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
2023(683)
2022(629)
2021(668)
2020(481)
2019(1181)
2018(1074)
2017(1656)
2016(1061)
2015(1648)
2014(1682)
2013(1309)
2012(1197)
2011(1004)
2010(1174)
2009(865)
2008(812)
2007(830)
2006(686)
2005(578)
作者
(2775)
(2262)
(2208)
(2188)
(1323)
(1135)
(1115)
(880)
(879)
(874)
(786)
(755)
(717)
(690)
(675)
(667)
(665)
(655)
(616)
(608)
(606)
(605)
(598)
(574)
(556)
(532)
(530)
(520)
(516)
(508)
学科
教学(7543)
学法(4755)
教学法(4755)
理论(3458)
学理(3057)
学理论(3057)
教育(1903)
计算(1529)
算机(1522)
计算机(1522)
机化(1512)
计算机化(1512)
组织(1377)
语文(1038)
管理(984)
文教(913)
政治(814)
思想(778)
思想政治(761)
政治教育(761)
治教(761)
德育(759)
研究(735)
(686)
经济(683)
(540)
(494)
(493)
改革(475)
学校(471)
机构
学院(14851)
大学(13219)
职业(4300)
(4004)
技术(3928)
师范(3918)
教育(3917)
职业技术(3077)
技术学院(3057)
研究(2957)
师范大学(2947)
(2707)
(2696)
管理(2450)
科学(2358)
(2247)
理学(2031)
(1996)
理学院(1977)
北京(1866)
经济(1832)
管理学(1725)
管理学院(1698)
工程(1689)
中心(1684)
教育学(1577)
中国(1518)
业大(1466)
(1445)
(1432)
基金
项目(7729)
研究(7635)
教育(5976)
科学(4760)
教学(4519)
(4279)
编号(4237)
成果(3877)
课题(3859)
(3782)
(3059)
基金(2934)
(2759)
改革(2702)
大学(2537)
规划(2354)
项目编号(2319)
社会(2297)
(2239)
(2236)
研究成果(2215)
国家(2199)
(2181)
教学改革(2139)
社会科(2100)
社会科学(2099)
年度(2078)
重点(1967)
高等(1965)
(1951)
期刊
教育(12117)
中国(6366)
研究(5132)
技术(4064)
职业(3882)
技术教育(2461)
职业技术(2461)
职业技术教育(2461)
(2095)
经济(2095)
管理(1922)
成人(1738)
成人教育(1738)
学报(1633)
(1599)
高等(1594)
大学(1573)
(1263)
论坛(1263)
高等教育(1198)
学学(1160)
实验(1081)
职教(1067)
科学(1032)
(862)
财经(818)
(789)
(766)
远程(762)
远程教育(762)
共检索到23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顾云虎  宋冬生  
作为整体的教学过程是科学世界和艺术世界的融合。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属性,不是可达到可不达到的境界问题,更不是工具,而是教学凭借自己的力量以自身为目的,抗拒异化危机,守护本己,使教学之成为教学的逻辑的最终完成。教学美为教学立法,遵循教学审美原则也即坚持教学对功利性求知目的的超越,追求教学的创造自由。当下教学日益沉沦为考试而教,模式化机械化,违背审美原则,不但窄化教学创造空间,也在根本上抽空人对真善美的探索。这样的教学没有前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辛继湘  
教学的审美品格表现出追求自由、超越功利、体现和谐、凸显个性、富于创造、充盈情感等特征,是教学的科学品格和伦理品格的升华。在教学中应通过呈现教学的生命之美,让教学过程灵动起来,建立审美的师生关系,使教学的审美品格得以彰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素平  田海松  
文章从实践出发,阐述了审美教育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认为英语教学需要技巧和方法,英语教学应与审美教学相结合,才能从传统教学中走出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世林  
审美游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融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活动,由于学校教育和审美游戏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因而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中学课程教学为例:语文和哲学是关于语言和解释的游戏,音乐和数学是关于符号和序列的游戏,美术和历史是关于时间和变化的游戏,地理和物理是关于空间和运动的游戏,生物和化学是关于模拟与复制的游戏。搞好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掘身体、器物和符号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断地促使其相互转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艳  李如密  
