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5)
2023(15125)
2022(12745)
2021(12137)
2020(9731)
2019(22072)
2018(22028)
2017(39735)
2016(22086)
2015(25181)
2014(25130)
2013(24157)
2012(22711)
2011(20862)
2010(21275)
2009(19687)
2008(19721)
2007(17858)
2006(16154)
2005(15134)
作者
(61824)
(51316)
(50984)
(48947)
(32863)
(24712)
(23400)
(19803)
(19797)
(18589)
(17543)
(17294)
(16509)
(16416)
(16197)
(15635)
(15268)
(15065)
(14889)
(14823)
(13280)
(12587)
(12447)
(11946)
(11799)
(11565)
(11561)
(11503)
(10557)
(10310)
学科
(89228)
经济(89114)
管理(55834)
(50220)
(40808)
企业(40808)
中国(32062)
方法(29440)
(26394)
数学(23392)
数学方法(22981)
业经(22605)
地方(22458)
(20461)
(20331)
(19498)
(18792)
贸易(18772)
(18219)
理论(18187)
农业(17210)
(17072)
银行(17045)
(16576)
(16082)
金融(16077)
教育(15990)
(14776)
(14684)
(14614)
机构
学院(308661)
大学(306753)
(123205)
经济(120391)
研究(113699)
管理(104958)
中国(88044)
理学(86993)
理学院(85812)
管理学(84113)
管理学院(83494)
(68493)
科学(67630)
(59914)
(58330)
研究所(52032)
中心(51091)
(50262)
(49505)
师范(49010)
(48106)
财经(45184)
北京(44908)
(40929)
(40676)
(40663)
业大(39342)
师范大学(39102)
经济学(38367)
农业(37091)
基金
项目(187998)
研究(147354)
科学(146678)
基金(130726)
(112745)
国家(111664)
科学基金(93941)
社会(90859)
社会科(85780)
社会科学(85764)
(74144)
教育(71316)
基金项目(66507)
编号(62668)
(62410)
自然(55623)
成果(55193)
自然科(54287)
自然科学(54275)
资助(53843)
自然科学基金(53289)
课题(46379)
(45747)
重点(43623)
(41988)
(39319)
(39097)
(38418)
发展(37416)
国家社会(37318)
期刊
(155486)
经济(155486)
研究(105215)
中国(79324)
教育(59405)
(47408)
(46763)
学报(46150)
管理(43786)
科学(42873)
大学(35614)
(32852)
金融(32852)
农业(32261)
学学(32099)
技术(29962)
业经(25853)
经济研究(24945)
财经(23341)
(20525)
问题(19743)
图书(19626)
(18185)
(17428)
职业(16619)
国际(16330)
(16070)
论坛(16070)
世界(15990)
书馆(14726)
共检索到509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护华  
本研究应用人类学的长期参与观察方法和社会转型理论,揭示了我国教师发展中普通教师参与教改所遇到的种种超越教学法技术和方法层面的困难,提出只有正视教改中涉及的微政治元素给教师及其所在实践共同体带来的冲击,深入分析教改所带来的种种权力和利益、情感和观念、身份和文化的重建内涵,才能找到适合本土教改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套由"不愿、不敢、不能"到"愿做、敢做、能做"的三部曲行动次序和逻辑,以期指导教师发展的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明帅  胡惠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要义,应该聚焦于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层面。在当今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中,既有先进、时尚的理念来引领,又有具体、丰富的经验作指导。问题在于,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之间常常存在着空白。那么,对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在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之外,还有什么关键因素?这些因素能否填补这一空白?本文试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昊  
教师人文化发展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教师要树立人文化发展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人文化发展,创建人文化校园,建立以人文化的教师评价体系与校本管理机制以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峻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卫国  
构成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要素有两个:以判例书为基础的教材和以为苏格拉底问答法为核心的授课方式。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我国法学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应合理确定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范围,严格遵循案例教学的基本程序,科学编辑教学案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桑国元  王文娟  
文化人类学因其理论和方法的独特性,能够为教师研究带来全局的、全新的视角。在梳理人类学视野中的教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一项师生互动研究的民族志撰述为例,从研究课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微观情境出发,运用文化人类学仪式理论,对研究课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的仪式意义、仪式过程及结果进行深描;进而提出研究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行为分析的新视角,丰富研究课堂师生互动的民族志个案,以此来理解师生互动的深层意义。最后,提出一种基于课堂田野研究和课堂民族志撰述的"教师人类学的想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姬广绪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开始全面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类学开始关注互联网的研究,产生了新的研究领域——互联网人类学。文章讨论了互联网人类学的相关研究,包括各类新技术、新媒体等在人类学中的应用,互联网人类学的学术视野,以及互联网对传统人类学研究话题的提升,互联网人类学与当代世界的发展等。人类学研究的互联网化将成为中国人类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将互联网人类学同中国研究相结合,是构建人类学的中国互联网研究的新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焦李媛   张雪翠   王屹  
