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0)
- 2023(6236)
- 2022(5227)
- 2021(4748)
- 2020(3589)
- 2019(8227)
- 2018(7946)
- 2017(14204)
- 2016(7910)
- 2015(9144)
- 2014(9245)
- 2013(8965)
- 2012(8838)
- 2011(8221)
- 2010(8591)
- 2009(7546)
- 2008(7372)
- 2007(6786)
- 2006(6334)
- 2005(6077)
- 学科
- 济(37355)
- 经济(37324)
- 业(17279)
- 管理(16738)
- 地方(16220)
- 中国(15295)
- 农(11564)
- 企(11520)
- 企业(11520)
- 业经(9760)
- 地方经济(9385)
- 教学(9091)
- 发(8774)
- 农业(8276)
- 融(7642)
- 金融(7642)
- 理论(7422)
- 银(7360)
- 银行(7352)
- 行(7291)
- 方法(7264)
- 学(6632)
- 发展(6528)
- 展(6507)
- 环境(6363)
- 贸(6216)
- 贸易(6206)
- 教育(6196)
- 制(6100)
- 技术(6053)
- 机构
- 学院(114123)
- 大学(110324)
- 研究(44698)
- 济(44639)
- 经济(43519)
- 管理(36564)
- 中国(33252)
- 理学(29728)
- 理学院(29257)
- 管理学(28579)
- 管理学院(28357)
- 科学(27285)
- 京(25471)
- 所(23278)
- 研究所(20766)
- 财(20362)
- 范(20053)
- 中心(19873)
- 师范(19820)
- 江(19778)
- 农(19654)
- 北京(17071)
- 州(16374)
- 院(16021)
- 师范大学(15626)
- 技术(15495)
- 财经(15033)
- 业大(14998)
- 农业(14943)
- 省(14871)
- 基金
- 项目(67258)
- 研究(54219)
- 科学(51531)
- 基金(43327)
- 家(37081)
- 国家(36651)
- 社会(31533)
- 科学基金(30660)
- 社会科(29830)
- 社会科学(29827)
- 省(29389)
- 教育(26357)
- 编号(23893)
- 划(23665)
- 基金项目(22413)
- 发(21428)
- 成果(20590)
- 课题(18771)
- 发展(17540)
- 自然(17480)
- 资助(17347)
- 展(17199)
- 自然科(17042)
- 自然科学(17040)
- 自然科学基金(16700)
- 重点(15859)
- 年(15851)
- 创(14208)
- 规划(13872)
- 部(13813)
共检索到199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宝斌
教学学术观把高校教学当成一种学术,旨在为大学教师评价的价值回归提供支点。但受大学教师从事教学学术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的限制,教学学术的发展状态并不令人满意,教学学术不被主流学术界普遍认同,仍处在学术的边缘。加强制度建设,是促进教学学术发展获得突破的重要途径,具体举措为:签订周期性协议,预留教学学术发展的时间资源;充实教师评价内容,提升教学学术的学术地位;加强学科交叉研究,突出教学学术的学术特色;增拨教学专项经费,建设教学学术的培育机制等。
关键词:
教学学术 制度建设 大学教师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樊亚峤 靳玉乐
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世界不仅形成了经验性、人情化和权力本位的文化模式,而且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使其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精神。这种传统文化对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形成了强大的文化阻滞力。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课程文化的价值基础、制造多元的文化冲击,以及选择性地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元素则有助于我们突破这种文化阻滞力,促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学理念 文化阻滞 文化冲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远 杨艳平
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途径,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动力变革、质量变革与治理能力变革。然而,农业农村科技属性不强、涉农资金短板凸显、人力资源难以盘活、农业农村治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实践效果。对此,需遵循科技强农、金融兴农、人才助农、基层联农的总体思路,不断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布局、扎实推进涉农资金投入、完善优质人才培养体系、打通农业农村现代化治理路径,全面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松冈 余放
本文从市场供求的角度着手,结合湖北武穴实例,着重分析当前县域金融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并就如何协调县域金融供求冲突,实现县域金融的供求优化和长远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县域金融 供求失衡 协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川 吕刚
政治发展是一种正向的政治变迁,晚清中国社会曾出现过一个艰难的后发外源性政治发展的实践过程,历经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立宪运动,但由于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形态、统治集团陈旧而狭隘的统治意识和统治心态、及国内政局动荡失控等政治阻滞因素影响而失败。研究总结这一历史实践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更可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晚清 后发外源性 政治发展 政治阻滞因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佑爱
