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3)
2023(12603)
2022(11100)
2021(10607)
2020(8873)
2019(20479)
2018(20379)
2017(38739)
2016(21633)
2015(24688)
2014(24727)
2013(23988)
2012(21717)
2011(19405)
2010(19430)
2009(17485)
2008(16756)
2007(14679)
2006(12481)
2005(10784)
作者
(61366)
(50888)
(50550)
(48380)
(32364)
(24546)
(23178)
(20054)
(19255)
(18347)
(17427)
(17027)
(16012)
(16010)
(15646)
(15607)
(15498)
(15116)
(14549)
(14449)
(12704)
(12452)
(12338)
(11612)
(11436)
(11401)
(11354)
(11205)
(10322)
(10191)
学科
(79986)
经济(79902)
管理(59616)
(55623)
(47188)
企业(47188)
方法(41725)
数学(36719)
数学方法(36079)
中国(20900)
(19524)
(19324)
(18814)
理论(17481)
业经(17003)
地方(15203)
教育(14595)
技术(13378)
(13350)
农业(13231)
(13110)
贸易(13105)
教学(13103)
(13065)
(12896)
财务(12826)
财务管理(12806)
(12720)
企业财务(12200)
环境(12173)
机构
大学(301155)
学院(296467)
管理(117472)
(108636)
经济(106063)
理学(103032)
理学院(101810)
管理学(99468)
管理学院(98930)
研究(95872)
中国(67581)
(63865)
科学(63000)
(48835)
(47899)
(47659)
业大(46521)
研究所(44150)
中心(43348)
(42337)
(42280)
师范(41849)
北京(40251)
财经(40202)
农业(37487)
(36722)
(35128)
(34946)
师范大学(33663)
技术(33424)
基金
项目(210229)
科学(164452)
研究(152866)
基金(150559)
(131459)
国家(130360)
科学基金(112132)
社会(92973)
社会科(88007)
社会科学(87982)
(83731)
基金项目(80096)
自然(74988)
教育(73486)
自然科(73296)
自然科学(73281)
自然科学基金(71904)
(70434)
资助(62965)
编号(62662)
成果(51384)
重点(46950)
(45855)
课题(44228)
(43769)
(43253)
大学(41338)
科研(40682)
创新(40544)
教育部(39340)
期刊
(111129)
经济(111129)
研究(86100)
中国(57932)
学报(50418)
教育(48425)
科学(44438)
管理(42798)
(42182)
大学(38824)
(36032)
学学(35202)
农业(30062)
技术(27905)
(20792)
金融(20792)
财经(19133)
业经(18129)
经济研究(17784)
图书(17691)
(16246)
(15652)
科技(15541)
问题(14325)
理论(14110)
技术经济(13951)
(13865)
统计(13362)
实践(13183)
(13183)
共检索到421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书辰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新篇章。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正确的办学观、人才观和教育观,明确办学定位,找准发展途径,坚持内涵提升与特色强校,全面推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颖  
教学与科研是服务于大学人才培养根本目标的两种基本活动,两者之间平衡的、良性的互动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但就目前我国大学而言,教学与科研非良性互动的问题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深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亟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耿益群  
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创新的重要源泉,而大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性的教师学术生态。美国研究型大学注重营造良性教师学术生态,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营造既体现充分的学术自由,也具有浓郁的竞争氛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宁生  
认为学科是高等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坚持四个原则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基础,科学定位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前提,处理好四个关系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关键,人才队伍建设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根本,条件建设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重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并要求,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是我国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主体力量,不仅承担着推动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使命,而且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新时期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型中,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建立制度化、长效化的教研互动机制,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如鹏  颜海波  张宏  邵桂珍  
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和重要环节,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有效教学的桥梁、纽带,是教学得以良性互动的保障。课程实施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整体评估与考核课程质量,注重对课程评估中存在问题的诊断并加以改进,从而推动课程质量的提升以及课程的内涵建设,促进课程教学的有序发展,无疑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暨南大学以学生为评价主体,辅以教师、校内外专家、校友、相关行业人士等不同群体的五维课程评估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来茂德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的未来发展需要大批引领潮流、勇担栋梁的创新人才。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对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责任,也是浙江大学多年来着力探索的目标和重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祖超  胡燕  
本文对研究型大学形成的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美国的一些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跨越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最后,就我国不同类型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跨越提出了战略对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生云龙  田静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职责,教学工作是大学的中心工作。然而,在有些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里,出现了忽视教学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将主要以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国内一些大学为例,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从制度和机制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革  李岱松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是实现大学组织目标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大学中普遍使用的绩效评价方法,存在与学校目标、教师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分析目前绩效评价方法的流程,指出单一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教研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的改进办法,通过对SSM理论、层次分析法、360度反馈评价方法的思考,提出复式指标体系的概念,为改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仲伟  陈流汀  
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重庆邮电大学在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发展中国邮电通信事业为使命,以振兴民族信息产业为己任,秉承艰苦创业、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凝智聚力,紧跟时代前进的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海宁  李湘健  
教学研究型大学既承担着本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又要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活动。通过分析教学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的特点,探讨对教学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的多元化模式的建构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霞  
大学研究型教学之"研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是研究领先的、研究取向的,也可以是研究为本的,或研究支持的。不同的涵义揭示了研究型教学中"研究"的不同侧重点。研究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我们广义地而不是狭义地理解"研究";建立研究与教学源与流的联系;创造、设计和组织特定的条件和框架;使研究与教学互动和融合,形成"研究-教学-学习"的联接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笃彬  陈兴明  吴雪  
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的两轮改革之后,新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再次把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上重要日程。前两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不过由于改革问题的一致性、改革任务的相似性、改革成效有限性等特点,使得我国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格局仍然表现出单一化的内部管理模式。如何根据大学的历史和传统,评估实力,辨别竞争中的优势,合理配置资源,选择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组织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