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8)
2023(3448)
2022(2949)
2021(2750)
2020(2378)
2019(5527)
2018(5126)
2017(9174)
2016(5054)
2015(5823)
2014(5580)
2013(5319)
2012(4956)
2011(4418)
2010(4707)
2009(4080)
2008(4162)
2007(3787)
2006(3368)
2005(3142)
作者
(14388)
(12092)
(12010)
(11459)
(7649)
(5956)
(5523)
(4679)
(4587)
(4481)
(4159)
(4066)
(3930)
(3917)
(3912)
(3661)
(3640)
(3591)
(3578)
(3457)
(3059)
(3010)
(2939)
(2818)
(2784)
(2727)
(2720)
(2717)
(2634)
(2450)
学科
(17083)
经济(17062)
(11441)
管理(10829)
教学(9015)
(8493)
企业(8493)
理论(6684)
中国(6453)
方法(6257)
学法(5635)
教学法(5635)
(5339)
(5225)
数学(5175)
(5107)
劳动(5090)
数学方法(4941)
农业(4235)
教育(4205)
学理(3832)
学理论(3832)
关系(3571)
(3411)
业经(3410)
技术(3152)
(2886)
地方(2881)
(2651)
经济关系(2639)
机构
大学(69220)
学院(68657)
研究(25080)
(24505)
经济(23925)
管理(21526)
理学(18396)
理学院(18100)
管理学(17409)
管理学院(17270)
中国(17091)
科学(16264)
(15401)
(13257)
(12187)
研究所(12113)
师范(12006)
(12001)
(11440)
(11308)
中心(10690)
业大(10350)
北京(10260)
技术(9977)
师范大学(9678)
教育(9575)
(9524)
农业(9231)
(9017)
财经(8938)
基金
项目(45150)
科学(34046)
研究(33860)
基金(30141)
(27166)
国家(26945)
科学基金(22123)
社会(19076)
(18328)
教育(18319)
社会科(17959)
社会科学(17956)
(15430)
基金项目(15253)
自然(14533)
自然科(14036)
自然科学(14026)
编号(13920)
自然科学基金(13770)
资助(13011)
成果(12283)
课题(11376)
重点(10740)
(9796)
大学(9577)
(9392)
(9317)
(9035)
(8803)
创新(8660)
期刊
(27005)
经济(27005)
研究(22116)
中国(21932)
教育(20670)
学报(13363)
科学(11236)
(10588)
大学(10525)
管理(10079)
学学(9438)
(9270)
技术(8915)
农业(7086)
职业(5849)
财经(4999)
经济研究(4460)
(4443)
(4327)
技术教育(3840)
职业技术(3840)
职业技术教育(3840)
(3769)
金融(3769)
(3669)
业大(3627)
业经(3523)
科技(3421)
林业(3420)
(3382)
共检索到111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贺琴  王浩宇  
人类教学是一种自然认知能力。教学的目的是引发他人的学习,教学取决于对他人心理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学与心理理论相关。教学是知识渊博者有目的地将信息传递给知识贫乏的、具有部分知识或者错误信念的人的活动。也就是说,教学的基础是知识差距。教学作为一种自然认知能力,有7个属性:(1)教学具有复杂性;(2)教学能力的习得毫不费力且不需要指导;(3)教学发生时,教师没有意识到它的内在逻辑;(4)教学能力不同于一般的加工或传输信息的能力;(5)教学的发展具有稳定性;(6)教学具有物种的典型性;(7)教学具有物种特异性。教学能力的发展遵循"最初教学——演示教学——解释教学——应需教学"的自然发展轨迹。教学的研究体...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忠伟  
作为深具哲学气质的理论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构建了具有“元人类学”意义的结构人类学,意在处理人类的无意识层面上的心智运作机制。故在探讨亲属关系这一传统人类学的主要议题时,列维-斯特劳斯关注的不是“亲属关系”本身,而是“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通过将结构语言学的音位学原理应用于亲属关系分析,列维-斯特劳斯区别了意识层面上的亲属关系“称谓系统”与亲属关系“态度系统”,构拟了基于三种维度亲属关系的无意识层面上的亲属关系结构(亲属关系的原子),从而将“婚亲”与“血亲”关系的分析推进到规范性的理论层次,由此指出人类的“婚姻关系”不仅以“乱伦禁忌”这样一种否定性原则规范,更有正面的、肯定性的限制规则,此即“交表亲”婚制。借对“交表亲”婚制的研究,列维-斯特劳斯将莫斯关于社会组织得以成立的“互惠原则”扩展为更抽象与普遍的“交换”逻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连山  
近年来,我国神话学界比较繁荣,古典神话和现代民俗神话都得到了较深入的探讨,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最主要的在于我们对原始思维的认识不足。英国人类学大师爱德华·泰勒的学说与法国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的学说,都把原始思维看作某种幼稚的、低级的思维方式,并且把原始思维与以西方哲学为代表的"理性思维"相互对立起来。列维-斯特劳斯则使用"野性的思维"代替"原始思维"一词,他认为,人类思维在本质上只有一个,只是有时处于野性的状态,有时处于驯化的状态,所谓"原始思维",只是人类思维处于野性的状态而已。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蔡艳菊  
列维-斯特劳斯在思考神话学问题、构建神话理论和进行神话分析的过程中,提出并使用了一系列理论术语,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是神话素。这些术语是结构主义神话学理论方法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神话理论。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素概念,是在分析具体神话和神话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的。对神话素的理解和分析,是理解其神话学思想和结构主义研究方法的重要前提和步骤。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宝来  
