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5)
2023(5284)
2022(4405)
2021(4153)
2020(3381)
2019(7536)
2018(7255)
2017(12951)
2016(6841)
2015(7763)
2014(6950)
2013(6465)
2012(6099)
2011(5450)
2010(5760)
2009(5460)
2008(5517)
2007(5161)
2006(4638)
2005(4215)
作者
(19063)
(16103)
(15736)
(14967)
(10103)
(7597)
(7086)
(6068)
(5901)
(5835)
(5363)
(5305)
(5250)
(5095)
(4950)
(4913)
(4706)
(4616)
(4578)
(4519)
(4021)
(3840)
(3812)
(3625)
(3575)
(3556)
(3538)
(3522)
(3336)
(3156)
学科
(24706)
经济(24688)
管理(22336)
(19643)
(18092)
企业(18092)
技术(10845)
教学(9058)
技术管理(8739)
理论(7857)
中国(7747)
方法(7419)
(6715)
数学(5776)
业经(5712)
学法(5678)
教学法(5678)
数学方法(5554)
(5386)
教育(5352)
(5321)
(5084)
(4932)
银行(4914)
(4786)
(4672)
金融(4671)
地方(4603)
(4243)
学理(3927)
机构
学院(92116)
大学(91851)
(35516)
经济(34755)
研究(33234)
管理(31406)
理学(26589)
理学院(26224)
管理学(25516)
管理学院(25317)
中国(24322)
科学(20395)
(20113)
(16762)
(16642)
(15126)
研究所(15069)
中心(14596)
(14178)
师范(13992)
(13691)
北京(13125)
财经(12764)
业大(12759)
(12641)
技术(12449)
(12175)
(11583)
师范大学(11158)
经济学(11147)
基金
项目(60172)
科学(46698)
研究(45492)
基金(41135)
(36635)
国家(36312)
科学基金(30803)
社会(27552)
社会科(26071)
社会科学(26063)
(24962)
教育(22574)
基金项目(21070)
(20306)
自然(19209)
自然科(18871)
自然科学(18866)
自然科学基金(18516)
编号(17825)
资助(16398)
(15502)
成果(15262)
创新(14665)
课题(14218)
重点(14060)
(12954)
(12439)
大学(11997)
(11668)
国家社会(11591)
期刊
(40824)
经济(40824)
研究(31586)
中国(25540)
教育(22388)
管理(16094)
学报(15360)
科学(13968)
(13658)
大学(12365)
(12230)
技术(11381)
学学(11134)
(8415)
金融(8415)
农业(8033)
经济研究(7535)
财经(6849)
科技(6295)
职业(6267)
(6095)
业经(5880)
(5190)
技术经济(5015)
(5006)
论坛(5006)
问题(4586)
(4551)
图书(4424)
(4404)
共检索到149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四耕  
作为一种活动性存在,教学本身的运动、发展不仅涉及到外显的行为过程,而且涉及到内隐的精神过程。内隐的精神过程即教学理解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是理解的“循环”过程,包含“内循环过程”与“外循环过程”。教学理解过程观是一种不同于外显行为过程观的新的教学过程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顾云虎  陈罡  
美国南卡罗纳州India Hook小学Stacy Bunchman老师为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生上一堂数学公开课。中美两国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差异促使人反思一个根本性问题:教学过程应追求什么,它又何以可能?Stacy老师以工具运用作为教学活动的支撑,以探究理解作为教学过程的进路,表面看来内容简易,效率不高。但在这简单低效表象背后,确认澄清问题,运用工具材料探索未知,反思自己所知,为知识提供充分的证明理由,学生由此进入一种研究过程,尝试一种研究方法,养成自我担当认知责任的理性精神,是非常复杂有效。我国教师教学过程还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光岐  
教学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过程系统包括“教”的子系统和“学”的子系统。从对教学过程理论基础考察入手,以新课程理念为立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做指导,借鉴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从“教学过程系统观”出发,以师生交往互动为视角,应该把教学过程划分为准备、启动学习、指导思维、训练建构、反思改善五个阶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当前教学中的道德沦落与异化不在于规范伦理的旁落,而在于对教学内在道德性的忽视。把握教学本体需要从对教学本质的逻辑分析走向对教学存在的理解。教学不仅是一种道德性实践,更是一种德性生活,是充满理性的、自由自觉的、道德创造性的和自律的生活。重返德性生活的教学才会获得自救,也才有教育中人的真正解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志明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根据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或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伟  
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未必是认识过程,但也不存在脱离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异质而同构。在关注教学过程相对于认识过程的特殊性的同时,也必须充分关注认识过程对于教学过程的基础作用。教学过程必须运用直观、分析、综合等方法,重视认识过程中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诸环节的把握,从而达到对间接认识对象的全面而透彻的认知。教学过程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只有在回归认识过程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进一步拓展和呈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 ,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 ,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 (对话、合作、沟通 )关系 ,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斌  
文章从案例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着手,讨论了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价问题,论述了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诸阶段中应当担负的角色与任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温寒江  
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它进行过各种探索和研究,丰富和深化了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把教学过程解释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但是,长期以来,囿于我们对人脑功能认识的局限,教育理论对教学过程的阐述还不全面。大脑两半球功能的研究成果表明:“大脑两半球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左脑倾向于用语词进行思维,右脑则倾向于以感觉形象进行思维。”我们认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广君  
作为一种人为的存在 ,教学在历史中发生、存在和演化。在以往的教学论研究中 ,教学演化问题一直未能真正进入理论的视域。在教学本体论研究中 ,教学演化作为教学存在的基本形式和基本表征 ,处于极其重要的理论地位。教学演化问题的研究在研究主体、研究对象、思维方式和研究结果等方面与以往的研究截然不同 ,教学演化的方向性、教学方式的演变、教学系统的发育、教学进化史、教学史观等相关理论问题 ,构成了教学演化问题研究的主要论域。教学演化问题的确立以及就此而展开的深入研究 ,在理论上预示着一种新的教学史观的形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健儿  
近年来,美国学术界出现了一种新的关于教学的观点——"教学作为说服"。这种观点既可以看作是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进一步完善的努力,也可以看作是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种突破。它在坚持建构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说服"一词,将它作为新观点的核心概念,在依然强调内部因素的同时,大胆地强调了外部因素——"信息"及其他与内部因素相互作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新观点对于我国教学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文胜  
分析微观教学过程监控内涵、要素和功能,论述教材在微观教学过程监控中的作用,以中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篇)》为例,研讨如何通过创新教材设计与应用,做好微观教学过程监控,进而有利于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秀玲  
我国的教学研究一直缺少整合 ,缺少对课堂教学内在规律的认识 ,教学过程观的重建是一种必然。根据复杂和生成性思维的认识视角 ,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具有 :重过程创造反机械预设、主体作用方式从教师———学生单向度到师生、生生多向互动、重关系而非实体、提倡多元和个性反对中心、同一等典型特征 ,认识了这些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定仁  王兆璟  
教学过程阶段的教学理论“集结”性质及其受制因素的复杂 ,本质上决定了教学过程阶段范型多极化与系统化的历史走向 ,对诸多教学过程阶段理论范型及其相关界说的历史抽绎也证明了这一点。关涉到其操作层面 ,作为教学实践这一“智慧性”生活的主导者 ,教师理应在秉承教学过程阶段理论范型内核的基础上 ,确立以系统性、双向性、动态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为基本主导精神的实践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