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17)
- 2023(4109)
- 2022(3382)
- 2021(3305)
- 2020(2404)
- 2019(5490)
- 2018(5347)
- 2017(9161)
- 2016(5474)
- 2015(6292)
- 2014(6089)
- 2013(5500)
- 2012(5222)
- 2011(4702)
- 2010(5061)
- 2009(4195)
- 2008(4317)
- 2007(3786)
- 2006(3420)
- 2005(3028)
- 学科
- 济(15639)
- 经济(15614)
- 教学(9511)
- 管理(9360)
- 业(7385)
- 理论(6934)
- 学法(6051)
- 教学法(6051)
- 学(5691)
- 方法(5649)
- 企(5386)
- 企业(5386)
- 中国(5286)
- 教育(4944)
- 农(4857)
- 数学(4654)
- 数学方法(4440)
- 地方(4437)
- 学理(4208)
- 学理论(4208)
- 业经(3628)
- 农业(3384)
- 环境(3001)
- 和(2937)
- 财(2723)
- 融(2651)
- 金融(2649)
- 发(2617)
- 制(2613)
- 组织(2545)
- 机构
- 大学(74396)
- 学院(74168)
- 研究(27580)
- 济(21441)
- 管理(20668)
- 经济(20662)
- 科学(19473)
- 中国(18366)
- 理学(17694)
- 理学院(17262)
- 京(16766)
- 管理学(16514)
- 管理学院(16387)
- 范(15653)
- 师范(15449)
- 所(14317)
- 研究所(13299)
- 农(13225)
- 江(13089)
- 师范大学(12730)
- 中心(12360)
- 技术(11219)
- 业大(11126)
- 教育(11093)
- 北京(10532)
- 财(10486)
- 州(10444)
- 农业(10413)
- 院(10219)
- 职业(9109)
- 基金
- 项目(50514)
- 科学(38637)
- 研究(37794)
- 基金(34045)
- 家(30733)
- 国家(30485)
- 科学基金(25195)
- 社会(20842)
- 教育(20813)
- 省(20811)
- 社会科(19581)
- 社会科学(19576)
- 基金项目(18440)
- 划(18027)
- 自然(16757)
- 自然科(16361)
- 自然科学(16353)
- 编号(16100)
- 自然科学基金(16043)
- 成果(14154)
- 资助(13081)
- 课题(13074)
- 重点(12407)
- 年(11159)
- 部(10787)
- 发(10505)
- 创(10342)
- 大学(10122)
- 创新(9656)
- 规划(9654)
共检索到113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涛 李如密
空间性是教学的重要属性,实践中,它具体显现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因此,教学的空间矛盾成为教学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教学实践考察以及教学构成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空间不仅影响课程的创建、实施与发展,它还以自身的场所结构、社会关系结构、情感与价值氛围影响教学组织方式以及师生交往。随着网络虚拟教学的出现,教学中人的"离场"带来师生人际交往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尽管空间对课程、教学、师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深远,但它的作用需要在与教学其他构成要素协同下才能实现。这要求,建构便于学生在空间中流动的相互交融的空间群,能让学生逗留的空间连续体,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的灵活可变的室内空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于帆
斋藤喜博是日本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实践家,一生从事教育实践并著书立说、传播教育思想,在日本教育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斋藤喜博教育思想之精髓"互动教学论",指出其对今天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
日本教育思想家 潜能教育理论 互动教学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五好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浮而不实"的泛化现象和"训练主义"的充斥,造成"实践"与"理论"的二元分离,为解决这一问题,实践教学应当围绕"核心技能"或"关键能力"的广泛可迁移性,向以促进能力迁移回归。扎扎实实做好实践导向的课程建构、有效促进能力迁移的实践教学项目建构和由"元学习"到"后学习"的学习任务建构,保证其实践教学功能的真正发挥。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关键能力 核心技能 能力迁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跃军 孙虎
城市和景区是区域旅游网络中两个基本节点,它们之间关系紧密,包含多种空间匹配关系。数量关系上由一对一匹配、一对多匹配、多对一匹配、多对多匹配构成;等级关系上由正位匹配和倒位匹配构成;距离关系上由城区城郊型、一日游型、离散型构成;几何分布关系上由点轴匹配和面状匹配构成;管理匹配关系上由同位管理匹配和异位管理匹配构成。分析城市与景区空间匹配组合特征,对于寻找合理的景区依托城镇、采取正确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城市与景区 空间匹配 旅游区域 实践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亮
随着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实践转向",教育哲学领域也发生了一场有关"教学是不是麦金泰尔意义上的实践"的争论。麦金泰尔认为教学仅仅是服务于各种实践的手段,从而拒绝将它看做实践本身;但一些教育哲学家坚称教学是一种具有内在善的关系性活动,从而断言它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其实,无论是从麦金泰尔给定的"实践"标准还是从他呈现的"实践"范例来看,正规教育系统中的教学可以看做麦金泰尔意义上的实践,蕴含着内在善、学校制度和教师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这一立场也彰显了教育哲学作为哲学分支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
