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6)
- 2023(15025)
- 2022(13147)
- 2021(12241)
- 2020(10263)
- 2019(23657)
- 2018(23363)
- 2017(45129)
- 2016(24726)
- 2015(27753)
- 2014(27798)
- 2013(27297)
- 2012(24958)
- 2011(22566)
- 2010(22482)
- 2009(20556)
- 2008(20195)
- 2007(17935)
- 2006(15431)
- 2005(13702)
- 学科
- 济(94265)
- 经济(94122)
- 管理(75602)
- 业(69802)
- 企(59437)
- 企业(59437)
- 方法(46334)
- 数学(40558)
- 数学方法(40047)
- 财(28314)
- 中国(24312)
- 农(24058)
- 制(21875)
- 学(21054)
- 业经(20960)
- 务(18142)
- 财务(18070)
- 财务管理(18031)
- 理论(17888)
- 地方(17375)
- 企业财务(17236)
- 贸(16423)
- 贸易(16417)
- 农业(15937)
- 易(15919)
- 技术(15876)
- 银(15568)
- 银行(15521)
- 体(15217)
- 融(15157)
- 机构
- 大学(352637)
- 学院(348897)
- 管理(137166)
- 济(136129)
- 经济(133120)
- 理学(119478)
- 理学院(118124)
- 管理学(116033)
- 管理学院(115379)
- 研究(113534)
- 中国(83241)
- 京(74125)
- 科学(70471)
- 财(66872)
- 所(56263)
- 农(54751)
- 财经(53566)
- 业大(52173)
- 中心(51522)
- 研究所(51203)
- 江(50708)
- 经(48803)
- 北京(46531)
- 范(46349)
- 师范(45838)
- 农业(42983)
- 经济学(41788)
- 院(41417)
- 州(40934)
- 财经大学(40111)
- 基金
- 项目(240905)
- 科学(189365)
- 研究(176152)
- 基金(175078)
- 家(152325)
- 国家(151111)
- 科学基金(130355)
- 社会(110326)
- 社会科(104663)
- 社会科学(104640)
- 省(93786)
- 基金项目(92984)
- 自然(85361)
- 自然科(83366)
- 自然科学(83348)
- 教育(82792)
- 自然科学基金(81892)
- 划(78864)
- 资助(72487)
- 编号(71223)
- 成果(58736)
- 重点(53760)
- 部(53744)
- 创(50124)
- 发(49581)
- 课题(49533)
- 创新(46762)
- 教育部(46565)
- 科研(46370)
- 制(46360)
- 期刊
- 济(144429)
- 经济(144429)
- 研究(103779)
- 中国(67967)
- 学报(56863)
- 财(52143)
- 管理(50921)
- 科学(50774)
- 农(48770)
- 教育(45436)
- 大学(43621)
- 学学(40841)
- 农业(33485)
- 技术(30704)
- 融(30036)
- 金融(30036)
- 财经(26998)
- 经济研究(22959)
- 经(22941)
- 业经(22712)
- 问题(18798)
- 图书(17270)
- 理论(17046)
- 业(17020)
- 科技(16719)
- 版(16248)
- 技术经济(15940)
- 实践(15534)
- 践(15534)
- 现代(14837)
共检索到504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冠凤 何静
教学科研人员是同时承担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核心成员,其激励问题一直为学界和高校管理层所关注。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科研人员特点,实证分析了教学科研人员现有激励制度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教学科研人员努力工作的动力,更多来自于工作本身产生的激励,相对而言,校方的奖励制度激励效果较差;在学校所实施的激励制度中,职称晋升制度优于报酬制度,科研奖励制度优于教学奖励制度;职称越高、年龄越大,内在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越强,外在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越弱。最后,本文对完善教学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教学科研人员 激励制度 有效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怀 邵慰
为了对高校科研人员进行有效激励,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层理论为基准,将现有的高校科研人员的激励制度进行层级分析。研究发现现有的激励制度大致分成如下三个层级:政治和法律层级、组织层级和个人层级。政治和法律层级、组织层级的制度主要是正式制度,个人层级的制度主要是非正式制度。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正式制度的激励作用,事实上非正式制度在激励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提出高校科研人员激励制度设计的方法,为高校科研人员的激励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研人员 激励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 层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茂卫 管文潮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上世纪末获得迅猛发展,迅速推广到世界各国。本文研究发现: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后公司绩效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反而刺激了经营者过度投资,从而损害了公司价值。
关键词:
股票期权 委托代理 公司治理 DEA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德方 陈宝明 汤富强
激励是科研职业的基础性问题。在科研职业化过程中,激励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激励制度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和专业化。科研人员激励主要受到自身和外部两方面影响,科研动机和科研能力、科研物质条件和科研交流协作构成了科研人员激励的主要影响因素。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跨越准备期、早期、成长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职业生涯所处阶段不同,科研人员自身需求以及外部条件也存在很大不同,客观上要求激励目的和手段更加具有针对性。本文在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科研人员全职业生涯激励框架,经过分析认为我国科研人员激励制度的设计还存在面向全职业生涯的针对性不够问题,为此提出构建和完善新时期科研激励基本框架、针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激励设计等建议。
关键词:
科研人员 全职业生涯 激励制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维政 吴继红
