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
2023(1961)
2022(1769)
2021(1689)
2020(1411)
2019(3060)
2018(3103)
2017(5069)
2016(3281)
2015(3941)
2014(4160)
2013(3786)
2012(3600)
2011(3219)
2010(3597)
2009(3348)
2008(3313)
2007(3145)
2006(2995)
2005(2936)
作者
(9053)
(7316)
(7235)
(7199)
(4694)
(3568)
(3460)
(2844)
(2807)
(2723)
(2550)
(2418)
(2391)
(2387)
(2381)
(2374)
(2270)
(2267)
(2237)
(2176)
(2065)
(1946)
(1822)
(1812)
(1752)
(1740)
(1709)
(1676)
(1621)
(1506)
学科
教学(8608)
管理(7625)
(7615)
经济(7595)
(5878)
理论(5425)
学法(5359)
教学法(5359)
(5075)
企业(5075)
教育(4499)
中国(3702)
学理(3575)
学理论(3575)
(3397)
(2951)
(2842)
(2640)
(2460)
银行(2457)
(2367)
地方(2279)
组织(2245)
业经(2214)
(2130)
制度(1991)
(1991)
方法(1822)
农业(1815)
计算(1806)
机构
学院(42755)
大学(42511)
研究(13674)
管理(11926)
(11633)
经济(11079)
中国(11077)
(9645)
(9620)
理学(9123)
(9079)
理学院(8955)
师范(8949)
管理学(8582)
管理学院(8489)
科学(8264)
教育(8201)
(8030)
中心(7658)
(7465)
技术(7166)
职业(7137)
师范大学(6946)
(6827)
北京(6543)
(6237)
研究所(5862)
(5841)
财经(5542)
技术学院(5033)
基金
项目(21643)
研究(19159)
科学(15487)
基金(12321)
教育(11815)
(10135)
国家(9978)
(9652)
编号(9442)
成果(9389)
社会(9225)
社会科(8581)
社会科学(8581)
科学基金(8278)
课题(7945)
(7751)
(7384)
基金项目(5855)
资助(5537)
项目编号(5515)
(5405)
大学(5361)
教学(5342)
规划(5251)
重点(5160)
研究成果(5103)
(4926)
(4829)
(4816)
阶段(4809)
期刊
教育(19465)
(17878)
经济(17878)
研究(17280)
中国(16344)
(7296)
技术(6635)
管理(6430)
学报(5971)
(5847)
金融(5847)
职业(5600)
(5541)
大学(5005)
图书(4760)
科学(4666)
书馆(3924)
图书馆(3924)
学学(3924)
技术教育(3486)
职业技术(3486)
职业技术教育(3486)
农业(3308)
(3284)
论坛(3284)
财经(3124)
(2753)
高等(2736)
业经(2623)
(2553)
共检索到81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迟艳杰  
教学的概念考察是一种意义的澄清。中华文明初期,"教"孕育了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中华教育传统。先秦儒家的"教"主要是"教化"指道德教育,"学"是在日常生活中修养品德,言学即言德。在近代,古代教化之"教"变成"教育",在学校教育话语系统中出现"教授",后为"教学"取代,反映出重视学生的现代观念。如今"学"窄化为知识之"学习",教学概念虽强调了教和学不可分的事实,但对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养成品德,对教师感受职业生活的意义,却是"贫瘠不育"的。基于此,带有情感的教学概念得以重塑,即教学是我们教师基于对学生的关切,引导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明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书院成为中国现代文化教育机构改革特别是现代学校改革的重要制度和思想资源,书院史研究也随之兴起。这股"书院热"的社会背景是西式学校制度弊病的凸显及其引起的批判和反思,思想背景在于道尔顿制、导师制等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这两方面共同形塑了新的书院概念;同时展开的书院史研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各种方式暂时弥合了新书院概念与书院历史实践之间的割裂,并为新书院概念贡献了历史依据。这一重塑的书院概念成为中国教育史及教育理论中的重要典范,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琰  
《中庸》升格是一场以概念重塑为实质的思想运动。从唐到宋,《中庸》的言说文体依次经历了汉唐注疏体、唐宋论说文、宋人笔记体三种主要类型。汉唐注疏体以"礼"为统,随文释义,不能自由言说概念;唐宋论说文可以自由言说概念,但在经世致用倾向影响下,其话语特征以命题为中心,对概念辨析形成牵制;宋人笔记体为概念重塑提供了最自由且最恰当的话语载体,《中庸》的独特思想价值遂得以凸显。此后,宋代《中庸》言说史呈现出注疏体、论说文、笔记体互补发展的局面,三者的话语特征也在交融中不断变化。从文体角度考察文本、命题、概念,或可成为唐宋思想史研究的新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博雅学艺"(liberal arts)与"文科"(humanities)是西方教育史上两个核心的概念。在中文学界,liberal arts常常被翻译为"人文学科"或"文科",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两者的关系。文艺复兴之后,liberal arts和humanities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大,自始至终,liberal arts囊括了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知识,其一是体现敏感性精神的文法、修辞、诗歌,其二是体现几何学精神的算术、几何、天文学,等等,而自文艺复兴之后,人文学的概念已经将数学彻底排除在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景会  范会敏  
开馆时间是影响图书馆服务和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其进行自觉、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改善当前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推进图书馆工作。为此,本文以高校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的开馆时间作一剖析,以期对相关理论研究和工作评估有所启示。 1 概念考察笔者发现,在图书馆人的观念中,开馆时间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因为,虽然它普遍见诸于专业文章和书籍中,而且还是图书馆工作评估标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郝继伦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市场金融的成长,要求利率在经济运行中发挥最有效、最灵敏的杠杆作用。但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利率的杠杆作用却十分微弱,利率的调节也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因此,现实地考察我国利率杠杆的作用机制,从特定的利率形成机制来把握其深层的制度归因,进而探寻我国利率制度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现实方针,已是我国金融界的当务之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志伟  
