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7)
- 2023(6521)
- 2022(5467)
- 2021(4887)
- 2020(3721)
- 2019(8509)
- 2018(8275)
- 2017(15070)
- 2016(8378)
- 2015(9679)
- 2014(9880)
- 2013(9572)
- 2012(9458)
- 2011(8885)
- 2010(9359)
- 2009(8480)
- 2008(8443)
- 2007(7954)
- 2006(7472)
- 2005(7187)
- 学科
- 济(41380)
- 经济(41337)
- 业(20242)
- 管理(19887)
- 地方(16543)
- 中国(16072)
- 企(14568)
- 企业(14568)
- 农(12298)
- 业经(10991)
- 地方经济(9550)
- 教学(9312)
- 理论(9306)
- 发(9073)
- 农业(8709)
- 融(8692)
- 金融(8691)
- 方法(8539)
- 银(8371)
- 银行(8363)
- 行(8253)
- 学(8157)
- 制(7567)
- 教育(7453)
- 贸(6884)
- 贸易(6872)
- 发展(6769)
- 环境(6741)
- 展(6729)
- 财(6690)
- 机构
- 学院(129212)
- 大学(125799)
- 济(50659)
- 经济(49431)
- 研究(49015)
- 管理(40452)
- 中国(36982)
- 理学(32439)
- 理学院(31934)
- 管理学(31268)
- 管理学院(31007)
- 科学(29297)
- 京(28663)
- 所(25793)
- 财(25111)
- 研究所(22832)
- 范(22781)
- 江(22611)
- 师范(22554)
- 中心(21535)
- 农(20471)
- 北京(19283)
- 州(18895)
- 财经(18614)
- 师范大学(17772)
- 院(17119)
- 经(16565)
- 省(16322)
- 技术(16234)
- 教育(15892)
- 基金
- 项目(72143)
- 研究(58696)
- 科学(55216)
- 基金(46717)
- 家(39746)
- 国家(39281)
- 社会(34713)
- 社会科(32759)
- 社会科学(32753)
- 科学基金(32700)
- 省(31017)
- 教育(28496)
- 编号(25533)
- 划(25078)
- 基金项目(23852)
- 成果(22654)
- 发(22287)
- 课题(20250)
- 资助(18898)
- 发展(18395)
- 自然(18116)
- 展(18030)
- 自然科(17644)
- 自然科学(17642)
- 自然科学基金(17294)
- 年(17122)
- 重点(17006)
- 部(15128)
- 性(15103)
- 规划(15016)
共检索到225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本陆
理论基础问题关系着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未来,对教学实践具有全局性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内,国内教育界比较广泛的共识,是把教学认识论作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主要理论基础。但是,对于是否应继续坚持这一理论基础,当前人们有明显的意见分歧。不管是反对还是坚持,问题都值得...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贵礼
传统教师发展是以认识论为取向的。这种取向,主要以客观能力为目标、工具理性为内容、外部培训为路径,容易忽视教师作为独立、完整、丰富的主体生命存在的事实与意义。生存论取向,则与之不同,它真正将教师看作一个独立而真实的生命个体,将发展当作教师生命存在与人生过程,关注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与境况,置发展于生存智慧、人文关怀、自我更新之中。从认识论到生存论,教师发展的目标、内容、路径(包括场域),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宏伟 庞学光
技术认识论包含技术知识、技术认识模式以及技术合理性等基本范畴,它与职业教育通过技术内在关涉在一起。以技术认识论来观照职业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引起职业教育问题的技术认识论根源:职业教育目的异化是由于技术理性对技术合理性的僭越;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是由于科学知识的霸权和技术知识的弱势;职业教育教学盲目性的根源在于技术认识模式的缺失。鉴于此,得出基于技术认识论的职业教育合理发展的三个路径:遵循技术合理性,重构职业教育目的;确认技术知识价值,完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依循技术认识模式,改进职业教育教学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本陆
本文探讨了教学认识论的关键问题 ,即教学认识的概念 ,教学认识和教学交往的辩证关系 ,教学认识与实践活动、学生发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认为教学认识是教师领导学生认识人类文明成果并获得身心发展的特殊认识活动 ;教学中的各项交往行动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 ,是为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经验服务的 ;教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相对独立的特殊认识活动 ,学生发展是教学认识的基本目的 ,教学认识是教学活动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过程和方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永明 汪明
从教学认识论的理论视角来看,知识教学包括知识打开、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有各自独特的内涵和方法,又有特定的先后顺序,同时它们又相互包含,循环不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知识教学不是单维的发展,不是单向的流程,不是单一的方式,而是全面的发展,是复杂的过程,是多样综合的方式。
关键词:
知识教学 知识打开 知识内化 知识外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惠平