教学想象是课堂教学中一项蕴含艺术性的活动,富有想象的教学过程会促成教学美。教学想象中蕴含的美是基于教学构成性美的综合考量,包括要素、过程、形式与风格的美;它是指向教学生成性美的全面激发,表现在教学动态生成与发展中。教学想象之美表现为:借助教学想象达成教学目标的优化;依托教学想象实现教学内容的活化;凭借教学想象彰显教学主体的互动;依仗教学想象呈现教学过程的创生。为构建教学想象美化教学,需通过教学想象之外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形式美;教学想象之内使教学内容充满活力,确保教学内容美;批判已有教学想象给师生留有深度想象的自由,达成教学过程美;教学想象之上充实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审美的品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小彦  
思想政治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化活动,也是一种审美活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审美追求,要求教师挖掘课程中美的内容,并以美的方式阐述出来,为学生注入发展活力,推进学生的思想成长。
[期刊] 求索  [作者] 颜翔林  
在美学意义上,时尚属于审美思潮所派生的趋同化审美实践,是由少部分人倡导、最终引发众人仿效的审美现象。在消费社会中,时尚成为引导消费活动的运作逻辑和心理势能,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神话景观和美学形式。时尚来源于主体的符号需要,是符号消费需要和象征消费需要的双重聚集。时尚的力量是永恒的力量和超越历史与空间的力量,因为它寄寓着人类的感性追求:消费欲望和美感以及自我被社会承认的符号力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颜中玉  
本文阐述了美育的内容、在历史上的地位,分析了大学美育的现状,强调了大学美育的重要性及实施大学美育的构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翠凤  
审美心理学的深入发展使审美态度问题日益凸显,审美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审美体验,进而影响审美观乃至美学观。审美态度对人生理想也有重要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大学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没有能力评价或感知管理现状,也无法帮助客户企业规划或描述美好的未来。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没有在高水平企业经历过,基本没有关于管理审美的经验和能力。管理审美和管理审美能力是什么?为什么许多人辨别不了管理的美丑,甚至以丑为美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这些人不具备管理审美能力。管理审美和管理审美能力是笔者提出的新概念、新思想,可以帮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莉  
高校利用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教育,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我国高校审美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弘扬和启迪大学生的人文性,凸显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价值,塑造大学生的高品质人格,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审美教育是一种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不仅仅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美的理想和情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友峰  
主持人语:我们这个时代,是电子媒介渗透的时代,是事物微化的"微时代",更是城乡互动的审美时代。审美活动随着物质生产的日益丰富而普遍化了,艺术的机械复制与现代电子——数字传播技术的发达,使得人们可以随时审美,人类进入了一个泛审美化的时代。十九世纪建构的审美乌托邦被颠覆了,关于审美救赎的一切许诺,要么被感性快感所湮灭,要么被审美的资本化冲淡。古典美学所确立的"非功利
关键词: 古典美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牟纲  
审美教育是全面教育的有机构成 ,是滋养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提升教育品位 ,实现人的终极关怀的基本手段。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体验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是实现美育任务的基本途径。审美体验的培养不能单纯地依靠几门艺术课程 ,而应该融入到整体教育之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继平  
在审美过程中,当代大学生在审美对象的选择、审美方式的确定、审美标准的掌握、审美情感的满足等方面,具有共同的审美心理倾向。尽管是个人的行为,但由于人的审美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在某些时间、某些场合、某些方面,会出现相同的兴趣和爱好。针对这些倾向和特点,应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国  
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对当前音乐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音乐审美心理发生条件的研究,根据审美心理发生的特点总结出了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实现审美教育的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