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3)
2023(5359)
2022(4341)
2021(4457)
2020(3459)
2019(8320)
2018(8091)
2017(14506)
2016(7836)
2015(9152)
2014(8958)
2013(8488)
2012(7883)
2011(7332)
2010(7326)
2009(6626)
2008(6544)
2007(5471)
2006(5047)
2005(4785)
作者
(19751)
(16662)
(16541)
(16156)
(10541)
(7877)
(7644)
(6411)
(6398)
(5859)
(5735)
(5542)
(5441)
(5440)
(5308)
(5149)
(4948)
(4793)
(4710)
(4517)
(4384)
(4007)
(3923)
(3834)
(3777)
(3683)
(3667)
(3498)
(3341)
(3331)
学科
(32743)
经济(32702)
管理(15577)
中国(13772)
方法(13113)
(13052)
数学(12328)
数学方法(12187)
(9891)
企业(9891)
(9486)
(8833)
贸易(8828)
(8748)
教学(8736)
(8216)
(7423)
(7098)
(6502)
银行(6502)
(6407)
体制(6278)
业经(6275)
(6135)
金融(6135)
理论(5764)
学法(5463)
教学法(5463)
(5382)
关系(5321)
机构
大学(109400)
学院(106629)
(54047)
经济(53336)
研究(45016)
中国(35464)
管理(34925)
理学(29386)
理学院(29006)
管理学(28615)
管理学院(28392)
(24881)
(24324)
科学(23024)
(22120)
研究所(20046)
财经(19159)
经济学(18890)
中心(18741)
(17875)
经济学院(16893)
北京(16697)
(16542)
师范(16401)
(15890)
(14454)
财经大学(14413)
(13860)
师范大学(13717)
科学院(13156)
基金
项目(66640)
研究(53593)
科学(52758)
基金(49274)
(43051)
国家(42727)
科学基金(35649)
社会(35250)
社会科(33476)
社会科学(33471)
教育(26706)
基金项目(24414)
(21874)
资助(20562)
编号(20521)
(19788)
自然(19541)
自然科(19100)
自然科学(19095)
自然科学基金(18808)
成果(18344)
中国(18043)
(17229)
国家社会(16530)
课题(15820)
重点(15819)
教育部(15464)
(14611)
(14608)
大学(14426)
期刊
(58849)
经济(58849)
研究(42157)
中国(28560)
教育(23089)
(18250)
管理(15075)
科学(14136)
学报(13546)
(12830)
(11733)
金融(11733)
大学(11480)
经济研究(11242)
财经(10765)
技术(10633)
学学(10202)
(9566)
(9442)
农业(8885)
世界(8845)
国际(8713)
问题(8090)
业经(6432)
职业(6402)
(5859)
(5137)
论坛(5137)
改革(4996)
(4996)
共检索到176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曾文婕  
"伟大历史学家们的才能正是在于:把所有单纯的事实都归溯到它们的生成,把所有的结果都归溯到过程,把所有静态的事物或制度都归溯到它们的创造性活力。"[1]事物的生成逻辑中蕴涵着事物的本质规定性。我国的教学改革进程中展现出思想史上的大开大合,有新旧学说更替之际的静寂空旷,有观念相互碰撞之时的火花飞溅,有行动对立交锋之后的峰回路转。本期《全球教育展望》设置以我国改革开放40年教学改革研究为主题的专栏,三篇文稿的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维迎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学家们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经董辅礽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严格评定,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2008年11月29日授予了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同时,大会组织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为题,邀请了9位著名经济学家联袂进行演讲。这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盛宴。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将9位学者的发言稿刊发于此,以飨读者,以示我刊对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发的祝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梁  
"慕课"是英文MOOCs的音译,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文简称。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席卷全球数十个国家,600多万名参与学习者遍布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其影响范围之广、扩张速度之快、冲击力之强,犹如地震海啸,一些人将互联网技术引发的这场教育变革称为"MOOCs风暴"。这场在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正以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新教学形式和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着中国的大学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滨  黄晓星  
通过对中山大学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学实效性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到,在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以理论逻辑为基础、认知逻辑为尺度、生活逻辑为指向的三维一体是中山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实效性的有效机制。其中,理论逻辑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人文素养;认知逻辑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生活逻辑力求直面现实和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绪军  王屹  陈业淼  
“人工智能+教育”不断融合、创新与发展,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课堂革命注入新动能,同时也暴露了技术异化、技术安全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本体论”为逻辑出发点,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时代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教学改革路径:构建以“学生本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生态圈,实现“技术—学生”和谐共生;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的适应性,实现“技术—教师”相生相长;重构“人工智能+教师”协同教学模式,实现“技术—质量”同向同行;制定“类型化评价体系”,实现“技术—评价”协同并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务均  王洪才  