麦金泰尔 教育哲学 教学 实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久生 谢志仁
本文系统论述了环境意识培养和环境教育理念建构与实施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 ,提出环境教育的五种特性和实施环境教育的五个原则 ,指出环境教育理念的建构及其实践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拓展和深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晓路
当前,我国居住环境评价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但大多数研究偏重于空间环境的定量描述和相互比较。由于方法的限制,研究成果难以为居住环境政策提供具体的决策依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研究重点需由空间评价转向价值化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居住环境的价值化评价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北京市居住区环境的研究案例,对经济学的价值化评价方法在居住环境政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元祥 伍远岳
实践属性是学习的基本属性,价值性、情境性和过程性是学习的实践属性之特征。人作为实践的创造者,亦是不断追寻着意义的个体,由于学习实践属性的存在,学习乃至整个教学活动则成为学生不断追寻与创造意义的特殊实践活动。个体主体性的确立、意义感的获得和自我觉悟的提升,是学习实践属性的意义向度。提升课堂教学的发展性品质,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诉求。
关键词:
学习 实践 学习的实践属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钡 张世英
2003年5月1日将要实施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三项国家标准,预示着中水回用规模化的必然趋势。中水价格是影响中水回用的重要因素。文章对中水价格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探讨,对中水的价格区间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合理的中水价格对于中水可持续回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水价格 价格区间 产业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柯
最适课税理论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收税款,探讨公平与效率之间权衡的问题。把次优原则应用到税收领域,主张在维持—定政府税收收入的前提下,使课税行为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达到最小化。从而既满足效率要求,又符合公平原则。其具体的政策包括实行直接税与间接税搭配、最适商品课税和最适所得课税并存等。
关键词:
税收政策 公平 效率原则 帕累托最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伟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历史进路,教学论有着不同于课程论的实践担当,以课程论为主导话语体系还是以教学论为主导话语体系,取决本国的历史语境和实践传统。试图用课程论来涵括教学论有碍于教学论的发展,无助于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而当前课程理论概念的泛化更是对教学改革的迷乱和干扰,需要认真清点与反思。教学论要想完成自己的时代课题,必须走向独立,面向实践,寻求本土化重建。
关键词:
课程 教学论 实践 本土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希嘉 张国平
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是高校教师发展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学学术水平的基本途径,具有情境适用性、转化流动性与时间演变性等特征。高校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于教师与其所处真实环境的互动中,但由于教师主体改进教学的动力不足与学校环境中实践共同体文化及规章制度的建设滞后,“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实践性知识在代际间持续传递,尚未形成“以学为中心”的建构转向。在全力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发生质变有其紧迫性。具体而言,通过加强教学学术理念的制度渗透及推动拓展性学习活动的集体创新,有助于迈向“能动-结构”双重革新,从而促成高校教师对教学实践逻辑的转变与创造。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实践性知识 质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黎平辉
基于就业差异需求的二本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应把学生个体就业需求作为实践教学的依据之一,打破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二者对应的静态性,去除实践教学评价的整齐划一性。对基于就业差异需求的二本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提出以生为本、给予学生空间和实施跨专业实践等3项原则,以及教学目标调整、课程结构变化、教学途径和方法改造、教学管理及质量评价变革、教学保障机制改革等5方面实施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端 毛红芳
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定势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教学论缺乏实践关怀的批评,教学论的实践"指导力"日受质问,学科建设困境渐显,教学论需要在自觉反思中完善其学科体系。教学论是从反思和批判的角度对现实教学进行本质探寻和规律揭示,并以科学的逻辑体系、共性的原理和"善"的诉求来表征历史发展的教学应然图景。其对教学实践指导的方式为非线性指导、理想性引导与批判性反思,对教学实践指导的意义所呈现的普遍性原理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主要源于教学论知识本身的限度,普遍性规律不可超脱的情境性和历史性以及教学论自身发展逻辑的超实践性。
关键词:
教学论 教学实践 教学论学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