建设高质量的教学创新团队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类型地位、有效增进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手段。以组织发展为基础的组织行为学为理解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组织行为学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兼具共生性、开放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实践型研究型团队,其组织环境主要由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动力所提供。面对团队建设过程中组织化程度偏低、“双师”流通机制壁垒、领军人才匮乏、共生文化缺位等现实困厄,应注重组织结构,系统规划团队生命周期;依托产教共同体,畅通“双师”教师循环路径;注重人才梯队建设,优化领军人才培养;立足组织特性,塑造团队文化,实现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高质量发展和实践水平的高效提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正江  
近些年来,案例教学法日渐应用于职前教师教育。为了探索这种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应用条件与操作策略,笔者以自己面向师范生开设的一门案例教育课程为载体,展开了持续四年的行动研究。研究表明,案例教学并不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它的成功实施须满足一系列的条件。为了揭示这些条件,论文结合自己的探索历程和经验反思,对事关案例教学成败的四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12条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的行动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秦炜炜  
随着《博耶报告》的发表,大学教学引起了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教学支持服务也成为各国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普遍方式。如果从196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创建全球第一个教学支持服务中心算起,西方高校的教学支持服务实践与研究距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并呈现出制度化、多元化、专业化和全球化等特征。2007年,中国海洋大学成立了国内首个教学支持中心,我国也开始更加注重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要跨越中西方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差距,就必须在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的双重变奏中探寻中国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发展路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容琴  
对高校教师实行分类管理,重视教学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传统高校存在的偏重科研的教师管理模式,应从实行独立的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审制度、优化教学考核的具体指标体系,以及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等方面进行努力,以此确保实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竹  
《资本市场学》课程具有应用性强、综合性强和动态性强的特点,传统的以"讲述法"和简单的"案例分析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文章结合《资本市场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在该门课程教学中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法,并对情景模拟教学的具体形式、实施过程和应用意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海波  
教师进修学校在我国中小学教师发展和新课程师资培训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教师进修学校在发展中面临着管理职能不清、培训规划缺失、需求分析不准、培训能力不足等困境。为了突破当前发展瓶颈,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教师进修学校需要明确发展方向、更新服务观念、加强多元治理、提升教师素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兰芳  
英国教育人类学作为文化教育人类学的主要代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国内教育人类学兴起后对其鲜有提及。本文根据它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初的萌发阶段、70年中期至80年代初的个性化阶段、80年代至今的继承与多元文化阶段,勾勒其历史发展脉络,希冀通过"他山之石"有所裨益于国内教育人类学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陈红燕  
自20世纪中叶起,教育人类学在德国业已成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英美国家相比,德国教育人类学具有开放性与"大陆性"特征,并以人类自我形象为核心议题。在全球化进程背景下,教育人类学面临新的问题,通过反思德国先后经历的哲学、现象学以及整合取向的三种教育人类学的传统范式,历史文化取向的出现为教育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展望未来,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将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注重交叉学科与跨学科、交叉文化与跨文化,以及把人文艺术教育作为研究重点等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