从万庾镇的调查看来,农户目前所处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并不宽松,困难较大。 1.农户济经负担过重,部分负担不合理。万庚从镇到村、部分地方到组,层层要上交统筹款。调查的100户在1990年上交各种统筹摊派费20多个项目,金额8.48万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宏霞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将带来沿线国家市场新需求的大量释放,从而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和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也为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突破已有的国际价值链分工、实现向价值链高端位置的跃进提供了重要契机。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广泛参与,有助于加快技术外溢,提升原创能力,促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沿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实现从非战略性环节向战略性环节的产业转移。为此,深入剖析我国服务外包的现状及其发展瓶颈,对转型创新和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服务外包 阻滞因素 高端化转型 主要对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范兴坤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一直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很多时候我们将这些问题归结于社会环境中的许多客观条件限制,但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真正在更大程度上限制图书馆发展的存在于图书馆内的阻滞因素。本课题研究从一般现象分析入手,缕析出了较具普遍意义的多种阻碍图书馆发展的内部阻滞因素,并初步分析了其现象、产生原因和特点。
关键词:
图书馆 发展 内部 阻滞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凤婷 赵秋杭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非公经济发展意见》)的出台,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暖了民营企业家的心。但民营经济政策从出台到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障碍要克服,《非公经济发展意见》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多年来积累的问题。一项政策出台,重要的是如何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中有效地执行。政策执行这一被长期忽视的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傅晓 邓保国
近几年 ,我国农业网站在数量上得到了迅猛发展 ,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不利因素阻碍着我国农业网站的发展。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网站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网站 阻滞因素 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剧锦文 李劲民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像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从运行层面看,民营经济仍然面对各种体制与非体制、人为和非人为的制约因素。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反映影响其可能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集中在政府政策、融资及资金、人才、创新与技术进步以及管理问题等方面。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技术创新能力 商务成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肖正德在《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撰文指出,传统教学文化是与传统文化相伴而生、相随而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传统教学文化的特质:伦理型的"德性"教学偏重于道德修养的提高和道德人格的养成,而忽视对自然知识、生产劳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樊士聪
电商时代下,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的变化,零售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格局日益凸显。面对如此环境,部分外资零售无力应对挑战,连遭挫折,最终不得不撤离中国市场;而另外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则困境求生,强势突围,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电商时代下,外资零售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探讨。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商时代下,外资零售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机遇;其次,解析外资零售在中国发展面临的阻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帮助其突破当前电商环境下发展阻碍的对策,以促进中国零售市场的更加稳定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电商时代 外资零售 发展机遇 突破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赵敏 任帅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介于“相异性”与“同一性”之间的发展,它在保障教育公平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城学校与乡村学校间的多维边界效应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无法忽视的问题。为此,通过组织边界理论予以学理阐释,得知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边界阻隔主要表现为以资源空间约束为表征的物理边界阻隔、以经济文化差异为表征的社会边界阻隔和以认知行为冲突为表征的心理边界阻隔。这些表现主要源于资源配置不佳与“新数字鸿沟”、差序格局与乡村教育城镇化趋势、示范观察学习差异等。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边界阻隔的突破理路,应从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缩小“新数字鸿沟”并举、关注乡村教育差异性、增强创意阶层的乡村可及性等方面着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洁
近年来,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我国蓬勃发展,呈现出组织属性的跨部门性、人员构成的多学科性和职能定位的双主体性等基本特征。然而,作为一种古老又新鲜的存在物,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又存在诸如认识偏差与合法性危机、专业能力与学术性缺乏、制度安排与影响力有限等瓶颈性问题。为此,要以生存机制、动力机制、合作机制和评估机制等核心,实现整体突破,才能促使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基本内涵 突破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