丽塔·雷(Rita Ray),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的研究,现为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专家,主要负责小学教师的培训与提高。由她负责(英方)的"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班"子项目已经全面启动。2003年2月8日-3月10日,本人作为项目组成员前往英国接受为期一月的培训。这次对话是在英国期间对丽塔·雷教授的一次专访。主要是从综合课程改革的角度,围绕英国正在进行的跨课程联结课程改革进行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访谈约请日本目白大学多田孝志(Takashi Tada)教授以"场景式教学"为中心,探讨全球化时代教学方式的变革趋势。本访谈录着重分析了"场景式教学"的时代背景、概念界定、基本特点、理论基础。以及实施过程中的若干课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舒利敏  许家林  
西德尼·斯图尔特·亚历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1916~2005)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之一,特别是其所著《动态经济中的收益计量》,又译《动态中的收益计量》一书,对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简要生平1916年5月3日,亚历山大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森林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俊岺  邵晓枫  
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指教育主体之间各自向对方的精神世界的"敞开"和彼此"接纳"。社区教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以及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目标等的特点决定了在社区教育的教学中,对话教学更应成为一种重要的形式。在社区教育中采用对话教学需从明确对话教学理念、创设有利于开展对话的生态教学环境、根据课程类型选用不同的对话教学话题引入方法及充分运用"小组活动"式的对话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晓菁  裴新宁  
本文以对话交流的形式,介绍哈伊西瓦赫教授对"科学沟通"这一研究性视角与实践方案的思考。哈伊西瓦赫教授认为,科学沟通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是一种对话、分享和价值、情感的认同;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也根据受众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为此,我们不能对这类活动进行简单化的"评估",而有必要将之看作为一种过程,并致力于培养具备适应差异性情景、有沟通能力的科学阐释者——科普人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忠敏  
语言是人类进行认知的前提,机械图形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学科的独立设置,不利于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而高职院校的专业一体化教学,能够在实践中培养相关的能力,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图形认知能力是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通过专业一体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婷  
受循证医学的影响,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种"有效即为证据"的循证取向,这一观点引起了大洋两岸学者的争论。循证教育的本质是循证实践,它以随机对照实验和因果关系为技术模式,旨在为"什么是有效的"提供安全数据。然而,教育与医学在专业性质上的差异性、教育决策依据的独特性、教育过程的生成性、教育问题的复杂性等特点,限制了循证实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但这并不是对循证教育价值的否定。开展循证教育要以教育风险为视角,基于教育问题的双重性,审视循证实践的局限性,进而通过研究方法的共融,为实现教育目的与方法之间的匹配性提供另一种思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严海宁  
近年来,创业的热情迅速高涨,但是创业的现实依然残酷。要让创业不仅仅停留在口号,就必须理性地认识其中的客观规律,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值得一提的是,贺尊教授的这本《创业学概论》未雨绸缪,早在2011年就出了第一版,这次又结合时代的变化进行了全面修订,使得全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银温泉  
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同时,国有经济部门仍然活力不足,这与非国有经济的蓬勃发展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因此,在我国当前深化改革的时期,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刊记者就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问题访问了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周叔莲教授。以下用记代表记者,周代表周叔莲教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泓远  康静萍  
钱伯海教授提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归根到底是活劳动创造价值,而且是本期活劳动”,并强调“否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商品二重性就不能成立”,“谁否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是,马克思劳动二重性是一个科学体系,有如一个同心圆体系,同心圆的核心内容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及其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物化劳动只是劳动二重性这个同心圆的外部层次。用物化劳动取代抽象劳动是不对的。劳动者本身的劳动有三种形态,即潜在劳动形态、流动劳动形态和物化劳动形态,只有当流动形态劳动结束时凝结为一个劳动结果,并表现为一种有形体的物质形式或物化劳动,这时才是价值表现,钱教授把劳动表现形式就当作劳动创造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大鸣  托马斯·萨乔万尼  
冯大鸣:自泰罗创立科学管理以来,企业界似乎始终是管理理论的摇篮,而教育管理理论只不过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