根据企业给员工提供的两类激励的多少组合,将组织的激励策略分为全面激励型、发展激励型、物质激励型和贫乏激励型;通过对256名员工和他们的主管的问卷调查,发现全面激励型策略能带来最高的回报,其次是发展激励型,物质激励型和贫乏激励型的激励效果相对较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卢祖丹
科研数据开放共享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推动科研人员实施数据开放共享,文章以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为基础,从计划行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制度理论及社会影响理论等多重研究视角出发,系统探讨科研人员数据开放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将其分解为态度认知、政策制度、技术基础、资源条件及文化规范等5个类别17小类因素,并依据开放共享流程解析各类因素的发力点和控制抓手。基于此,研究借鉴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构建科研人员数据开放共享激励机制,以期为有效推动科研人员数据共享行为、开创全社会科研创新繁荣局面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纪军 张晏
控制权配置与激励安排是组织治理中的两个重要工具,本文首先从组织中委托人私人收益角度分析委托人控制权与代理人激励之间可能的冲突,进而通过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一冲突关系进行经验检验。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显著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与股权性质、公司成长速度相关。民营控股公司中的冲突程度显著弱于其他类型公司,国资委控股公司中的冲突显著强于其他类型公司;而公司成长速度越快,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冲突越强。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上市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效果不显著、甚至出现负效应的经验现象,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娅
以英国约克大学和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为调查对象,对英国公共科研体系中科研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剖析,涉及聘用、岗位管理、薪酬结构与水平、收入激励等多个方面。研究表明,英国公共科研体系中相关机构对科研人员人事制度安排具有较大裁量权,采用"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层级式岗位管理,执行以"固定年薪"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薪酬制度,实施多元化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激励,并以"产出侧+投入侧"全覆盖的开放式人员绩效评价作为公平合理薪酬福利体系的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瑜 冯均科
以2012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薪酬激励的增加对于促进高管进行创新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在内部控制有效性充分的环境下,高管激励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会显著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治理效应的有效发挥促进了创新产出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创新绩效 高管激励 内部控制有效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瑜 冯均科
以2012~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薪酬激励的增加对于促进高管进行创新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在内部控制有效性充分的环境下,高管激励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会显著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治理效应的有效发挥促进了创新产出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创新绩效 高管激励 内部控制有效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鑫 杨曦
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权属配置实现科研人员创新激励是中国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涉及政策探索与制度创新,但其中的政策因果机制还不清晰。本研究结合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激励的政策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治理碎片化困境,在整体性治理理论视域下构建科研人员产权激励的复杂政策因果机制框架,引入过程追踪法以提炼改革案例中的复杂政策因果机制。研究发现,治理主体间利益平衡与复杂政策体系的治理碎片化构成了影响科研人员产权激励最终结果的因果机制链。最后,本文提出了破解上述治理碎片化问题的整体性治理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洪祥 孟璐 冯洁 万玉民 欧阳进良 黄灿宏
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政策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专家座谈等多种方式分析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可以 曾湘琼
文章通过分析科研人员使用机构知识库的激励因素,提出了基于WSR理论的科研人员使用机构知识库的激励机制的框架,该框架从知识、环境、员工3个维度构建了激励机制的运行空间,并探讨了不同环境下的激励组合。
关键词:
机构知识库 科研人员 激励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亚芬
从投入—产出角度对激励有效性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了高校科研激励机制设置完善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水生 梁淑红
本文利用2005~2012年年末仍未行权的股权激励样本,以股价变动1%所引起的各授予对象的股权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价值变动额占其总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股权激励程度,分别从董事会、高管层、CEO和CFO四个角度研究了其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一、引言2005年以来,中国证监会陆续发布有关股权激励相关制度规定以规范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