14157)
管理(12317)
中国(11081)
(10693)
(10453)
师范(10337)
科学(10240)
理学(9624)
理学院(9411)
(9207)
管理学(9042)
管理学院(8933)
(8719)
(8495)
师范大学(8241)
教育(7902)
(7539)
研究所(7532)
技术(6976)
北京(6912)
中心(6759)
职业(6696)
财经(6525)
(5768)
(5767)
(5691)
基金
项目(24411)
研究(20901)
科学(17603)
基金(14479)
教育(12226)
(12169)
国家(12015)
社会(10736)
(10637)
社会科(10018)
社会科学(10014)
编号(9664)
科学基金(9661)
成果(9430)
(8708)
课题(8308)
(7297)
基金项目(7263)
重点(6106)
资助(5912)
(5758)
规划(5612)
大学(5597)
项目编号(5534)
自然(5316)
(5302)
自然科(5181)
自然科学(5180)
教学(5109)
自然科学基金(5075)
期刊
(21231)
经济(21231)
研究(19091)
教育(18191)
中国(14281)
(8316)
学报(8184)
技术(6959)
管理(6582)
大学(6433)
科学(6352)
学学(5516)
(5291)
职业(5106)
财经(4970)
(4413)
(3982)
金融(3982)
图书(3634)
农业(3332)
(3267)
论坛(3267)
技术教育(3229)
职业技术(3229)
职业技术教育(3229)
问题(3063)
书馆(2984)
图书馆(2984)
(2636)
经济研究(2617)
共检索到83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本陆  
本文探讨了教学认识论的关键问题 ,即教学认识的概念 ,教学认识和教学交往的辩证关系 ,教学认识与实践活动、学生发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认为教学认识是教师领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成果并获得身心发展的特殊认识活动 ;教学中的各项交往行动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 ,是为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经验服务的 ;教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相对独立的特殊认识活动 ,学生发展是教学认识的基本目的 ,教学认识是教学活动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过程和方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郭华  
教学认识论揭示了现代课程教学以传递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核心的本质特征。现代课程教学虽然有许多缺陷,但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以健全理性来改进、改善现代课程教学,而不是以非理性的态度颠覆它。课程教学论应开展多样化的研究,追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提升课程教学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召存  
作为近代社会时代精神表征之一的科学认识论,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影响着今天对知识教学的思考。受其影响的知识教学实践颠倒了逻辑起点,抽离了学校知识的文化意蕴,遮蔽了学校知识的合法性问题和道德性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误读是科学认识论还在影响知识教学的一个深层动因。而生活认识论则是我们思考知识教学的一条有价值的可能进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本陆  
理论基础问题关系着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未来,对教学实践具有全局性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内,国内教育界比较广泛的共识,是把教学认识论作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主要理论基础。但是,对于是否应继续坚持这一理论基础,当前人们有明显的意见分歧。不管是反对还是坚持,问题都值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潇  
本文用解释学理论将教学解释分为内在解释和外在解释 ,内在解释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 ,外在解释可让学生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教学解释还可分为独断型解释和探究型解释 ,二者有着各自的特点 ,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既尊重知识 ,又要敢于创造知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乃基  
大数据认识论的主体高度分化并社会化,对象是世界2在世界3的映射,技术手段会极大影响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大数据认识论一步达到传统认识论第一条道路的终点,引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争。认识结果具有多样性和多重评价,并反作用于世界2。大数据认识论既是认识论,又是产业和实践论。大数据认识论的特点具有认识史和知识论依据。中国语境下的大数据实践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洁  张广君  
以往的教学认识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意义,同时也遭遇了根源于知识论哲学的基础性困境。基于当代生成论哲学尤其是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整体立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教学认识论——生成论教学认识论,以生成性、关系性思维为核心,扬弃进而整体重构教学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内涵上表现为生成性、实践性、关系性和超越性等内在规定性,在外延上展现出在教学认识、教学关系、教学职能及教学知识等方面的创新元素,从而努力地追求、参与、体现并力推当代教学认识论从知识论向生成论的整体转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广君  孙琳  
在生成论教学哲学中,教学观念中的人道主义不仅仅涉及惯常理解中的价值论立场,更重要的还在于贯穿其中的人道主义的思维向度及其认识论意义。将人道主义引入教学认识论并展开深入探讨,将进一步丰富教学认识的理论基础和内涵。教学认识论的人道主义观念,秉持促进"人"的意识觉醒的先在性,坚持人文一体观的方法论,关注反思批判基础上的自我超越,强调教学主体观、知识观、过程观等的人道主义化,以期从更基础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野,体察、分析和解释纷繁复杂的日常教学生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龙  
从"教学实践—教学认识—教学论—教学认识论"的历史逻辑关系看,教学认识论的理论自觉缘于对传统教学论的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教学认识论的重心从经验走向教学过程,并最终形成"特殊认识说"。面对现有教学论与教学实践严重背离的形势,立足于教学实践的要素关系审视教学认识系统,有可能建构起一个具有广阔包容性的改造主观世界的教学认识论新体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永明  汪明  
从教学认识论的理论视角来看,知识教学包括知识打开、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有各自独特的内涵和方法,又有特定的先后顺序,同时它们又相互包含,循环不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知识教学不是单维的发展,不是单向的流程,不是单一的方式,而是全面的发展,是复杂的过程,是多样综合的方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现代科学知识的最基本的特性是客观性。对知识客观性的内在信仰和追求产生了认识论上的"客观主义"。从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与"认识主体"的关系和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这三个维度来考查,客观主义认识论与建构主义认识论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尽管面临着客观主义阵营的种种责难,从客观主义迈向建构主义,实现教学认识论的变革与超越,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江丕权  李越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教学改革江丕权,李越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高等学校进行了几十年的教学改革的探索,在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或教育研究中,一般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实践-认识-实践”作为指导思想,指导教学改革和探索,这个...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甫全  
在教学研究领域,一种文化路向不断发展和凸显,逐步孕育起当代的文化教学论。已有的教学认识论,在教育领域揭示了"教学的特殊认识属性",确立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却埋下了"主体沦丧陷阱"。在超越这种困境中,人们逐步洞察到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认识活动,从而建构起文化教学认识论,形成了三个基本观点:一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二为知识是教学认识的根本价值,三为整体主义是教学探究的新兴方法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华  
以认识论作为教学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既有充分的学理依据,也是纠正人们在教学观念和实践上的偏差,丰富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现实需要。深化、发展基于认识论的教学理论研究,必须改变只注意教学认识特殊性的研究路径,要在全面深刻把握认识活动一般性的基础上,推知教学条件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宏安  
数学教育(mathematical Education)现在已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理论上则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08年在罗马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成立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并且从1969年起,每4年召开一次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最近的一次是1996年7月在西班牙的塞维里(Seville)召开的ICME—8。ICMI还于1968年创办了一份国际性的数学教育杂志——《数学教育研究》(ES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