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
- 2023(1194)
- 2022(1092)
- 2021(1094)
- 2020(865)
- 2019(1935)
- 2018(1851)
- 2017(3060)
- 2016(1895)
- 2015(2454)
- 2014(2492)
- 2013(2099)
- 2012(1951)
- 2011(1721)
- 2010(1862)
- 2009(1517)
- 2008(1465)
- 2007(1347)
- 2006(1188)
- 2005(1082)
- 学科
- 教学(7880)
- 学法(4951)
- 教学法(4951)
- 理论(4268)
- 学理(3229)
- 学理论(3229)
- 教育(2749)
- 济(2697)
- 经济(2691)
- 管理(2624)
- 业(2155)
- 企(1808)
- 企业(1808)
- 计算(1634)
- 算机(1614)
- 计算机(1614)
- 组织(1611)
- 机化(1590)
- 计算机化(1589)
- 学(1490)
- 中国(1409)
- 语文(1083)
- 研究(1044)
- 政治(1028)
- 思想(1025)
- 文教(959)
- 方法(935)
- 思想政治(911)
- 政治教育(911)
- 治教(911)
- 机构
- 学院(24422)
- 大学(23815)
- 研究(6749)
- 范(6123)
- 师范(6027)
- 教育(5661)
- 管理(5259)
- 技术(5159)
- 职业(5088)
- 京(5068)
- 济(4981)
- 科学(4816)
- 经济(4741)
- 师范大学(4732)
- 理学(4384)
- 江(4349)
- 理学院(4272)
- 中国(4086)
- 管理学(3934)
- 管理学院(3887)
- 技术学院(3710)
- 职业技术(3595)
- 州(3574)
- 所(3427)
- 北京(3380)
- 中心(3324)
- 研究所(3077)
- 财(2942)
- 业大(2889)
- 农(2682)
共检索到39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继存 车丽娜
教学不仅是一种事实之在,也是一种价值之在;相应地,以教学为对象的理解可以分为知识性教学理解和价值性教学理解。相对于知识性教学理解,价值性教学理解更加注重教学目的本身的合理性,突出教学理解的价值含蕴,更接近人为教学的真实。对于教师来说,现实的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师个人的职业活动,但这种职业活动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疑是教师个人职业活动得以展开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因此,教师只有站在国家、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的立场上去认识和理解教学,才有可能形成教学理解的一种总体性视域。基于对教学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继存
课程理解是教师通过对课程的解释或释义来把握课程意义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精神生命的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课程理解是一种实践性的理解,凡是把课程引向神秘主义的,都能够在课程实践中以及对课程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而恰当的解决。课程理解是历史性的存在,课程理解的历史性昭示着我们:教师必须具有一种历史意识,在把握自身存在历史的基础上理解课程。课程理解具有时代性,只有在不断解决课程实践问题的过程中,课程理解才能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课程理解内含和表达的教师价值追求和理想愿望确立和提供了评判与把握现存课程的超越性价值准则。教师个体的课程理解与教师集体的课程理解是一个双向返回的过程,通过课程理解促进教师...
关键词:
课程理解 课程意义 课程实践 课程实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巩子坤
关于数学理解,学者们提出三种观点:一是网络联系说,即理解是表征网络的生成;二是表征转化说,即理解是实现表征之间的转化和建立表征之间的联系;三是类型层次说,即理解有直观理解、程序理解、抽象理解和形式理解等类型层次。这三种观点都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表征理论,都认为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行进过程。数学理解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明晰了数学理解的内涵,深化了对数学理解的认识;而它的课程意义在于,可以而且应该基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制定适切的课程目标,促进有理解地教与学。
关键词:
数学理解 理解水平 课程目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当前教学中的道德沦落与异化不在于规范伦理的旁落,而在于对教学内在道德性的忽视。把握教学本体需要从对教学本质的逻辑分析走向对教学存在的理解。教学不仅是一种道德性实践,更是一种德性生活,是充满理性的、自由自觉的、道德创造性的和自律的生活。重返德性生活的教学才会获得自救,也才有教育中人的真正解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分别从德文与英文翻译过来的两个不同的教育概念。尽管其各自的研究都共同指向课堂教学,但由于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在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以及对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规定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两种难以通约的研究范式,前者根植于德国深厚的新人文主义的"教化"(Bildung)传统,属于欧洲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学"范式;后者则与课程论以及不同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相联系,属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育科学"范式。清理20世纪我国从西方不同文化传统引进的教育学科的概念,弄清不同概念的含义及其在我国语境中的变化,是新世纪重建教育...