我国高校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难以坚持"的困境。大学是知识生产领域的重要一环,知识生产"目标-内容-方法"等关系链的应用型转型,必然成为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深层源起,也构成深化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路径依托。研究性教学改革属于"模式改革"的范畴,既不能夸大其理论层次和涵盖范围,也不能降低其本该有的制度性价值和方法论内涵,这样才能从中汲取坚持改革的动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驰亮  方绪军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阵地。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逻辑起点,表征为聚焦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持续积累,观照学生价值理性的生成。然而,“人工智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面临“教学主体”让渡“智能主体”,“技术颠覆”冲击“教学秩序”,“教学内容”脱节“智能社会”,“教学评价”偏离“育人本位”等现实挑战。基于此,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充分汲取人工智能的发展动能,厘清教师素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实践逻辑,促进教师队伍的“适应性转型”,推动教学模式的“现代化转向”,加快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优化”,注重教学评价的“系统性分析”,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慧中  吴璟桉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逐渐提出来的,是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深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纵观三十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大体经历了改革起步、大力推进、改革深入和改革攻坚这四个阶段,已经闯出了一条宽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道路。目前,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制度条件上都已不存在重大阻碍,只要继续深入探索,加强研究,把握好节奏,一定能够最终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晏维龙  
专业教学的组织机构是院系,而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的主体则是书院。要想学生在学习发展中获得提高,需要在各个层次上打破课堂与课外之间的界限。书院制改革的首要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书院发挥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多大程度上把整个校园而不是仅仅把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社区。对此,我们有必要突破传统教室的概念,把学生的宿舍生活、课外经历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张家琼  
教学逻辑是教学系统中主客体关系的动态转换逻辑。基于主客体关系的逻辑转换,教学系统生成知识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认知逻辑。教学活动通过这四个逻辑组块之间的逻辑转化,促成教学双方的共振、共享和共赢,以实现教学有效化和有序化。有效和有序的逻辑转化生成复杂多样的教学网络类型,基于教学逻辑组块与网络类型的相互作用则形成教学网络组织系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贾甫  冯科  赵净  
在稳增长约束下,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金融改革策略。这种增量改革可以赢得金融改革时间,避免短期内风险爆发,同时也内含着"多重困境"。当"多重困境"所积累的风险达到临界水平时,监管部门就不能通过金融改革来化解风险和维持经济增长,只能允许个别违约事件的出现来渐进地挤出系统性风险。但是,由于面临"大而不能倒"和隐性担保等问题,监管部门实际上不可能渐进地挤出系统性风险。据此提出,引进大量民间资本、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允许大范围违约事件出现、构建透明的担保机制和退出机制,将从制度上根治渐进式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因"大而不能倒"而互相抑制的困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筱丹  薛翠  温铁军  
本文对中国改革以来对外开放的进程和内在逻辑的演变按照宏观经济背景进行梳理,认为:进入21世纪之前新中国的对外开放,大致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在资本短缺压力下改善外部资本获利条件的应变之策类似,其成败主要取决于制度成本能否转嫁;进入新世纪之初深化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则属符合规律的演变:三大差别—内需不足—国内产业过剩向国际市场释放,伴生国际资本在金融泡沫压力下向中国要素低谷的扩张。当前中国进入应对输入型通胀挑战的新阶段,亟需主动进行政策调整,以维持经济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尚希  邢丽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个历程形成了"让利——放权——分权——非对称性分权"这样一个改革路径,体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特征和很强的中国特色。展望今后的财政改革,在经济市场化基本完成的条件下,其在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将更为凸现,构建"民生财政"将是下一步财政改革的具体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世锦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同时起步的。十几年来,“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一直是反复强调的改革主题。但是从结果看,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展最为缓慢。对此,人们可以有许多理由提出批评或抱怨。然而,经济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提出“要改革”的问题,而且应对为什么“改不动”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可能“改得动”的问题作出解释。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方面的问题更为深刻,因而更具有挑战性。其实,国有企业改革中“努力”与“结果”的不对称现象本身具有很高的分析价值,这种分析不仅对真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可缺少,而且将有助于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方式有更为切合实际的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