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
- 2023(2032)
- 2022(1781)
- 2021(1801)
- 2020(1450)
- 2019(3365)
- 2018(3294)
- 2017(5699)
- 2016(3550)
- 2015(4412)
- 2014(4513)
- 2013(4098)
- 2012(4049)
- 2011(3731)
- 2010(4086)
- 2009(3464)
- 2008(3685)
- 2007(3392)
- 2006(3078)
- 2005(2791)
- 学科
- 济(10448)
- 经济(10430)
- 教学(8115)
- 管理(7339)
- 业(6430)
- 理论(5575)
- 企(5200)
- 企业(5200)
- 学法(5046)
- 教学法(5046)
- 方法(4710)
- 学(4455)
- 数学(3834)
- 数学方法(3629)
- 学理(3292)
- 学理论(3292)
- 教育(3289)
- 中国(3093)
- 农(2857)
- 财(2397)
- 业经(2168)
- 组织(2135)
- 和(2105)
- 制(1970)
- 农业(1947)
- 融(1812)
- 金融(1811)
- 计算(1793)
- 地方(1757)
- 贸(1736)
- 机构
- 大学(55363)
- 学院(55098)
- 研究(19544)
- 济(15920)
- 管理(15589)
- 经济(15417)
- 科学(14154)
- 理学(13327)
- 中国(13260)
- 理学院(13048)
- 管理学(12449)
- 京(12377)
- 管理学院(12350)
- 所(11080)
- 范(10991)
- 师范(10822)
- 农(10505)
- 研究所(10307)
- 江(9536)
- 师范大学(8705)
- 业大(8512)
- 中心(8435)
- 农业(8375)
- 财(8262)
- 教育(8186)
- 技术(8082)
- 北京(7847)
- 州(7445)
- 财经(6668)
- 院(6644)
共检索到84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森 王天平
从人类的"肉体—工具"物质结构的角度看,教学活动是一种改造人类的生物性而赋予人类以文化性的人化活动。虽然教学活动在目的上以培育人类的文化性为取向,但是为保证人类文化性的发展动力,教学活动在功能上主要反过来满足人类的生物性。于是,教学活动既需以赋予学生以文化性为取向,又不能完全以赋予学生以文化性为取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教学活动的人性悖论。要实现教学活动的人化回归,就需要从整体上考查现实的教学活动,在有效地满足人类的生物性的基础上,限制和利用人类的生物性,尽可能培育人类的文化性。
关键词:
教学活动 人性悖论 人化回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谷秀娟
信用悖论是银行业在其信用风险管理过程存在的较大问题: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与分散信用风险之间的矛盾。笔者考察和研究了运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进行风险分散化贷款组合管理的KMV模型和以金融创新——信用衍生品进行对冲组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
信用风险 信用衍生品 信用悖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翠翠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教学改革过程中对高效课堂的盲目追求,很多课堂教学呈现出技术化倾向。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技术化可以细分为器物形态、工艺形态和智能形态三个维度,每种形态的技术化又因其维度差异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悖论表征。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将技术置于一种尴尬境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主体不但没有因为技术的使用获得应有的解放,反而陷入被技术控制的状态。技术化不仅导致教学本身的异化,而且进一步造成教学中人的异化,背离了教学的育人初衷。要超越当下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必须在技术更新的基础上完成技术观的转变,即在理性认识技术、反思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发挥制度的规约和保障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于翠翠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教学改革过程中对高效课堂的盲目追求,很多课堂教学呈现出技术化现象。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技术化可以细分为器物形态、工艺形态和智能形态三个维度,每种形态的技术化又因其维度差异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悖论表征。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将技术置于一种尴尬境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主体不但没有因为技术的使用获得应有的解放,反而陷入被技术控制的状态。技术化的结果,不仅导致了教学本身的异化,而且进一步造成教学中人的异化,与教学的育人初衷严重背离。要超越当下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就必须在技术更新的基础上完成技术观的转变,即在理性认识技术,反思技术化倾向同时,发挥制度的规约和保障作用。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技术化 价值悖论 超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尹伟 谢武纪
如何正确解读和诠释教育事实,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亟待澄清的前提性问题。将教育事实简单等同于一般的自然事实,导致了一系列认识悖论。深究起来,这实际上源于教育学的科学主义情愫和确定性思维,并由此造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离,延误和妨碍了教育理论的成长与建设。
关键词:
事实 教育事实 逻辑 实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国峰
生产力是一种生产"能力"。它可以分为"自然"和"人为"两大类,前者是一种自然属性,后者是一种社会属性。"生产力悖论"是指"人为"生产力盲目、非理性地发展;"自利"作为"自然"生产力的范畴,它是一种自然规律,是其他"人性假定"的基础,是第一性的;"人为"生产力的第一次反动是对自然本身的反动,而第二次反动是对其主体"人"的反动。人类制度的演化是一个"人为"生产力相对于自然和人自身的两次反动的逐渐修正的过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静 王家国