关键词:
教学论 教学理论 教育学 教育科学 范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四耕
作为一种活动性存在,教学本身的运动、发展不仅涉及到外显的行为过程,而且涉及到内隐的精神过程。内隐的精神过程即教学理解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是理解的“循环”过程,包含“内循环过程”与“外循环过程”。教学理解过程观是一种不同于外显行为过程观的新的教学过程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作为师生人生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学生活需要促进人生发展和意义延续。由于人是文化依附和文化延续、创造的双重存在,因而教学需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造的使命,以使师生获得文化生命的更新与发展。这就需要研究教学的文化属性,从文化的角度对教学予以体认和思考,以便在技术日益渗透、影响、甚至宰制着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今天,寻找超越技术理性桎梏的新教学理解路径。
关键词:
教学理解 文化交往 文化实践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顾云虎 陈罡
美国南卡罗纳州India Hook小学Stacy Bunchman老师为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生上一堂数学公开课。中美两国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差异促使人反思一个根本性问题:教学过程应追求什么,它又何以可能?Stacy老师以工具运用作为教学活动的支撑,以探究理解作为教学过程的进路,表面看来内容简易,效率不高。但在这简单低效表象背后,确认澄清问题,运用工具材料探索未知,反思自己所知,为知识提供充分的证明理由,学生由此进入一种研究过程,尝试一种研究方法,养成自我担当认知责任的理性精神,是非常复杂有效。我国教师教学过程还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
关键词:
教学过程 公开课 工具 探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承槐 王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判断、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时代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阐明了党和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任务、行动纲领、行进路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凯
当代英美教育学者借用麦金太尔的实践概念,提出了教学作为德性实践的重要观点。这个观点有力地批判教学技术化取向,促进教学中的知德合一,关注教学道德的内生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麦金太尔实践概念 教学 德性实践 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丁夏
1999年 1 2月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强调指出 :“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是国家改革开放大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几年来 ,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较大进步 ,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本期特辟专栏 ,介绍有关成果 ,以与各界交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伟
个性化教学回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从教师的维度来看,个性化教学具有独特性、创造性与标识性。但是,在教育的现代化推进中,在教育规模与效率的崇拜中,个性化教学深陷于班级授课制、标准化考试与量化教师评价的樊篱中而难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教师之维的建构应关怀生命,在反观自身中凸显教学的独特性;超越考试,在知识重构中彰显教学的创造性;特色评价,在反思完善中强化教学的标识性。
关键词:
个性化教学 教师 创造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瑶 张春莉
数学理解是国际数学教育的重要研究主题。目前,西方数学理解研究已经逐渐成熟,研究者多年来一直从多个方面进行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探索。研究内容包括数学理解的涵义、模式和水平、教学实践、评价等方面。虽然西方研究者都在强调要重视数学理解的作用,但对什么是数学理解学者们的看法又不尽相同。斯根普的两种数学理解模型和皮瑞——基伦超回归的理解水平影响深远,需要我们必须深入地了解它们。国内数学理解研究应从细化数学理解层级、做好数学课例研究、关注教师和学生两类视角等方面努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单中惠
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是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思维”是他所论述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从思维和反思性思维的涵义及价值、“思维五步”和“教学五步”以及思维训练与教学活动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论述了杜威的反思性思维与教学理论。教学成功的关键就是要能激发儿童的思维。反思性思维是最好的思维方式。因此 ,无论对教育来说 ,还是对儿童来说 ,通过反思性思维训练 ,培养优良思维的习惯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反思性思维 思维五步 教学五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