"人单合一"是不是生态系统?一定意义上是,一定意义上又不是。"人单合一"是海尔内部的管理战略和组织结构的一个大调整,在海尔内部已经形成一个闭环,但这个闭环对外是半开放的,是对客户的开放,经销商或者其他有意成为"人单合一"中的一员者,则是被暂拒门外的,这个生态系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系统,是有缺憾的。目前,海尔正在进行打造平台型企业、生态圈的探索,张瑞敏说,这个生态圈建设的目标有四个字,即"生生不已"。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喜洲  彭小平  郭新宇  
无论是工作重塑研究的北美学派还是欧洲学派都认为,工作重塑不仅是一个概念或行为,而且是一种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干预手段,即工作重塑干预。工作重塑干预的设计基础主要有两种,即基于认知、关系与任务改变的工作重塑干预和基于工作要求与资源模型的工作重塑干预,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员工与组织的共同目标。研究表明,工作重塑干预不仅会对员工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工作绩效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工作重塑行为本身及组织绩效产生影响。未来的研究可重点关注工作重塑干预的作用机制、不同条件下的干预效果、基于个体优势的工作重塑干预以及中国组织情境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野  
学界以往多从西方文化语境出发来考察休闲及相关概念,这样的视角存在一定问题。有鉴于此,文章从中国文化语境出发,对休闲及相关语汇的词源予以考察,并适当结合现代休闲学与旅游学的相关理论,对休闲及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关系进行了阐释和辨析。从古人对休闲及相关语汇的理解中可以看出,休闲观念在中国起源较早,休闲表达的是一种优游闲暇的存在方式和生命态度。通过词源考察可以发现,"休"、"闲"、"游"等字出现很早,且较早被赋予了身心放松的含义。休闲及相关语汇在古籍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是:《庄子》中的"闲游"、《韩非子》中的"游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魏国东  徐巍  
对“大学”与“学院”概念的区别特征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欧美等国以及我国“大学”与“学院”概念的比较研究,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大学”与“学院”概念界定不清的问题,指出清晰界定“大学”与“学院”的概念、分清角色、正确定位对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石中英  
促进教育的民主化被看做是现代教育变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民主化包涵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既包括教育机会的扩大和均等,也包括教育组织、活动和关系本身的民主化。在教育民主化理念的支配下,民主成为适用于并支配学校事务的一项基本价值原则。然而,人们仔细审视民主概念在教育场域中的应用情况,也发现存在不少值得严肃讨论的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指向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学校是一个可以"被民主化"的场所吗?本文提出,由于学校组织的教育性特征,诞生于政治领域中的民主原则并不能完全无条件地适用于教育场域;在教育事务的处理上,民主原则的应用应该考虑与教育性原则以及传统、权威、道德、自主性等诸多影响因素相协调,从而建构更为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建龙  王建冬  胡磊  谢飞  
在回顾当前图书情报学界对知识服务概念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图书情报学界对知识服务概念的界定不明,导致过分贬低信息服务而自身又缺乏完善理论体系的问题,最后从知识服务产业实践分析的角度,给出了对知识服务概念新的界定方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贾俊民  葛文光  
农业、农村和农民及其相关问题是世界从古至今普遍存在或存在过的客观事实。但是,无论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还是其他各国,都没有三农概念和三农问题的提法。此概念和提法是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逐步形成的,期间经历了思想酝酿、提出内涵、凝练概念和中央正式公开使用四个阶段。中国提出这一新概念和新提法,有其独特的、深刻的和多方面的原因。三农的概念和三农问题的提出,对中国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一度尖锐的三农问题,探索不同于西方而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松岩  
"希腊"(Hellas)意即希腊人所居之地。在希腊人到来之前,古代巴尔干半岛南部断无"希腊"之名。公元前3千纪末开始,一批批希腊人移居该地区并与此前定居此地的皮拉斯基人相互融合,开启了历经千余年希腊的扩大与皮拉斯基亚的缩小的进程。大约至古风时代之初,希腊的地理、语言、族群、文化内涵基本成型;此后数百年直至近代,虽然随着希腊人移居范围扩大,出现"大希腊"和"希腊世界"的说法,但作为文化、族群和地理意义上的"希腊",其内涵和范围已经不是问题。希腊被称为"格里西亚"(Graecia)源自于罗马人的讹误。历史上希腊地区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1822年希腊宣布独立之前确实不存在一个被称为"希腊"的国家,但不容否认的是,以希腊半岛为核心区域的"希腊"历史文化,始终是真实存在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雅萍  
期待权应与私法权利要素结合纳入至私法体系之中,期待权概念界定为前提,亦是期待权制度研究的本源与基础。在期待权概念诸种学说考察与评述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期待权是已取得权利的部分构成要件,基于此享有期待完整权利实现的地位或资格,权利人在其它权利构成要件具备时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提出权利请求并得到法律所承认与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