随着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利润贡献占比逐步下降,非信贷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在金融市场变化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新形势下,正确认识银行信贷的一般规律及在未来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方向,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对不良贷款和信贷发展的认识,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银行信贷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应逐步实现信贷业务调整,更有效地发挥好信贷在银行经营及社会融资中的主导作用,在发展中实现信贷的新跨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振天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指依据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经济社会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特点等基础上科学定位,并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是单纯的制度变迁与技术革新,更涉及深层次的观念革命,即涉及对高等教育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新诉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郭华
教学认识论揭示了现代课程教学以传递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核心的本质特征。现代课程教学虽然有许多缺陷,但在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以健全理性来改进、改善现代课程教学,而不是以非理性的态度颠覆它。课程教学论应开展多样化的研究,追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提升课程教学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召存
作为近代社会时代精神表征之一的科学认识论,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影响着今天对知识教学的思考。受其影响的知识教学实践颠倒了逻辑起点,抽离了学校知识的文化意蕴,遮蔽了学校知识的合法性问题和道德性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误读是科学认识论还在影响知识教学的一个深层动因。而生活认识论则是我们思考知识教学的一条有价值的可能进路。
关键词:
知识教学 认识论 科学认识论 生活认识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潇
本文用解释学理论将教学解释分为内在解释和外在解释 ,内在解释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 ,外在解释可让学生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教学解释还可分为独断型解释和探究型解释 ,二者有着各自的特点 ,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既尊重知识 ,又要敢于创造知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亚玲
以"嵌入性"和"场域性"为理论分析框架,考察乡村传统文化振兴,需要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内在聚合能力、外在联通作用,紧密结合乡村社会文化结构的场域性特征,挖掘、整合、扬弃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实现乡村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与制度空间的结合,是构建乡村文化场域的基本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管培俊
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指导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政策涵义,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教师政策的基点和教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工作,就是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中国政府教育政策的优先议程,在教育发展战略上统筹人力与物力投入,在运行机制上统筹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在目标模式上统筹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在宏观布局上统筹城市和农村,在调节机制上统筹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在教师培养体制上统筹体系开放与相对稳定的关系,在技术路径上统筹人与技术的关系,在队伍建设上统筹师资配置与管理开发,在实施举措上统筹当前要务与队伍的长远建设,在总体规划上统筹战略目标与推进策略,确保非均衡状...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教师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乃基
大数据认识论的主体高度分化并社会化,对象是世界2在世界3的映射,技术手段会极大影响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大数据认识论一步达到传统认识论第一条道路的终点,引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之争。认识结果具有多样性和多重评价,并反作用于世界2。大数据认识论既是认识论,又是产业和实践论。大数据认识论的特点具有认识史和知识论依据。中国语境下的大数据实践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数据 认识论 产业 实践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洁 张广君
以往的教学认识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意义,同时也遭遇了根源于知识论哲学的基础性困境。基于当代生成论哲学尤其是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整体立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教学认识论——生成论教学认识论,以生成性、关系性思维为核心,扬弃进而整体重构教学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内涵上表现为生成性、实践性、关系性和超越性等内在规定性,在外延上展现出在教学认识、教学关系、教学职能及教学知识等方面的创新元素,从而努力地追求、参与、体现并力推当代教学认识论从知识论向生成论的整体转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广君 孙琳
在生成论教学哲学中,教学观念中的人道主义不仅仅涉及惯常理解中的价值论立场,更重要的还在于贯穿其中的人道主义的思维向度及其认识论意义。将人道主义引入教学认识论并展开深入探讨,将进一步丰富教学认识的理论基础和内涵。教学认识论的人道主义观念,秉持促进"人"的意识觉醒的先在性,坚持人文一体观的方法论,关注反思批判基础上的自我超越,强调教学主体观、知识观、过程观等的人道主义化,以期从更基础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野,体察、分析和解释纷繁复杂的日常教学生活。
关键词:
生成论教学哲学 教学认识论 人道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