内部营销的发展经历了员工激励和员工满意阶段、顾客导向阶段、战略执行/变革管理阶段三个阶段,内部营销理论在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中的运用领域在不断扩大。本文在对内部营销理论的发展进行完整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内部营销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及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志耕
日益进入后工业社会中的现代教育与目前的教学改革构成了种种矛盾。如果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去考察,则不难发现,明显存在社会需求的超前与成人教育的滞后、人才需求个性化与教育培养程式化等矛盾。解决这些矛盾,主要应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提倡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规划自我;提倡课外导师制,引导学生发展个性,从而达到科学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
成人教育 悖论 化解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诗华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诸多治理问题通常被归因于股权结构中的国有股的“一股独大”,但在理论上却无法得到满意的解释,而相关的实证研究也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认为“一股独大”只是引起公司治理问题的表面原因,透过“一股独大”可以发现国有股东的不完全行为,政府的目标冲突和职能混同才是产生问题的真正根源。
关键词:
国有股 利益相关者 治理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河
资本扩张带来了系列悖论:经济悖论、人口悖论和生态悖论。资本扩张悖论的产生与西方近代以来流行的直观本体论相关。生成论的本体论是资本扩张悖论破解的理念支撑,而剩余价值的人本回归则是资本扩张悖论破解的现实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并不存在逻辑、历史与经验上的必然关联,在特定的境遇中相互间甚至存在着悖论。在如今市场主导的环境中,机构层面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自主权,这强化了高校内部的行政力量,反而以多少地牺牲个体意义上的学术自主或自由为代价。因此,在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已经成为共识的今天,对这种共识及其政策效应持守一种反思立场尤为必要。
关键词:
大学自治 学术自由 行政权力 学术权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汪凌
本文对探讨个体认知风格的心理经营理论做了简要介绍。这一理论认为 ,人们习惯于通过视觉图像或听觉图像 (或两者并用 )来处理所感知到的信息。而唤起习惯的不同和对不同唤起参数的经营使学生个体表现出不同的学科学习能力倾向。心理经营理论尝试从这一角度出发 ,构勒各类学生的教学型面图 ,昭示他们潜在的学业能力倾向与学业困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正江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根本属性之一。国外最新科学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对人的社会活动具有深刻影响。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利己的,马克思、恩格斯有过反复地论述。现代科学也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利己有损人利己、利人利己等多种情况。前者产生恶,后者产生道德。道德教育不能把外在的道德规范、道德概念等灌输给学生,而应从人的利己性开始,培养理性、情感等道德要素,培养合作与互惠互利等道德精神,教育学生追求道德真理,获得道德自由。教育过程与方法上要坚决反对灌输,采用引导、发现、建构、对话等方法。
关键词:
人性 利己 人的自然属性 灌输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生平 张晶晶
资本逻辑是资本占据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本身所呈现的一种内部联系,它不仅是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更是资本本性在全球视域内的必然选择,是增值逻辑和扩张逻辑的内在统一。资本逻辑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核心,通过对其实体形态、关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深度批判,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逻辑的二律背反。这种悖论性的存在根源于资本逻辑本身,是资本二重性的必然结果,成为生产方式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内在弊病,必须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让资本创造的财富为全体劳动者平等地享有。资本逻辑本身就蕴含着超越资本逻辑的潜在力量,这不仅是资本自反性的必然结果,也是扬弃资本、超越资本逻辑的内在动力。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共同富裕为本质,培育资本的伦理精神和人文情怀,建构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燕 武忠远
管理思想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人性假设的探索,从最初的经济人,到现在的文化人,每一种人性假设的出现均预示着将会产生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人性假设理论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管理思想的创新。西方管理实践活动始终没有离开人性假设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影响,这对构建中国式管理方法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人性假设 管理理论 管理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